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兒子沒有給父親丟臉,麵對危難隻身報國
公元263年,三國中漢魏最後一戰,綿竹之戰開打了,這一戰對於三國謎,特別是喜歡三國演義的網友們來說顯然難以接受,因為這一戰,'諸葛亮的獨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一起戰死了(此戰險讓諸葛亮絕後,僅剩諸葛瞻次子諸葛京,後任江州刺史。),張飛的孫子張遵也被魏軍所殺。
諸葛亮出仕後大部分時間都征戰在外,國事頻繁的他不可能像平常父母一樣整日對子女耳提麵命,但這並不表示他就對兒女疏於管教,他經常在書信中語重心長地對子女進行勸誡教育,以治學之規、立身之道到接人待物、約製酒量,要言不煩、周密全麵。他教育子女要將修身和追求自我價值作為人生的首要準則。當年他躬耕隆中時便立下管、樂之誌,聯係自身他深知誌向對人的巨大指導作用,於是他要求子女“慕先賢”,立“高遠之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這些引人向上的經驗之談對於子女們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的。
在循循善誘的言傳之外,諸葛亮更注重“正已教人”,即以自身的言行舉止去感染和熏陶自己的子女。他勤於政事、忠於職守,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他“言必行、行必果”,以身作則、剛正不阿。潛移默化之下,子女們無形之中養成了一種極強的自我約束能力。
諸葛亮貴為蜀相,位極人臣、權傾朝野,卻不願去封妻蔭子,反而“自討苦吃”,將兒子諸葛瞻派往深山峽穀中艱苦勞作。他強調“勤以修身,儉以養德”,決不利用自己身居高位來增殖私產,好讓子女坐享其成。他不貧不奢、家風淡泊曆史上早有記載。
他不偏不袒、絕無溺愛,知道侄兒諸葛恪難當大任,主動要求將他調離。在他病重期間寫信告訴哥哥擔心兒子諸葛瞻難成大器。這些鞭策鼓勵隻為子女能夠早日成才。
他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報,諸葛亮兒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盡忠報國、戰死綿竹。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炎興元年)冬天,魏國征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今甘肅文縣),自景穀道攻入,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張飛之孫)、尚書郎黃崇(黃權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軍隊前往抵抗,前鋒部隊被打敗後,諸葛瞻率蜀軍退守錦竹,鄧艾遣使送信誘降諸葛瞻:“你如果願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為琅邪王。”諸葛瞻大怒,斬殺鄧艾使者,率軍出戰。
戰前,諸葛瞻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製衡薑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麵目回去呢。於是堅守陣地準備決戰。
這時,黃崇也激勵將士決一死戰,李球臨陣授命,於是漢魏最後一戰——綿竹之戰爆發。諸葛瞻在綿竹擺好陣勢等待鄧艾,鄧艾派遣其子鄧忠從右包抄,又派遣師纂從左包抄,結果兩人都被諸葛瞻打敗退回,報告說:“敵人難以擊破!”鄧艾大怒說:“生死存亡,在此一舉,有什麼不可以的!”要將兩人斬首,於是兩人再次出戰,擊敗漢軍,諸葛瞻、張遵等人戰死。諸葛瞻之子諸葛尚聽說軍敗後,歎息說:“我們父子受了國家那麼多的恩惠,而沒有提早斬除黃皓,以致慘敗,還有什麼麵目活下去呢?!”於是衝入陣內戰死。
公元347年(永和三年),史官常璩(《華陽國誌》的作者)向西蜀長老考證,聽說陳壽曾經在諸葛瞻手下任職時受辱,所以在《三國誌》中誣陷諸葛瞻,把不能阻止黃皓的過失歸咎於諸葛瞻身上。
最後更新:2017-10-08 01:52:41
上一篇:
張柏芝拄拐步履蹣跚 見到粉絲仍露甜笑
下一篇:
諸葛亮讓劉備三顧茅廬,原來是這個用意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