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為何比不上司馬師司馬昭兄弟?

諸葛亮與司馬懿可以說是棋逢對手、伯仲之間。司馬師司馬昭兄弟與他們的父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作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卻明顯比不上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這又是為什麼呢?

諸葛瞻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首先了解一下諸葛瞻這個人。《三國誌·蜀書五·諸葛亮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建興十二年)與兄瑾書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建興十二年是234年,這一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而這一年諸葛亮在寫給他的哥哥諸葛瑾的信中寫到諸葛瞻今年8歲了,那麼諸葛瞻就出生於227年,227年是個什麼樣的時間點呢?228年春天,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言外之意,諸葛瞻可能還不滿周歲的時候,他父親諸葛亮就忙著去北伐了,而且接下來諸葛亮一直忙於蜀國的軍政事務,一直到234年諸葛亮去世。

諸葛亮

所以,諸葛瞻的童年恐怕很少能夠看到自己的父親,諸葛瞻的小時候幾乎沒有得到父親的陪伴。作為蜀漢政權的丞相,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後世稱頌的典範;然而作為丈夫、作為父親,長年累月忙於處理國家事務的諸葛亮恐怕並沒有充分盡到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臨終前的諸葛亮可能也意識到了自己愧對妻子黃氏和孩子諸葛瞻,最終諸葛亮寫下了那篇著名的《誡子書》,以此教導諸葛瞻從小就要淡泊名利,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由此看來,諸葛瞻明顯缺少父親的關懷,僅僅得到了父親的道德指引。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諸葛瞻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強。諸葛瞻確實如他的父親諸葛亮所說非常聰慧可愛,但諸葛瞻更多地是在書法繪畫方麵表現出了聰慧,才思敏捷。

司馬懿

諸葛瞻長大後,百姓們喜歡他的才華,又追思諸葛亮的恩德,每當朝廷頒布好的政令,盡管不是諸葛瞻的建議,百姓們也都會互相轉告說:“這是諸葛瞻提倡的。”因而諸葛瞻逐漸名過其實了。僅僅這些還不夠,後主劉禪還將女兒嫁給了諸葛瞻,他由此變成了皇親國戚。後來諸葛瞻更是平步青雲,到最後與輔國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台政務,統領國事。

司馬師

這裏要注意的一點是,一般情況下,古人都是因功而得到加官進爵的,但是,我們在《三國誌》裏關於諸葛瞻的記載中並沒有找到諸葛瞻在統領國事之前獲得的功績。這說明什麼問題?一方麵,劉禪對於諸葛瞻過分溺愛;另一方麵,身為諸葛亮的兒子,所有人都對諸葛瞻寄予厚望。可想而知,諸葛瞻身上背負了多麼大的壓力。

由此看來,諸葛瞻是個從小受到父親高尚品格熏陶、鍾情於書畫藝術、沒有任何功績卻能夠掌管國事的皇親國戚。這也就不難理解在危急蜀漢政權存亡的關鍵時刻,諸葛瞻麵對已經成功偷渡陰平的鄧艾時的一係統決策了:不聽從黃崇的建議,沒有搶占險要地勢而僅僅在涪縣徘徊不前,這樣的部署印證了諸葛瞻沒有經曆過戰爭的洗禮,缺少發現機會的敏銳嗅覺;麵對鄧艾的勸降異常憤怒,寧可戰死沙場也不投降則彰顯了諸葛瞻從父親那裏獲得的高尚品格。

司馬昭

理解了諸葛瞻的人物特征之後,也就不難理解文章開篇的那個問題了。與諸葛瞻相比,司馬氏兄弟顯然幸運得多,士族地主階級出身的司馬氏兄弟從小就接受了父親司馬懿的全方位教導,後來兩兄弟又跟隨著司馬懿馳騁沙場,在戰爭中得到厲煉。諸葛瞻得到的僅僅是高尚的道德指引,而司馬氏兄弟得到的東西遠比諸葛瞻多,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諸葛瞻明顯比不上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00:51:53

  上一篇:go 韓雪旅遊曬照,皮膚白皙,因一小細節被網友點讚:你才是真女神!
  下一篇:go 全能“小戲精”王一博,鮮肉派中的演技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