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微信流量枯竭,公眾號進入粉絲定製時代?

流量是互聯網的根本,當然也是線下生意的本質。說到底,無論是社交、金融還是各類應用,本質上是流量的競爭。產品本身去吸引的就是流量,產品之間競爭的也是流量,隻有有了流量才有商業模式的迭代。在過去的20年,所有的公司,本質上都是圍繞流量在做競爭。

有專家表示,在過去10年,移動對於PC的取代是摧枯拉朽的。不到兩年的時間,用戶的上網時間分布,已經從50%變成了80%在移動終端。而期間所有轉身慢的公司,都成了這個時代的恐龍。同樣,亂世出英豪,這一交替的過程,也造就了今日頭條等一批移動時代的明星公司。

更為誇張的是,對今天的創業者來說,PC往移動更迭的“亂世”正在迅速結束。2015年開始,智能手機用戶的人口紅利開始逐漸消失。

而這,隻是一半的壞消息。另外一半是:互聯網巨頭正在完成布局,開始收緊對於用戶的控製。我們發現MAU(月獨立用戶數)排名前20的產品裏麵,隻有微博、美團和WiFi萬能鑰匙是非BAT的。證明的當下社交、購物和WiFi的剛需。

另外,用戶時長前20名的名單裏麵,隻有今日頭條、同花順、搜狐視頻和陌陌是非BAT的產品。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微信已經不知不覺的占領了我們1/3到1/2的手機時長(下圖是我的手機電池消耗情況截屏)。而微信今天仍然沒有商業化、規模化的針對第三方的流量分發機製,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流量黑洞。

也許對於別的產品來講,微信是個殺手級產品,流量被壟斷,市場的流量枯竭。

但對於微信自己來講,他也認為流量枯竭了,微信再也沒有新的流量了。

微信生態流量後紅利時代如何生存?

去中心化的微信生態中,以自媒體、廣告為核心的從業者如何獲取流量?流量獲取變得這麼困難,甚至瘋狂。而消費互聯網公司為了獲取流量,都紛紛開始導向傳統媒體、線下的方式。

可以說微信流量已經從自然流量到流量購買的轉變了。一般來講有如下方式:

電視廣播媒體:特別是綜藝節目,再次成為了互聯網產品投放廣告的標的。但適合有較大資金背景和支持的公司和產品。

戶外媒體:我家小區電梯的分眾框架裏麵,互聯網產品廣告幾乎沒有下過線。看看分眾的股價就都明白了。缺點是投放價格較高,適合品牌類,剛剛產品推出或者將要上市的pr需求。

地推:不可思議的,互聯網產品開始用人在地麵獲取C端客戶。對比當年攜程在機場、火車站發會員卡的時代(互聯網滲透率低、用戶低頻高客單價),時代倒退了15年。在小推叔看來是線上流量枯竭後的無賴之舉。

線下場景流量:以WiFi入口為例的線下場景,但具備線上流量入口的流量,這個是非常好的,擁有海量的流量,價格是線下的價格,但質量真實和線上一樣。例如整合了全國500萬熱點的平台BigWiFi,又比如整合了WiFi、打印機、ibeacon的“51小推”平台。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可以對每日全國線下的流量進行分類,從而實現粉絲定製,幫助自媒體、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等產品實現微信公眾號推廣和吸粉,實現用戶的迅速海量增長。

補貼:在這波O2O之前,互聯網因為“免費”而經常被人質疑商業模式。這次更進一步,倒貼了。確實是考驗創業者和投資人智慧和耐受力的極限。

當然,這流量枯竭的環境下,也還是有不少公司抓住了特有的機會,異軍突起,例如:仍然有低齡的增量用戶和人口紅利,相對而言,流量獲取的成本還比較低。特別是小推叔經常說的三四線城市以及年齡超過50的新的互聯網用戶。

最後更新:2017-10-27 19:07:02

  上一篇:go 微信又雙叒叕更新啦:個人也能接受打賞了,坐等收錢!
  下一篇:go “貴州民政”微信寶寶滿3周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