閱讀71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14種冷熱源及空調係統特點介紹

冰蓄冷空調是在常規水冷冷水機組係統的基礎上減小製冷主機容量增加蓄冰裝置,利用夜間低穀低價電力時段將冷量通過冰的形式儲存起來,白天需要供冷時釋放出來。該技術在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應用於美國,在70年代能源危機中得到發達國家的大力發展。

一、常規電製冷空調係統

目前使用較多的空調形式,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製冷主機的形式多種多樣,具有製冷效率高等的優點,它有如下特點:

優點:

1)係統簡單,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2)效率高,COP(製冷效率)一般大於5.3.

3)設備投資相對於其它係統少。

不足之處:

1)冷水機組的數量與容量較大,相應的其他用電設備數量、容量也增加,運動設備的增加加大了維護、維修工作量。

2)總用電負荷大,增加了變壓器配電容量與配電設施費。

3)所使用電量均為高峰電,不享受峰穀電價政策,運行費用高。

4)在拉閘限電時出現空調不能使用的狀況。2003、2004年夏季空調主機減半運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調達不到效果。

5)運行方式不靈活,在過渡季節、節假日或休息時間個別區域供冷,需要開主機運行,形成大馬拉小車,浪費了機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運行費用。

6)對於大型區域供冷係統較難實現較好的供冷(供水溫度不能降低),管網的投資大、輸送能耗高、空調品質差。

二、冰蓄冷空調係統

冰蓄冷空調是在常規水冷冷水機組係統的基礎上減小製冷主機容量增加蓄冰裝置,利用夜間低穀低價電力時段將冷量通過冰的形式儲存起來,白天需要供冷時釋放出來。該技術在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應用於美國,在70年代能源危機中得到發達國家的大力發展。從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情況來看,冰蓄冷已經成為中央空調的發展方向。比如,韓國明令超過2000㎡建築,必須采用冰蓄冷或煤氣空調,日本超過5000㎡的建築物,就在設計時考慮采用冰蓄冷空調係統。很多國家都采取了獎勵措施來推廣這種技術,比如韓國轉移1KW高峰電力,一次性獎勵2000美元,美國一次性獎勵500美元,等等。

中國也加大對蓄能技術的推廣力度,國家計委和經貿委特地下達《節約用電管理辦法》,要求各單位推廣蓄能技術,並逐步加大峰穀電差價。全國采用蓄能技術的空調係統大幅度增加,2001年10月舉辦APEC會議的10萬㎡的上海科技城、浙江大學紫金港新校區13萬㎡、廣州大學城500萬㎡等大型建築采用的就是冰蓄冷空調係統。

冰蓄冷中央空調代表當今世界中央空調的先進水平,預示著中央空調的發展方向,有如下特點:

優點:

1)減少冷水機組容量(降低主機一次性投資),總用電負荷少,減少變壓器配電容量與配電設施費。

2)冷主機製冷效率高(COP大於5.3),同時利用峰穀荷電價差,大大減少空調年運行費,可節約運行費用35%以上(與熱泵和溴化鋰空調形式比可以節約40%以上)。

3)減少建築的配電容量,節約變配電的投資,節約約30%(空調的配電投資);免雙線路的高可靠性費用,節約投資。

4)使用靈活,部分區域使用空調可由融冰提供,不用開主機,節能效果明顯。

5)可以為較小的負荷(如隻用個別辦公室)融冰定量供冷,而無需開主機。

6)在過渡季節,可以融冰定量供冷,而無需開主機,不會出現大馬拉小車的狀況,運行更合理,費用節約明顯。

7)具有應急功能,提高空調係統的可靠性。在拉閘限電時更能顯示其優勢:隻要具備帶動水泵的電力(如發電機發電、限電減電力供電)就能夠融冰供冷,不會出現空調不能使用的狀況(2003、2004年夏季空調主機減半運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調達不到效果,隻有冰蓄冷空調的效果沒有受到影響)。

8)製冷溫度低而穩定,空調效果佳,提高大樓的舒適性和品位。

9)有低溫冷源製冷速度快,上班前啟動時間短。上班前啟動時間越長,則空調無效運行越多,無謂的浪費越大。

10)作為驅動能源,清潔、環保、穩定、簡單可靠,且峰穀電差價在不久的將來勢必會更優惠(周邊省份在去年均已大幅優惠,國外的峰穀差更大)。

11)對於大型多建築區域供冷,可以低溫供水,降低送水能耗、減少管網投資;同時與每一建築一個供冷站的形式比可以節約投資、減少管理費用、減少機房麵積。(如廣州大學城500萬㎡,浙江大學紫金港新校區13萬㎡、杭州商學院10萬㎡,杭州市民中心58萬㎡等)

