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十大軍師排行榜,司馬懿能排第幾?

中國曆史、文學作品裏有很多這樣的形象,眼光獨到、出謀劃策,決勝於千裏之外,令君主言聽計從,被尊稱為軍師。這樣的人很多,比如最近熱播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裏的司馬懿,可以算一個軍師,但是我覺得他並不算一個很厲害的軍師,在中華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誰是軍師之中的翹楚呢?且看我分析

首先,先來一個大定義術,什麼樣的算軍師,怎麼算排名?

軍師者首重謀略,不能是主君,一些謀略厲害的人,比如曹操之類就算了。

怎麼算排名呢?我覺得可以分成 謀略 、成就、君主對其言聽計從度。

第十名  姚廣孝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朱棣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明史稱“道衍未嚐臨戰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奇謀異策雖然不算顯著,卻也堪稱一代軍師了。

怎麼說呢,其成就主要是某朝篡位吧。所以隻能排到這裏了。

第九名  李泌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 ),字長源。今陝西西安人。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學者、政治家、謀臣。安史之亂爆發後,李泌主動找到逃往靈武的肅宗,“入議國事,出陪輿輦”,肅宗稱之為“為朕師”。

算是為唐朝消除安史之亂立下大功

第八名  王勐

王勐(325年—375年),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在亂世輔佐統一北方,

第七名  司馬懿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就是講的他了。司馬懿字中達,幫助曹丕登上帝位,輔佐了三代魏帝,從一代謀臣變成一代權臣,最後三馬賓操,其孫篡位竊國。司馬懿算是為晉國奠定基礎了。

從謀略和成績來說,司馬懿算不錯了,但是其孫建立的晉朝實在是太次了,其導致五胡亂華,漢人成為兩腳羊時代,雖說不是他造成的,但是誰讓他是晉的奠基者呢。

第六名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因為小說《三國演義》的流傳,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助劉備在亂世之中建立蜀漢。陳壽在《三國誌》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

諸葛亮,其謀略無雙,但是成績嘛,我覺得一般,隻能是三分天下,關鍵時刻劉備並沒有聽諸葛亮的,導致劉備最後隻能白帝托孤。後期蜀國幾乎完全是諸葛亮做主了,但是不能一統天下。要不是考慮到其流傳度,排名絕對到不了這裏了。

第五名  趙普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徙居洛陽。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趙普雖讀書少,但喜《論語》。其“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後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學治國的名言。

趙普的主要軍事成就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1.陳橋兵變,黃袍加身;2.從征二李,平定叛亂;3.以謀定國,杯酒釋兵權。

史稱趙普貴為國卿,親若家相,沉厚多智,善斷大事。從其三落三起,長達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可略窺忠君佐國之道。

第四名  劉伯溫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稱讚劉伯溫是當世的張良。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劉伯溫不僅軍事才能突出,而且在文學史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劉伯溫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第三名  張良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 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後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鬆子雲遊。張良去世後,諡為文成侯。《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運籌帷幄這個詞說的就是張良。

第二名  範蠡

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複國,後隱去。

範蠡,先秦傑出謀略家,罕見的智士能臣。越王執意伐吳,未聽範蠡勸阻,險些喪命。吳國三年,範蠡伴君處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嚐便獻忠,為範蠡計謀,臥薪嚐膽,才保越王不死。事君複國興越,苦身深謀二十年,興師伐吳,讓越王報了仇。

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時,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辭官。

範蠡後定居於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範蠡也成為經商人的祖師爺。

另外範蠡和西施泛舟江湖的愛情傳說也經常被人們津津樂道,範蠡可謂是臨時上最會享受生活的謀士,人生贏家!

第一名  薑子牙

薑子牙可謂是軍師的鼻祖,相傳薑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薑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小說《封神榜》的演繹也使得薑子牙的故事家喻戶曉,成為人們熟知的智慧、謀略、忠心、鞠躬盡瘁的代表人物。

最後更新:2017-10-08 01:10:37

  上一篇:go 你看到的“司馬懿”和你不熟悉的“吳秀波”
  下一篇:go 司馬懿最怕的人是曹操 曹操沒殺遺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