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 10評測 AI加持國產高端首選
未來的手機什麼樣?人工智能助力Mate 10
國產旗艦機型的崛起,華為Mate係列可以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機型,從最初的Mate誕生,它就有著截然不同的獨特定位,經過了6代的發展過後,目前的Mate已經是全球普遍認可的安卓頂尖機型了。
華為目前繼續秉承雙旗艦的產品線策略,P係列在上半年推出,它能夠引領一定的市場潮流。在下半年推出的Mate係列,則可以把控一年的流行趨勢,來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並且Mate係列是正好可以搭載新一代的麒麟處理器,因而就期待程度而言,Mate係列更加引人注目。
2017年是手機行業尋求突破的一年,全麵屏的出現徹底將沉寂的手機市場引爆,人工智能更是成為手機廠商們追逐的下一個風口。在追逐創新之時,還不能疏忽基礎的用戶體驗,Mate 10作為頂級旗艦級的定位,麵臨的考驗著實不小。
HUAWEI Mate 10如何去權衡全麵屏設計帶來的衝擊,麒麟970處理器在Mate 10上的表現如何,Mate係列中的高可塑性又會讓華為如何打造Mate 10,Mate 10是否又能在iPhone X等國際品牌的壓力之下扛起國產高端的旗幟,我們就要對這款手機進行深入的了解一番了。
16:9 2K分辨率全麵屏 效果不比18:9差
自9月份以來,全麵屏設計在手機行業中已經徹底泛濫,各種手機均標榜自己為全麵屏設計,各式各樣的全麵屏更是花樣百出,誰讓現在對全麵屏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呢。在全麵屏泛濫之時,各家手機品牌還必須要用,誰讓所謂全麵屏的視覺效果就是好呢。HUAWEI Mate 10係列自然也采用了全麵屏設計,不過並非是過渡泛濫的18:9設計,它依然使用16:9的傳統屏幕比例,但是卻用優秀的視覺表現告訴了手機市場,不是18:9就叫全麵屏,即使16:9照樣能完爆所謂“全麵屏”。
HUAWEI Mate 10配備5.9英寸巨屏,正麵設計是標準的全麵屏設計額頭和下巴部分的麵積要小很多。正麵的絕大部分麵積都被屏幕所占據,熄屏效果十分出眾。
16:9的屏幕比例設計,讓Mate 10的整體形象沒有那麼細長。華為方麵雖說沒有提及具體的屏占比數據,目測上與不少全麵屏機型十分接近,不過與頂級的全麵屏設計相比,還是可以看出屏占比差距,這其中主要實在下巴部分,相比較之下Mate 10的下巴部分確實是要高出明顯的一塊。但是高出的這部分是有實際意義所在的,華為在這裏成功放下了指紋識別區域,讓Mate 10成功配備了正麵指紋這可是全麵屏設計中絕無僅有的正麵指紋。指紋區域邊緣就完全是裝飾了,並沒有實體觸控按鍵,但通過輕觸或長按指紋已經可以正常實現實體按鍵的功能了,因此Mate 10也是少有的可以保持用戶使用習慣的全麵屏機型,這點實在值得稱道。
HUAWEI Mate 10的熄屏美學值得稱道,但是也難免讓我們有些擔心,畢竟此前的Mate係列與“ID無邊框”設計別無二致,但Mate 10在亮屏過後,一定會讓你有耳目一新的驚歎,這回華為來了個大跨步,直接將跑馬框變成了幾乎能被忽略的極窄邊框設計。在左右兩側的邊框表現上尤為明顯,與2.5D玻璃邊緣的弧線結合起來,幾乎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無邊框效果。
簡單說一下HUAWEI Mate 10使用的屏幕,這分辨率為2K級別的2560x1440,16:9的標準屏幕比例,顯示精細程度完全超過人眼識別程度。屏幕亮度表現十分出色,增強戶外強光場景下的觀賞體驗。我們在平時使用上,可以將屏幕分辨率調整到FHD級別,這樣的顯示精細程度依然不錯,可以降低性能負載並省電。但是這塊屏幕在使用上,還是在係統中將顯示色彩模式調整到鮮豔,標準模式下的屏幕色溫偏暖。