12)可以為末端提供低溫冷凍水,降低末端的投資;加強除濕能力,大幅提高空調舒適性;如果采用低溫送風係統,更是可以節約末端的風機能耗、提高空調品質、減少風管的尺寸和投資。

13)空調係統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實現係統的全自動運行,而且具備與大樓的BAS接口,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空調係統。

不足之處:

1)如果主機和蓄冰裝置等設備均布置於冷凍機房內,蓄冰裝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間(解決辦法:可以埋在綠化帶下、布置在汽車坡道下等無用空間)。

2)機房設備投資比常規水冷電製冷和溴化鋰機組係統稍高。

3)冰蓄冷隻能夏天供冷,需要供熱係統(可以采用熱網換熱采暖,熱網容量遠低於溴化鋰機組所需,隻有50%左右容量)。

三、水源熱泵空調係統

1、屬於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水源熱泵是具備了利用地球水體所儲藏的太陽能資源作為冷熱源,進行能量轉換的供暖空調係統。其中可以利用的水體,包括地下水或河流、地表部分的河流和湖泊以及海洋。地表土壤和水體不僅是一個巨大的集熱器,收集了47%的太陽輻射能量,比人類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還多(地下的水體是通過土壤間接的接受太陽輻射能量),而且是一個巨大的動態能量平衡係統,地表的土壤和水體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發散地相對地均衡。這使得利用儲存於其中地近乎無限地或地能成為可能。所以說,水源熱泵利用的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地一種技術。

2、便於計量和收費

空調用電負荷在用戶位置,因此便於空調的計量與收費。這對於用戶合理使用空調係統,節約空調係統的能耗,公平、公正、公開地攤派空調運行管理是很有利的。

3、運行安全可靠

水源熱泵機組的空調係統是可以基本保證全年按用戶的需要開啟空調係統,特別是春秋空調過渡季節均能運行,也就相當於四管製空調係統。一般,水源熱泵供、回水的溫度一年四季相對穩定,其波動的範圍遠遠小於空氣的變動。夏季水體作為空調的冷源,冬季作為空調的熱源,水體溫度較恒定的特性,使得熱泵機組運行更可靠、穩定,也保證了係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不存在空氣源熱泵的冬季除霜等難點問題。

4、高效節能

水源熱泵機組可利用的環境水體溫度冬季為12-22℃,水體溫度比環境空氣溫度高,所以熱泵循環的蒸發溫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水體為18-35℃,水體溫度比環境溫度低,所以製冷的冷凝溫度降低,機組效率提高。

5、靈活應用

有的建築物內,特別在過渡季節,部分區域需要供冷,部分區域需要供熱,水源熱泵可以同時供冷和供熱,可以實現建築內冷熱量的轉移和平衡,從而係統少用能源。

水地源空調以其卓越的節能環保特點得到了廣泛認可,06年我國科技部把建築節能作為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其中課題六為水地源熱泵應用技術,07年“兩會”已把全麵推進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作為會議重要議題之一。在短短幾年間,水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在大中城市的發展如火如荼,特別是在北京、山東、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已經成為節能環保高檔空調係統的象征。目前正快速向中、西部地區發展,各地紛紛建立水地源空調示範工程,政府也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選用水地源熱泵空調。

當前,氣候變暖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麵臨的重大挑戰。氣候變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同人類的活動,特別是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關。

節能必然成為衡量未來建築品質的必要指標,“低碳排放”的概念正受到環保行業、學術研究機構的普遍重視。

中央空調係統作為建築耗電最大的一個設備,其節能減排的的必要性應該首當其衝的。

根據《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 3.3.4 發展地熱源、水源、空氣源熱泵技術和汙水源熱泵技術,一般情況下不應采用直接電采暖方式。提倡蓄冷、蓄熱空調和采暖,盡量利用電網低穀負荷。

國務院文件(國發(2008)03號)節能技術推薦采用水源熱泵與蓄冰技術。

四、電蓄熱空調係統

電蓄熱空調是利用夜間低穀低價電力電鍋爐製熱,製取的熱量以熱水的形式儲存在蓄熱裝置中,白天將所儲存熱量釋放出來向空調末端供熱。

電蓄熱空調具有穩定的供熱能力,有如下特點:

