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七大謀士,諸葛亮竟然不上榜,排行第一的想不到是他!
1.比諸葛亮更厲害的人物、三國第一謀士-郭嘉
郭嘉21歲的時候,在朋友田豐等人的鼓動下,投奔到袁紹帳下。袁紹當時被稱為“天下英雄”。他對郭嘉等人極為敬重,厚禮待之。但數十日一過,郭嘉便看出袁紹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於是,郭嘉毅然離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紹最風光的時候離開他的,這非但要有極大的勇氣,更要有超常的眼光。
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閑了6年。公元196 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誌才去世。傷心之餘,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誌才的謀士。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大喜,十裏相迎將郭嘉接入自己的營帳,共論天下大事。這次會麵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後來的“隆中對”。郭嘉比曹操小21歲,但對曹操的宏圖偉誌似乎了如指掌。當曹操就天下形勢向郭嘉問計時,郭嘉一語道破要害,建議曹操乘袁紹攻擊公孫瓚之時先消滅呂布。這樣不僅能使曹軍擴大實力,又可以避免以後曹袁決戰時呂布從側翼威脅曹軍。曹操又詢問郭嘉,作為謀士,最關鍵的素質是什麼?郭嘉說:戰爭和下棋一樣,沒有一場戰爭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讀兵法隻是入門,軍師的優劣在於臨場應變。郭嘉明晰透徹的分析,讓曹操一下看到了光明的未來。曹操聽完感歎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真吾主也。”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事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2、韜略鼻祖、兵家之宗——呂尚(薑子牙)
薑子牙,薑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唿牙,也稱呂尚。漢族,生於公元前1156,死於公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薑太公。
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後輔佐周武王滅商。
薑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曆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曆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薑子牙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
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
周初分封,薑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3、春秋第一霸的主謀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漢族,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東周春秋時代齊國的政治家,哲學家,周穆王的後代。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之後代。
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全麵的改革,製定了一係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被齊恒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
執政四十年,因勢製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征賦稅,統一鑄造、管理錢幣,製定捕魚、煮鹽之法;對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
後人將其著作收編成書,名為《管子》共24卷,85篇,內容極豐,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濟和農業等方麵的知識,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濟文作,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等均有論述,是研究中國先秦農業和經濟的珍貴資料。
4、奇謀成霸業、經商成巨富——範蠡
範蠡(lǐ),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
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二十餘年。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
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範蠡辭而不受,後遷往陶地(今山東肥城湖屯鎮陶山,幽棲寺本名“陶公幽棲寺”,俗稱西幽寺,始建於宋代,緊鄰範蠡墓。)經商積資巨萬,世稱“陶朱公”。
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5、計關秦王朝興衰成敗——李斯
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製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製度,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製、廢除分封製,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
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製度的基本格局。
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後被趙高所害。
6、輔佐劉邦創建西漢王朝的謀略家——張良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莊鄉古城村)人。
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與韓信、蕭何並列為“漢初三傑”。他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鬆子雲遊。張良去世後,諡為文成侯。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初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7、輔佐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一謀士——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勳,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最後更新:2017-10-09 01:37:47
上一篇:
薛之謙複合,胡歌卻躺槍!隻怪戲精網友太能編!
下一篇:
吳亦凡半戴墨鏡,易烊千璽、王俊凱、鹿晗、王源·誰戴墨鏡最帥氣?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