Mate 10的背部設計上充滿了創新點,在沿襲Mate係列經典設計元素的基礎上,引入了全新的設計語言,一改前代產品偏硬朗的機身線條,讓Mate 10不局限於Mate係列一貫的商務風格。華為引入了橫條紋設計,將機身背後的徠卡雙攝像頭、閃光燈、激光對焦等部件統合在同一元素內,成為Mate 10產品標識性的設計,此區域采用了特殊紋理與電鍍工藝打磨,細看的話是可以發覺一層層的條紋設計的。
Mate 10使用金屬中框,機身結構強度很堅固。機身背部表麵覆蓋3D熱彎曲麵玻璃後蓋,具有抗指紋的特性。玻璃與金屬兩種不同材質的相互碰撞,給了Mate 10全新的視覺享受。邊緣的圓弧與倒角設計,不僅在整體外觀層麵上帶來視覺和諧,也同時打造更細膩的手感——圓弧倒角將原本的直切倒角柔和化,令Mate 10比以往的Mate產品更易於握持,手感更出眾。
Mate 10的整體設計讓我們十分滿意,背部的創新與正麵的延續性,讓用戶得以在保留使用習慣的前提下,獲得足夠的新鮮感與美感。而要論及我們最滿意的地方,肯定還是屏幕設計上,16:9的傳統比例屏幕,吊打了無數所謂18:9全麵屏設計。
10nm工藝麒麟970 NPU助力人工智能
HUAWEI Mate 10作為頂級定位的旗艦機,在硬件規格上的使用是十分闊氣的。處理器作為手機性能表現的核心,是手機最關鍵的硬件之一,華為手機在這方麵一直堅持著自主研發,麒麟處理器已經成為高端市場中被廣為認可的國貨。
HUAWEI Mate 10使用的是最新的麒麟970處理器,與上一代的麒麟960相比,它在製造工藝上從16nm升級到了最新的10nm,先進的工藝技術會在能耗效率和性能上得到雙重的提升,華為官方稱它的能效表現提升了20%。在CPU架構上,麒麟970繼續采用4*A73+4*A53的Big.little架構,最高主頻為2.36GHz,這些看上去與麒麟960沒有變化,但10nm與16nm兩代工藝的巨大差異,在相同的架構下所能發揮的性能可是不一樣的。
麒麟970的性能升級,其實主要是在圖形方麵,它使用了Mali-G72 MP12 GPU,12核心圖形處理器比起麒麟960在數量上就多了50%,何況其使用的G72核心要比原本的G71更為先進。整體圖形性能能夠有20%的直接提升,能效提升50%,通過全新的智能渲染場景調度、精細化GPU調頻策略、動態紋理分辨率等技術,在連續測試運行遊戲時滿足用戶暢玩體驗。
以上隻是麒麟970的常規更新部分,它真正的殺招還是在人工智能AI方麵的支持上。它集成一顆專門用於進行神經網絡計算的處理單元——NPU,作用就是在本地進行AI方麵的運算,而不用時刻聯網到雲端的大規模集群運算。NPU的體積、能耗僅有大型處理器的百分之一左右,它是專門為AI運算所設計的,因此就這方麵的運算效率,要比全能的CPU快很多,針對如圖像識別等AI場景的處理,NPU的性能是CPU的25倍、能效是CPU的50倍。NPU的配備為Mate 10提供了用戶行為學習的能力,能夠實現係統內部資源智能感知,智能行為預測,智能資源分配,以及用戶行為預測,從而來提高係統流程度進而提升體驗。不過這些是以往的Mate 9就具備的能力,Mate 10的NPU可以實現在不聯網的環境下使用,是更為先進的本地化AI應用,它能進行隨行翻譯,拍照AI場景識別等方麵的應用,這些我們會在之後著重提及。
或許對於NPU的先進性,大家還是一頭霧水,這裏給大家舉個例子。曾經打敗過李世石的Alpha Go,就是集群化的人工智能,它在與李世石對弈的時候,實際上是整個Deep Mind團隊坐鎮後方,前方的一台筆記本隻是在搬運集群運算的結果;而與柯潔對戰的Master,則使用的是本地化的運算模式,它隻需要一台高性能的筆記本即可完成,完全不需要雲端集群運算,從最終的表現與能耗上,無疑Master都要比Alpha Go更為先進。麒麟970所搭載的NPU,正如Master一樣,是本地化的AI運算。