1)利用蓄能技術移峰填穀,平衡電網負荷,提高電廠發電設備的利用率,降低電廠、電網的運行成本,節約電廠、電網的基礎建設投入。

2)利用峰穀荷電價差,大大減少空調年運行費。

3)使用靈活,過渡季節、節假日或者下班後部分辦公室使用空調可由蓄熱定量提供,無需開機組,節能效果明顯,運行費用大大降低。

4)具有應急功能,提高空調係統的可靠性。

5)自動化程度高,可以作到無人值守,根據空調的變化實時跟蹤,需要多少冷量供多少,不會出現大馬拉小車的狀況,節能明顯。

五、風冷熱泵空調係統

風冷熱泵是靠室外空氣來冷卻的一種空調形式,其製冷和供暖的性能與室外環境溫度密切相關,它有如下特點:

1)冷熱一體,不需要另外配置熱源。

2)在不考慮其對建築外觀的影響和機組運行振動影響時,可以將機組放置於屋頂,不需要專門的空調機房。在小麵積無冷凍機房的建築比較適合。

3)空氣冷卻,不需配置冷卻塔

4)靠空氣冷卻,製冷、製熱性能與室外環境溫度密切相關,造成性能不穩定:夏季室外溫度較高,需冷量較多時,其製冷能力變差;冬季室外溫度較低,需供熱較多時,其供熱能力變差。冬季需要采取特定的除霜手段,影響了製熱效果;供熱溫度低,使室內的溫度在天冷時達不到要求。

5)靠空氣冷卻,製冷效率低(名義COP低於3.2,實際運行一般為2.5左右),運行費用高。

6)因機組放於室外靠風冷卻,時間長了冷凝器上結滿灰塵,極大的影響了換熱效率,機組運行效率下降,製冷量也急劇下降,一般3年後需重新考核其製冷能力,進行相應處理,有時甚至需加配機組。

7)機組選型時需考慮環境對係統的影響,需要增大配置,投資增加,投資為幾種空調形式中最高。

8)效率低,總用電負荷大,增加了常規空調係統本身就較大的變壓器配電容量,配電設施費高,且需交納較多的電力貼費和電力施工費。

9)由於機組放置於室外,運行、管理、維護難度大,機組容易損壞,維修工作量大。

10)過渡季節,需冷量或熱量減少時,其製冷或製熱能力卻達到最高水平,大馬拉小車,形成浪費,也增加了運行費用。

六、溴化鋰空調係統

溴化鋰機組是利用熱能作為機組的能源、通過溴化鋰和水之間的吸收與釋放、由水作為製冷劑循環來達到製冷的目的。根據提供熱能的方式,溴化鋰機組又分為直燃型(燃油、燃煤氣或燃天然氣)、蒸汽型(熱網蒸汽或自備鍋爐提供蒸汽)和熱水型(熱網熱水或自備鍋爐提供熱歲),由於不通熱網,因此隻能為直燃型。

由於水做製冷劑、溴化鋰做吸收劑,使得製冷主機的特性完全不同於其他空調:

其優點如下:

1)係統的能源主要為熱能,因此配電容量小(約為常規電製冷的1/3,冰蓄冷係統的1/2),運行耗電量小。(但在停電時仍然不能運行,采用自備發電機隻能保證部分水泵,整個係統不能供冷,無法象冰蓄冷係統開水泵全融冰可以供冷;如果出現2003年夏季的限電使用開一半機組,則達不到空調效果,而冰蓄冷可以保證空調效果)

2)用於有廢熱產生的場合較為可行,如鋼廠、紡織廠等,歐美發達國家溴化鋰機組的應用均在有廢熱的場合。

3)(直燃型)冷熱一體,不需另外配置采暖設備(采暖時就是一台燃氣鍋爐,但熱效率比單獨的燃氣鍋爐低一些)。

4)機房占地麵積比冰蓄冷稍小。

不足之處:

1)由於溴化鋰機組的特性,製冷量存在衰減(年衰減約為3%~8%),因此溴化鋰機組的容量設計時按15%的餘量配置。

2)製冷主機的出水溫度高,實際運行高於8℃(眾多的實際工程就均如此),空調效果差、製冷速度慢、上班前啟動時間長,降低了大樓的品位;同時由於供水溫度高,必須加大末端設備的容量才能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效果,增大了投資。

