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5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鹿晗可爱的粉丝——我为卿狂

鹿晗可爱的粉丝——我为卿狂

鹿晗与关晓彤公开恋情,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一场风暴。最受不了的当然是鹿晗粉丝,他们面对偶像公开恋情时表现出了不甘、愤怒、伤心,甚至跳楼自杀(后有澄清跳楼是子虚乌有)。一方面,人们惊叹鹿晗的粉丝数量,另一方面也深切检验了一把粉丝如铁的忠诚。这起事件,有很多方面超过了社会认识,在网络上形成一种“鹿晗现象”。

有一位财经评论员不屑地说:这就是新时代的偶像与粉丝。就是这群没有经历过短缺经济的典型的90后——天生的中产阶级潜质拥有者、互联网的原住民——将互联网的商业浪潮无可抵挡推向娱乐时尚界。

对于诸如此类的评论甚至对粉丝的责难,本人确实不能苟同;而且,我还要为鹿晗的粉丝点赞。粉丝非但不是“脑残”,而彰显了人性的可爱。

粉丝的狂热不是我们时代独有的“病”,而是人类共同的特征。某些人对于粉丝的过分苛责,只是因为粉丝没有把热情投放到他们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价值观”中而已。

“绕梁三日”的故事人家都听说过。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韩俄的女子为了解决吃喝问题,利用自己唱歌这个一技之长来赚点生活费。歌迷由于太过沉浸,根本就没有察觉韩俄已经走远了,以至于人走后歌声余韵仍绕梁际。其痴迷程度已经超过了《我是歌手》的观众。诗仙李白有一个超级粉丝魏颢,他为了一睹偶像风采,千里追寻,打听到李白在哪里,他就追到哪里,可惜久求不得,后来终于跋涉3000里,历经半年在广陵得遇。柳永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身价倍增。跟现在的林夕、方文山一个水平,谁唱谁火。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当柳永死于穷困,当年的歌妓姐妹们自发排长队,带重孝哭丧为其送行。还有,张籍因为迷恋杜甫,把杜甫的名诗一首一首地烧掉,加入膏蜜,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

现在的年轻小姑娘一口一个“我要为你生个小孩”,而苏东坡的女粉丝可不玩虚的,直接跑到杭州当众示爱,被拒绝后,这个女粉哭个不停,抱住苏东坡的腿不放,直到悲伤过度哭晕了过去。“看杀卫玠”的故事想必知道的人也不少。东晋时,建业的官员们久闻卫玠艳名,立即答应予以重任。江东人士听说来了个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围观,挤得卫玠举步艰难,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脱身,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

因此说,粉丝崇拜,古已有之;有的热烈程度超过当今,甚至可以说今不及古。

偶像崇拜,发自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因此,它的能量巨大到可以超越现实世界中人的情感力量。

偶像崇拜远不是心理投射那么简单。有人说,偶像崇拜是一个心理投射现象,即人试图通过偶像来实现自己现实中的缺憾,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如果仅仅如此,那力量根本就不可能如果强大。事实上,偶像崇拜的力量来自于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潜意识,只有潜意识的能量,才能巨大到超乎人们日常迸发出来的情感力量。人的潜意识有如黑洞,它是无意识的,不由人自主的,因此,偶像崇拜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和盲目性。而青少年时期,潜意识更加容易激发。粉丝的特点是,捕风捉影而慕之,素无往来而深迷之。这也证明了偶像崇拜的潜意识性质。

就象有些父亲会对自己深深疼爱的女儿出嫁感到悲伤一样,这次鹿晗公开恋爱,打破了一部分粉丝潜意识里的“占有欲”,他们才会愤怒、伤心,一部分人甚至“脱粉”“回踩”,在网络上不断开八鹿晗“黑料”和那些年他们闭着眼睛做过的“疯狂的傻事”,大有不能得到就要毁灭的意思。这些正是潜意识对现实的扭曲。尽管是黑色的欲望,但也是人性足以可爱的表示。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偶像崇拜欲望会减少,人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激情。原因是,情感力量在逐渐减弱。因此,我们不必责难年青人的偶像崇拜,而应该对自己日渐失去的力量感到困惑和不安。

要遵从商业价值体系,而不是要磨灭商业价值。更要赞叹当今商业价值的美丽。

2012年至2016年,鹿晗三次获得吉尼斯记录。其中有两次是因为同一条微博评论数相继打破世界记录(分别为1千万和1亿),皆由粉丝出于喜爱赠送祝福。对此,鹿晗表示“每次都送吉尼斯,让我多不好意思”。

一些人怀疑其中的操作成份,要知,操作正是当代商业价值得以实现的最主要手段。那些传统的宣传方式根本不能与之想比,已经甘拜下风了。人们应该反思而不是打杀。

喜欢鹿晗,也要喜欢鹿晗可爱的粉丝——我为卿狂!

最后更新:2017-10-12 23:49:19

  上一篇:go 鹿晗喜欢关晓彤哪点?看他的前女友就知道了,这一点很像!
  下一篇:go 王俊凯出晨功上热搜,上课遭老师点名提问瞬间全场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