存儲方麵,HUAWEI Mate 10具有多個版本,我們手中的這台為4GB RAM+64GB ROM,與Mate 10強大的處理器與係統AI優化結合,有著迅速的相應與流暢的表現,64GB空間在現在是標準存儲規格,基本上是夠用的,如果不夠的話,Mate 10支持存儲卡擴展。至於閃存方麵,我們可以肯定使用的是UFS 2.1告訴閃存。
實際跑一跑遊戲,Mate 10才真正展現出其性能表現。我們選用時下最流行的《王者榮耀》,將畫質調整到最高,打開所有特效,運行中非常流暢,隻是在大團戰之時會有掉幀,但絕對沒有卡頓感。目前Mate 10尚未支持高幀率模式,當然以它的理論性能來說,支持60幀是肯定沒問題的。
續航一直是Mate係列引以為傲的長處,采用4000mAh高密度的大容量電池,搭配完善的電源優化方案,Mate 10期望讓用戶能夠連續使用一整天。實際高強度用上4小時過後,Mate 10還能剩下60%的電量,一天的期望使用時間完全不在話下。當然省電上也有AI方麵的幫助,Mate 10可以根據用戶行為,將用戶分為遊戲達人、商務達人、旅遊達人、拍照達人四大類型,優化用戶不使用的後台應用和推送,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增加了用電效率。在快速充電上,Mate 10支持華為SuperCharge快充技術,支持4.5V/5A低壓快充,充電前10分鍾可充20%,前30分鍾即可充滿約58%電量。
AI場景識別針對性調整 夜拍實力出眾
徠卡雙攝作為華為手機的標誌,在成像原理上就不同於其它手機,經過了多代產品的使用過後,徠卡雙攝拍照在華為高端機中成了最具特色的功能。Mate 10在徠卡雙攝上再次進行了升級,徠卡SUMMILUX-H鏡頭,是華為首款采用雙f/1.6光圈的智能手機,真正做到高光不溢出、暗部有層次,弱光環境下的拍攝表現更優於從前。兩顆攝像頭分別為1200萬像素彩色+2000萬像素黑白,支持OIS光學防抖,獨立自研ISP,拍照處理相應時間、對焦、運動檢測、曝光策略優化,拍照綜合相應處理時間更快。對焦上采用相位對焦、激光對焦、深度對焦以及對比度對焦的“4合1混合對焦”,對焦速度比上一代提升50%。
前麵我們就曾說過,麒麟970搭載的NPU,可以進行本地化的識圖功能,這點被運用在了拍照方麵。Mate 10通過人工智能可以識別13不同種場景,包括:藍天、花朵、綠植、海灘、日出/日落、舞台、食物、文字、夜景、雪景、貓、狗、人像。在場景識別之後,能進行更為智能的匹配優化。
拍照中對於場景識別是會有提示的,當Mate 10檢測到場景信息時,會在左下角出現一個十分明顯的圖標提示,它會根據不同的識別場景顯示不同的圖標。之後係統就會根據場景來匹配,自動調整拍照參數。
HUAWEI Mate 10拍照樣張:
通常的室內外拍照上,HUAWEI Mate 10的效果相當出色,對於照片最直觀的印象就是清晰,這種返璞歸真的效果才是拍照的最高境界。室外光線條件優秀的時候,Mate 10的色彩表現豐富,畫麵飽和度適中,既保證了畫麵明亮,同時又不失真。在室內拍照上,Mate 10在一些場景下會有亮度不足的問題,以往使用徠卡雙攝的華為手機也存在,這算是華為的頑疾了,希望之後能有所改觀。不過在亮度足夠的時候,Mate 10的表現又恢複了神奇,照片中自行車和手表的還原優秀,色彩表現也十分鮮豔,人工智能對這些場景均進行了有效識別,專門的參數調整功力可見一般
大光圈背景虛化的拍照,無論是較為簡單的景物,還是複雜的人形,HUAWEI Mate 10均能有效的進行識別,並保持自然的虛化效果。背景的虛化效果接近光學效果,沒有明顯的算法痕跡。