3)溴化鋰是具有腐蝕性的無機鹽,容易造成機組的腐蝕和製冷量的衰減。

4)效率低,能效比(COP)約為0.8—1.2,屬於節電不節能型產品,運行能耗高、運行費用高,在能源緊張的現在,發達國家根本就不提倡使用(除非有廢熱)。

5)由於采用水作製冷劑,必須確保係統真空度,但由於工藝以及實際運行後會產生不凝性氣體,導致真空度下降,製冷量衰減。

6)溴化鋰機組部分負荷運行時卸載能力差,因此部分負荷時容易造成“大馬拉小車”狀況,浪費運行費用;如果隻有部分區域冷負荷較小時機組甚至無法啟動(低於機組的40%負荷即無法運行);當要求的冷量很小,遠低於溴化鋰機組能夠啟動運行的容量時無法供冷;在部分負荷下運行,如果機組調節不好,溴化鋰易結晶造成係統難以運行。

7)冷卻水係統大於常規電製冷係統,冷卻塔是冰蓄冷係統的2倍(詳見後設備配置比較),補水量大,在屋頂的布置更難以處理;冷卻水管大,管道井也大。

8)由於溴化鋰機組的特殊性,運行維護複雜;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特別重要,如果保養不好,製冷量的衰減更快,因此日常的維護管理人員要求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費用遠高於電製冷係統。

9)溴化鋰溶液必須每年保養更換,費用大;現場更換容易造成係統不潔製冷效果下降。

10)機組尺寸大,需要更大的檢修空間和通道。

11)油、氣的價格持續走高且供應緊張,運行費用很高。

12)油氣必須考慮消防因素,管理不方便。

七、VRV空調係統

1)不是中央空調,空調品質差。

2)係統相對簡單,冷熱一體,不需專用空調機房。

3)係統設計靈活,可以為小的供冷區域配置獨立係統。

4)投資高。

5)采用空氣冷卻,冷卻效果比水冷差,機組的能效比(COP)很低(樣本標定一般小於3,而實際運行時遠低於2.5),空調效果差、運行費用高。在最熱的天的COP更低(COP隨環境溫度的升高而急劇下降),運行費用很高;同樣冬季采暖也存在同樣的效率低的問題,且隨著環境溫度的下降製熱量不斷的降低。

6)因機組放於室外靠空氣冷卻,時間長了冷凝器上結滿灰塵,極大的影響了換熱效率,機組運行效率下降,製冷量也急劇下降,3年後基本不能滿足冷量的需要,需另外加配機組。

7)一個室外機與多個室內機通過銅管連接,製冷劑在管道內,因此安裝時必須保證無泄漏。而由於室內室外機安裝時接點較多,有一個接點泄漏會造成整個係統空調失去效果。

8)當室內機與室外機距離過大時,會造成回油困難,影響壓縮機的工作與壽命,同時影響機組的換熱能力。

9)維修不便,室內維修時會破壞裝修。

10)機組的數量與容量較大,維護工作量大。

11)總用電負荷大,增加了變壓器配電容量與配電設施費。

12)需要通過加配其他冷水機組解決新風問題。

八、地源熱泵空調係統

作為自然界的現象,正如水由高處流向低處那樣,熱量也總是從高溫流向低溫,用著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準確表述是:“熱量不可能自發由低溫傳遞到高溫”。但人們可以創造機器,如同把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而采用水泵那樣,采用熱泵可以把熱量從低溫抽吸到高溫。所以熱泵實質上是一種熱量提升裝置,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環境介質中貯存的能量加以挖掘,提高溫位進行利用,而整個熱泵裝置所消耗的功僅為供熱量的三分之一或更低,這也是熱泵的節能特點。

地源熱泵是利用水與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進行冷熱交換來作為熱泵的冷熱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熱量“取”出來,供給室內采暖,此時地能為“熱源”;夏季把室內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時地能為“冷源”。

地源熱泵供暖空調係統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換熱係統、水源熱泵機組和室內采暖空調末端係統。其中地源熱泵機組主要有兩種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氣式。三個係統之間靠水或空氣換熱介質進行熱量的傳遞,水源熱泵與地能之間換熱介質為水,與建築物采暖空調末端換熱,介質可以是水或空氣。

地源熱泵同空氣源熱泵相比,有許多優點:1)全年溫度波動小。冬季溫度比空氣溫度高,夏季比空氣溫度低,因此地源熱泵的製熱、製冷係數要高於空氣源熱泵,一般可高於40%,因此可節能和節省費用40%左右。

2)冬季運行不需要除霜,減少了結霜和除霜的損失。

3)地源有較好的蓄能作用。

九、空氣源熱泵空調係統

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是綜合電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優點的安全節能環保型熱水器,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天候運轉,製造相同的熱水量,使用成本隻有電熱水器的1/4,燃氣熱水器的1/3,太陽熱水器的1/2.高熱效率是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在能源問題成為世界問題時,這是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成為“第四代熱水器”的最重要的法寶之一。

