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求知若饑,虛心若愚!投資中最難的不是聰明,而是放棄你的聰明!
在金融市場,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可以說是無限的。在無限的因素麵前,一個因素和一千個因素。差別有那麼大嗎?多就一定好嗎?錢多了,人多了,欲望開始過度膨脹了,心就亂了。不斷做加法,其最後的結局必然是昏昏然。所以我們才需要,stay foolish 。
我曾在《優勢投資法則》這本書中曾提出過一個比例:在證券市場,能夠成為長期穩定贏家的人比例隻有10%,也就是我稱之為的優勢投資者的比例。
近期在跟多位一線證券營業部負責人交流的過程中,他們都對這個數據表示了肯定。
仔細想一想,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論——那麼多自認為高智商的人湧入到了金融市場,但是最終90%的人都將歸於失敗。
就像一場風暴卷起塵埃無數,但最終塵歸塵,土歸土。
一切都逃不開地心引力。
1
2005年的夏天,喬布斯應邀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做了一場演講。
作為一個尚未大學畢業的人,他一如既往風趣地表示:這是我一生中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次。
也正是在那次 演講中,他留下了那句後來被廣為傳誦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這句話後來流傳最廣的中文翻譯是八個字: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可惜,這是一個不夠好的翻譯。
在我看來,stay foolish 並不是虛心的意思。虛心,指的是多看別人的長處,把自己擺在學習者,後進者的位置上。這樣有利於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這種解釋明顯與喬班主一生的行為風格格格不入。
喬布斯的很多行為,根本不是虛心範,而是表現出某種接近極端的狂妄和偏執。
我認為,stay foolish 的意思,並非虛心。而是指在知識上,在信息上,在概念上,主動給自己做減法。
不是多向別人學習,而是自己給自己掃塵埃。
這個味道,便是禪的味道。也接近於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的,絕聖棄智。
這一點也在喬布斯蘋果的產品中得到了驗證。
一般我們說的聰明人,做事情有一個特點,就是把事情越做越複雜,不斷地加入新功能,恨不得解決所有問題。
而apple的係列產品的偉大成功,卻是得益於極簡主義哲學和美學的指導。
這才是 stay foolish的真意:主動地放棄聰明,主動地給自己做減法。
2
從2008年開始,我在量化投資領域的研究,迄今已經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中,我發現、測試、優化過的策略模型,可以說有成百上千個。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stay foolish這句話,有著很多體會。
一個最深刻的體會,我稱之為“天道忌巧”。
我們通常認為,適應變化的速度越快,就越聰明。
我們通常認為,抓住機會的數量越多,就越聰明。
我們通常認為,過去表現越好的策略,就越聰明。
在研發的早期,當我把這種觀念帶入到量化策略的研究中,卻發現等待我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坑。
用很多人都熟悉的雙均線策略舉個簡單例子。
雙均線策略,就是用兩根移動平均線作為買入和賣出信號。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就買入;短期均線下穿長期均線,就賣出。
這個策略有兩個參數,就是兩根均線分別計算多長周期的平均數。
一個最“聰明”的做法,便是拿出過去十年的數據,讓計算機去把曆史上最優的參數組合找出來。
殊不知,這樣的參數組合在曆史上會有很好的業績曲線,然而往往一到未來就掉鏈子。
過去表現好的,在未來並不一定表現好。
在量化投資領域,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追求的極致的聰明,而是要適當地“stay foolish”。
3
這其實就是老子說的大智若愚的意思。
大智若愚,並不是真的蠢。而是知道了各種聰明的做法,依然保持質樸的選擇。
這是在知見的基礎上,進一步達到了洞見和定見。
單獨看這句話,也許還無法做出充分的理解。如果把這句話放到老子的整個思想脈絡中去,就會更加清晰。
老子還說過另外一句話:為學日增,為道日損。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隨著你的知識越來越多,你的道的境界卻是越來越低。
何故?
首先,更多的知識會讓你變得迷惑。
其次,知識裏麵夾雜了大量的是非、美醜、高下等相對觀念。於是,你學到的知識越多,你的平等心和平常心就越少。你所否定和壓抑的東西就越多,你的心,就越難澄明。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你有能力看清一個針眼,但你卻能夠主動後退一百步,去看整頭大象。
這需要主動放棄你的聰明。
4
在老子那個年代,想必還沒有專門的投資這個職業。
然而他所說的東西,卻無比適合投資這個領域,勝過其他一切領域。
原因在於:在投資領域,有一個東西非常之低,遠低於其他領域,這個東西叫做——信噪比。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再次引用塔勒布曾經舉過的一個例子。
某一個數據,比如說股票的k線圖,當你一年看一次的時候,你得到的信息和噪音的比例,也許是1:1。
如果你每周看一次,你得到的信息總量加大了,但是其中有用信息和噪音的比例,也許下降到了1:10。
如果你每小時看一次,你得到的信息總量進一步加大了,但是其中有用信息與噪音的比例,也許變成了1:100。
換句話來說,噪音的增長速度,遠大於信息的增長速度。
於是,你知道的越多,就越迷惑。
網友“金融帝國”曾經提出過一個問題:自然數和偶數哪個更多?
絕大部分人的不假思索的答案是:自然數的數量比偶數要多。因為自然數裏麵除了包含偶數,還有奇數。
然而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每一個自然數乘以2,都會得到一個偶數。所以偶數的個數,並不會比自然數要少。
你發現沒有,如果你麵對的是一個無限的集合,很多有限集合中的定律便失效了。
在金融市場,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可以說是無限的。
在無限的因素麵前,一個因素和一千個因素。差別有那麼大嗎?
多就一定好嗎?
5
不久前跟幾位朋友聚會,聊到了一家大家都很熟悉的公司。
那家公司的創始人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帶領著團隊從一家小公司慢慢做大,在自己的行業中做到第一,直到幾年前IPO上市。
他在上市的時候遇到了A股最好的時光,公司實際募集的資金比計劃募集的資金超過了很多。
在當時看來這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然後幾年之後回頭去看,卻成了一件極其不幸的事情。
一位朋友評價說,自從上市融到了大量的錢以後,那位創始人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是錯。
他的公司急劇擴張,從幾百人迅速擴大到幾千人,然後又遇到各種問題,最後急劇地裁員、連原來的主業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錢多了,人多了,這看起來是十足的好事,為何反而變成了壞事?
其實這並非孤例,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我在《優勢投資法則》中詳細剖析的“冠軍魔咒”,也是類似的例子。
錢多了,人多了,欲望開始過度膨脹了,心就亂了。
不斷做加法,其最後的結局必然是昏昏然。
所以我們才需要,stay foolish 。
---------END---------
公眾號匯說FTsay泛金融革命發起與引領者!讓每個人更平等的參與金融市場是我們的使命!即使你生於貧困,也絕不能死於貧困!
我們堅信勵精修行,方可得道:投資是生活的藝術,交易是一生的修行!願與你以投資交易為生,共同奔向財富自由之路!
歡迎關注公號:匯說FTsay加我微信:huishuoftsay 拉你入夥 找到組織!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最後更新:2017-10-16 21:18:06
上一篇:
《功夫2》達叔張敏悉數回歸,周星馳馬雲有望參演,力爭票房第一
下一篇:
韓庚粉絲吐槽經紀人不作為,又是一個坑藝人的經紀人?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