美食模式拍照,能明顯的看出Mate 10可以拉升了飽和度,讓食物表現的更為誘人,更能引起人們的食欲,堪稱是深夜報複社會的最佳武器。
HUAWEI Mate 10最值得稱道的地方,還是在於夜景方麵的拍照,人工智能對其有著很好的識別,照片亮度十足,並且背景十分幹淨,沒有亂糟糟的噪點攪局。在光線十分不好的情況下,Mate 10都能找到亮度與曝光之間的平衡。
總體而言,我們對Mate 10的拍照效果十分滿意。使用Mate 10拍照,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隻需要打開相機拍照即可,剩下的交給AI來處理進行了。
人工智能是亮點 安全表現讓人放心
NPU處理單元的加入,讓Mate 10在用戶習慣的學習,語音助手的智能化上得到了提升,對於用戶語境的理解更為徹底。當然這些能力在現在十分常見,畢竟在各種專門的智能音響,極大加速了這方麵的發展。
Mate 10 NPU的特色功能,在Mate 10的實時翻譯上體現得最為突出。同傳功能可方便的進行麵對麵的語音翻譯,通過NPU加速實現實時交互翻譯,甚至可以直接識圖翻譯,在下載好相應的語言包之後,甚至可以離線使用。
移動無現金支付在國內發展迅速,它的使用方便快捷,但是安全問題不容忽視。HUAWEI Mate 10在這方麵配備了TEE和inSE兩個獨立的安全引擎,它通過金融級評估測試,這在業內尚屬首家。在需要輸入密碼時,係統會強製使用華為安全鍵盤,它會杜絕錄屏和截圖泄露,並且它不聯網,從根本上防止密碼泄露。
Mate 10可以使用專門的數據線(支持VGA接口、HDMI接口)連接顯示器,可以將手機屏幕完美的進行投影。連接外接藍牙鼠標鍵盤,更是直接變身成一台電腦。這個功能其實可玩性相當出色,我們可以讓Mate 10成為大屏的遊戲機、家庭影院等來使用。
高端3899價格實惠 全麵屏換代不容錯過
在經過了一係列的使用後,我們認為HUAWEI Mate 10就是目前國產機型的最高水準,Mate 10的優秀並不單單體現在某一方麵,而是全方位的優秀。並且在與前代Mate 9的比較之下,也完全不是簡單的硬件升級版,甚至隱去命名將兩部手機放在一起,都完全無從認出這是一個係列的機型。這種重大的設計改變,顯然是喜新厭舊的手機市場所最歡迎的。
麒麟970處理器在CPU性能上,其實提升隻是在10nm工藝上,畢竟跟隨ARM公版步伐的麒麟,實在受製於ARM方案的更新速度,能夠真正像蘋果那樣,隻購買指令集授權自主開發處理器,才是麒麟真正的努力方向。當然,麒麟970在圖形性能方麵的提升十分明顯,NPU的配備更是全方位的改善了Mate 10的使用體驗,因此在性能的提升方麵,Mate 10是合格的。
16:9的全麵屏,是筆者對於Mate 10最滿意的地方,也是除了曲麵全麵屏之外,目前視覺效果最好的全麵屏。Mate 10用最直接的視覺效果告訴了手機市場,不是隻要18:9高屏占比就叫全麵屏,在筆者眼中,Mate 10即使用的是傳統的16:9屏幕,實際效果也是完爆一眾全麵屏手機。
全新的徠卡雙攝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帶來的就是最簡單出色的拍照效果,尤其是在夜拍方麵。
最後說一說價格,沒有明顯短板的Mate 10,3899元的價格可以說相當實惠了,在全麵屏的大趨勢之下,是一款很適合的高端換代機型。它比蘋果三星之流便宜太多,一眾國產機型的體驗又追不上它,況且Mate 10在商務氣息下,也透出了親近大眾時尚的內在,是一款適合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高端機型。
最後更新:2017-10-21 1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