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工作原理

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內專置一種吸熱介質——冷媒,它在液化的狀態下低於零下20℃,與外界溫度存在著溫差,因此,冷媒可吸收外界的熱能,在蒸發器內部蒸發汽化,通過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中壓縮機的工作提高冷媒的溫度,再通過冷凝器使冷媒從汽化狀態轉化為液化狀態,在轉化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傳遞給水箱中的儲備水,使水溫升高,達到製熱水的目的。

係統組成:

空氣源熱泵中央熱水機組一般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節流裝置、過濾器、儲液罐、單向閥、電磁閥、冷凝壓力調節水閥、儲水箱等幾部分組成

工作原理

1. 低溫低壓製冷劑經膨脹機構節流降壓後,進入空氣交換機中蒸發吸熱,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Q1

2. 蒸發吸熱後的製冷劑以氣態形式進入壓縮機,被壓縮後,變成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此時製冷劑中所蘊藏的熱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從空氣中吸收的熱量Q1,一部分是輸入壓縮機中的電能在壓縮製冷劑時轉化成的熱量Q2);

3. 被壓縮後的高溫高壓製冷劑進入熱交換器,將其所含熱量(Q1+Q2)釋放給進入熱換熱器中的冷水,冷水被加熱到55℃(最高達65℃)直接進入保溫水箱儲存起來供用戶使用;放熱後的製冷劑以液態形式進入膨脹機構,節流降壓,如此不間斷進行循環。

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具有以下特點:

1)超大水量:水箱容量根據具體要求量身訂做,水量充足,可滿足不同客戶不同時段需求。

2)經濟節省:從空氣中獲取大量的能源,能效比高達300%~400%.根據使用規律設定熱水器自動運行時間,費用自然節省。

3)適用範圍廣:不受氣候影響,在環境溫度為-10℃~43℃下均能正常工作,可廣泛應用於家庭、賓館、酒店、學校、醫院、集體宿舍、住宅小區、桑拿等集中供熱。

4)持久恒溫:使用非常簡單,整個熱水器采用自動化智能控製係統,用戶隻需在初次使用時開一下電源,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完全實現自動化運行,到達用戶指定水溫時自動停機,低於用戶指定水溫時係統自行開機運行,完全實現一天24小時隨時有熱水而不用等候。

5)安全環保:結構上水電完全分離,且無任何有害有毒氣體排放或燃燒,不受台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絕對安全;

6)防凍功能:具有智能化霜功能,確保熱水器在低氣溫環境下穩定運行,它可根據室外環境溫度、蒸發器翅片溫度和機組運行時間等多個參數綜合、智能判斷自動進入和退出化箱。

7)安裝方便:體積小巧,可以安裝在任何地方,安裝在室內不占用空間,也可以安裝在室外,如屋頂、地麵等露天放置,可以實現遠程監控,占地麵積小、安裝簡單,無需另設機房。

8)使用壽命長,維護費用低,設備性能穩定,使用壽命可達15年以上。

與常規太陽能相比,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具有四個方麵優勢 :

1、從投資方麵:如達到相同供水效果,資金投入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比常規太陽能產品少,並且可以使用經濟電能,在用電低穀時製熱水儲備。

2、從使用方麵:常規太陽能產品受天氣影響明顯,陰雨天、下雪天、夜晚就不能工作,而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不管陰天、雨天、下雪天、夜晚或陽光明媚都能照常工作,全天候提供熱水,不受天氣影響。

3、從運行成本方麵,常規太陽能在太陽直射下,幾乎零成本運行,可惜在陰雨雪天或夜晚隻能依靠輔助係統工作,統計數據顯示,正常使用時,常規太陽能輔助係統全年耗電能比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全年總耗電能要高1.5倍。

4、其它功能方麵: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使用不受地點限製,可以擺放在任何地方, 而且占地空間很小,而常規太陽能要達到同等供熱效果則需占用很大空間,還必須露天擺放。同時使用壽命可達15年以上,維護費用低,設備性能穩定。

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與鍋爐相比的優點

1)熱效率高:產品熱效率全年平均在300%以上,而鍋爐的熱效率不會超過100%.

2)運行費用低:與燃油,燃氣鍋爐比,全年平均可節70%的能源,加上電價的走低和燃料價格的上漲,運行費用低的優點日益突出。

3)環保: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無任何燃燒排放物,製冷劑選用了環保製冷劑,對臭氧層零汙染,是較好的環保型產品。

4)運行安全,無需值守:與燃料鍋爐相比,運行絕對安全,而且全自動控製,無需人員值守,可節省人員成本。

高溫空氣源熱泵技術的詳細介紹:

逆卡諾循環原理建立起來的一種節能、環保製熱技術。空氣源熱泵係統通過自然能(空氣蓄熱)獲取低溫熱源,經係統高效集熱整合後成為高溫熱源,用來取(供)暖或供應熱水,整個係統集熱效率甚高。

熱泵有四大優點,第一是節能,有利於能源的綜合利用,第二點是有利於環境保護,第三點是冷熱結合,設備應用率高,節省出投資,第四因為它是電驅動,所以它調控比較方便,因此熱泵備受大家的關心。

熱泵技術就二十一世紀的一個能源技術,能通過熱泵的形式,可以提高能效的利用,能效的利用有兩個含義,從環境角度來講,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對環境的有害的因素,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就是解決電力高空負荷的一項技術。

空氣源熱泵的特點 :

高效節能:集熱效率高,運行成本低。(同比用電量是電熱水器五分之一)

綠色環保:高新科技的結晶,代表未來發展方向。

安全節約:無後顧之憂,初裝費低,一元錢當五元錢花。

四季製熱:陰雨天或寒冷冬季,均能全天候合成高溫熱源。

時尚耐用:用料精選。(使用壽命在18年以上)

設計精堪:全自動控製,免維護運行,代表製熱高新精尖科技。

體積小巧:可置屋頂、陽台、庭院、室內等,並能與建築物有機結合。

十、大溫差低溫送風空調係統的特點

1、提高了室內空氣品質

低溫送風係統冷凍水供水溫度低,除濕量大,降低了房間的相對濕度,提高了熱舒適感。從焓濕圖上的等舒適線可以得出一個近似的結論:相對濕度降低15%和幹球溫度降低1℃給人的熱舒適感是相同的,在相對濕度較低的空氣環境中,人感到更涼快更舒適,並判斷空氣較新鮮,具有更可接受的空氣品質;其次,低溫送風係統可以有效的與預防“空調綜合症”的產生,“空調綜合症”產生的根源是室內一種稱為“君蘭菌”細菌的繁殖,這是一種適濕性細菌,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可以有效抑製它的繁殖,從而可以大大降低“空調綜合症”產生的可能性。

2、節省了建築空間

采用低溫送風技術後,送風溫度降低,送風溫差拉大,輸送相同冷量的情況下,送風量減少,因而風管的尺寸減少,降低吊頂上空的高度,節省了建築空間;

3、降低了機械係統的造價

低溫送風係統中,一次風的送風溫差和冷凍水的供回水溫差均比常規係統大很多,輸送同樣冷量的前提下,送風量和冷凍水流量顯著減少,相應的水泵、風機、水管、風管和保溫材料的投資可降低達30%-40%;

4、大大降低了空調係統的運行能耗

前已述及,達到同樣的舒適效果時,低溫送風係統可適當提高室內空氣的幹球溫度,降低圍護結構的傳熱量,因而可以一定程度的減少建築物的冷負荷;采用低溫送風後,和常溫定風量係統相比,風機和水泵的能耗可降低30%左右。

十一、變風量空調係統的特點

變風量(VAV)係統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外研究推出,目前是歐美等發達國家主流的空調係統,它根據空調負荷的變化以及室內要求參數的變化來自動調節各末端及空調機組風機的送風量,最大程度地保證空調環境的舒適性,降低空調機組的運行能耗。一般來說它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舒適性。能實現各個空調區域的靈活控製,可根據負荷變化或個人的要求自行設定環境溫度。

2)節能。由於空調係統絕大部分時間是在部分負荷下運行,而變風量空調係統是通過改變送風量來調節室溫的,因此鞥夠合理的分配氣量,減少風機能耗,降低運行電費及總裝機容量。

3)不會發生過冷或過熱。由於溫度控製的靈活、有效,可避免常規空調常見的局部區域過冷或過熱,既提高舒適感,又節約能量。

4)係統噪聲低。如果風量減小是通過風機轉速降低實現的,則會使係統噪聲大幅度降低。

5)無冷凝水煩惱。變風量係統是全空氣係統,冷水管路不經過吊頂空間,可以避免冷凍水、冷凝水滴漏汙染吊頂。

6)係統靈活性好。其送風管與風口之間采用軟管,送風口的位置可以根據房間的變化而任意改變,也可根據需要適當增減風口。

十二、冰蓄冷與水源熱泵的結合

熱泵技術與蓄能技術強強聯合,既可利用熱泵技術同時滿足製冷和采暖的特性,又可采用蓄能技術進行電網的削峰填穀,既使用戶使用到了廉價的采暖、空調方式,又解決了汙染問題,還為電網的晝夜平衡做出了貢獻,可以大幅度降低空調係統日間電力高峰時期的用電負荷。

若采用熱泵技術和蓄能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使得該係統不但具有削峰填穀的功能,還可以一機三用(三工況熱泵機組:製熱工況、製冷工況和製冰工況),使用清潔的電能和地下免費的可再生能源,既為係統提供了穩定的冷、熱源,又解決了燃煤的汙染問題和燃油、燃氣的高能耗問題。不但符合國家的環保政策,也符合用戶的根本利益。

地(水)源熱泵以及冰蓄冷技術均是國家大力提倡的建築環保節能新技術。地(水)源熱泵充分利用土壤及地表水(或地下水)所含熱能,改善了機組冬夏季的運行工況,並因夏天可製冷冬天可製熱而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冰蓄冷係統在宏觀上可為國家實現移峰填穀,降低電網負荷,延緩發電廠及輸配電設施的建設,在微觀上則可充分利用峰穀電電價政策,為業主大幅降低係統運行費用。

地(水)源熱泵+冰蓄冷的優勢:

一機同時解決冬夏季空調問題,冷熱站投資省;

係統綜合效率高,冬季製熱COP達到4.0以上;

電力移峰填穀,享受峰穀差價,節省運行費用;

減小熱泵製冷主機裝機容量25%~40%;

減少打井數量、埋管數量或取水量,一般可減少1/3;

機組冬夏匹配性好,按照冬季選型,夏季加蓄冰可以滿足大部分地區空調要求,機組利用率高;

夏季可提供2~4℃低溫水,可以實現大溫差供水、低溫送風,改善空調品質。

十三、水蓄冷係統

水蓄冷空調係統是一種較為新穎的節能空調形式,它是在水冷機組基礎上增加一套蓄能裝置,利用晚上的低穀電由雙工況電製冷機組製冷,所製得的冷量通過冷水的形式儲存在蓄冰裝置中,白天再通過供應低溫冷水的方式將冷量釋放出來。由於實行峰穀電價,因此水蓄冷空調係統的運行費用低於其他空調形式。

水蓄冷空調係統具有以下特點:

優點:

1.減少製冷主機及冷卻塔的裝機容量,減少範圍在30%~50%.(新建項目)

2.減少相應的電力設備的投資。如:變壓器、配電櫃等。

(說明:當白天空調負荷較大時,空調用電占總廠負荷的30%~50%,而夜間用電量較小時,空調主機處於閑置狀態,因此配電規化時變壓器的容量隻能以最大負荷時的值考慮,而建設水蓄冷係統後,白天電價高峰段可降低、減少空調主機運行而采用貯藏的冷水供冷,從而降低變壓器的容量)

3.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效率。由於水蓄冷空調使設備滿負荷運行的比例遠高於常規空調,所以設備的利用率和效率大幅提高。

4.每年能節省可觀的中央空調年運行費用,分時電價差愈大,業主收益愈多。

5.減少機房設備維護管理費用。高度的自動化控製,可以實現係統的全自動運行,而且具備與大樓的BAS接口,係統的智能化程度高。

6.減少應急發電係統投資。作為應急冷源,停電時可用很少的自備電力啟動水泵即可供冷。

7.提高空氣品質。如水蓄冷係統和低溫送風(低溫送水)係統相結合,可進一步節省初期投資,提高空氣品質。

8.冷水機組高效率運行,係統運行靈活,冷量一比一的配置對負荷變化的適應性很強,解決過渡季節大馬拉小車的問題,間接實現變頻節能,單主機工況可減少10%左右的耗電量。

9.在主機出現故障或係統斷電的情況下,備用應急恒定冷源,在僅需提供驅動水泵的動力的情況下,保證大樓供冷不中斷,提高了空調係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證了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10.當因為建築功能變化或麵積增加引起冷負荷增加時,係統擴容簡單。

11.自動化程度高,管理簡單。空調係統遠程維護,網上監控。

12.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平衡電網負荷,減少電廠投資,淨化環境。

13.蓄冷水池可起到消防水池的功能,可節省用戶在消防水池上的投資。

缺點:

1.比常規水冷空調係統增加蓄水裝置麵積。(可考慮利用消防水池等不占用有效麵積)

2.係統相對複雜,須由專業水蓄冷集成商進行係統設計、安裝。

實踐證明,水蓄冷空調在調節電網“削峰填穀”方麵有著其它技術不可比擬的優勢,也是國家鼓勵的一項成熟技術。各級政府為了使水蓄冷空調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應用,推出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分時電價、提供政府貼息貸款等幾個方麵,收到較好的成效。因此,水蓄冷空調係統是“政府鼓勵、業主受益”。此外,水蓄冷空調還具有運行可靠、節能環保、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電力缺口嚴重,國務院一再下達文件要求各地采取削峰填穀來緩解用電壓力,而水蓄冷空調項目正是最好的移峰填穀措施,同時極大地為業主節約中央空調運行費用,無論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都十分明顯。這也正是國務院及各地方政府大力推廣水蓄冷空調的原因。

十四、溫濕獨控空調係統係統

溫濕獨立控製空調介紹

1 溫濕獨控空調係統原理

與傳統空調係統的對溫度、濕度聯合處理不同,溫濕度獨立控製空調係統,采用溫度與濕度兩套獨立的空調係統,分別控製、調節室內的溫度與濕度,從而避免常規空調係統中熱濕聯合處理所帶來的損失。我們稱之為柔性空調。柔性空調係統的基本組成為:處理顯熱的係統與處理潛熱的係統,兩個係統獨立調節,分別控製室內的溫度與濕度。

柔性空調原理介紹

處理顯熱的係統包括:高溫冷源、餘熱消除末端裝置(本項目采用地板輻射製冷/製熱),采用水作為輸送媒介。由於除濕的任務由處理潛熱的係統承擔,因而顯熱係統的冷水供水溫度不是常規冷凝除濕空調係統中的7℃供水溫度提高到17℃左右,從而使製冷機的性能係數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處理潛熱的係統,同時承擔去除室內CO2、異味,以保證室內空氣質量的任務。此係統由新風處理機組、送風末端組成,采用新風作為能量輸送的媒介。

通過獨立的溫度控製係統排除室內餘熱,由於無需除濕,可利用較高溫度的冷源。

排除室內餘濕與排除CO2、異味所需要的新風量與變化趨勢一致,即可以通過新風同時滿足排除餘濕、CO2與異味的要求。

2空調係統節能優點

顯熱消除末端裝置

末端消除顯熱裝置常用采用是吊頂金屬板輻射係統、幹式分機盤管和地板輻射製冷采暖三種形式。

通過輻射的形式作為末端裝置可以減少普通風機盤管的風機的能耗,節約室內末端的能耗,避免傳統風機盤管的冷凝濕表麵,有效防止空調病。通過輻射末端消除顯熱負荷不僅能減少噪聲的影響,人體無吹風感,室內溫度均勻,而且能大幅度提高人體的舒適性。由於考慮到石家莊冬季采暖的要求,因此選擇地板輻射采暖/製冷的方式。

潛熱消除裝置

潛熱消除裝置采用帶帶熱回收的的空氣處理機組承擔,帶熱回收式空氣處理機組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空調機組,具有通過全熱回收裝置,可回收排風能量,另外通過低溫送風可以減小送風管的尺寸,同時減小輸配能耗。

室內送風口采用低溫送風形式,減少送風量,從而減少風管的輸配能耗,室內總的送風量通過送風機變頻控製係統,進一步減少空氣處理機組風機的能耗。室內的風量通過室內濕度控製進行調節,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室內的排風通過全熱交換設備,減少能源的浪費,降低係統能耗。

冷熱源

空調係統的冷熱源在夏季采用冰蓄冷係統,在冬季采用電鍋爐加熱同時利用蓄熱槽進行蓄熱,同時跟據現場條件可以利用湖水源和地源的天然冷源。

由於顯熱消除末端不承擔除濕任務,因此供水溫度可以由常規空調的7℃供水溫度提高到17℃,利用水係統串聯的方式,將通過空氣處理機組的冷凍水通過調節進入地板輻射係統,形成大溫差,小流量的運行係統,大幅度的提高製冷機的性能係數,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水係統輸配

水係統的輸配係統采用大溫差的形式,在相同的能量輸送情況下,大溫差的輸配形式能減少水量的輸送,從而減少水泵的能耗。

利用溫濕度獨立控製空調係統能耗和常規的空調係統相比其運行能耗量僅為常規空調的60%~90%.

1:常規空調係統能耗

2:溫濕度獨立控製空調係統能耗

3:利用天然冷熱源的溫濕度獨立控製空調係統能耗係統能耗比較係統運行費用低,僅為常規空調係統的60%~90%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11-17 15:34:30

  上一篇:go  機房存在哪些安全隱患?需要排查哪些地方?
  下一篇:go  近了!我國最快2018年下半年出現5G商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