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日本神戶製鋼造假十年!豐田、日產、馬自達被拖下水!

2017年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製鋼所承認篡改部分產品的技術數據,以次充好交付客戶。問題產品波及豐田汽車、日產、馬自達以及三菱重工等約200家企業。此次造假醜聞爆出,無疑給了一直以質量為王著稱的日本製造業重重的一擊,這也是繼高田問題氣囊後,對日企汽車行業造成的又一次大範圍影響。

百年企業,造假十載隻為謀取暴利

神戶製鋼是日本主導鋼鐵生產商之一,也是日本國內頂尖的鋁產品和銅產品供應商。小編在神戶製鋼在其中文網站上看到,神戶集團宣稱其遵守的“三大約章”第一條,便是“提供值得信賴的技術、產品及服務”,這波打臉可真是啪啪啪的疼啊!

神戶製鋼所表示,今年8月底通過公司內部調查發現:旗下3家工廠和1家子公司長篡改部分鋁、銅製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出售。而在過去一年中,涉嫌造假的產品包括鋁製品約1.93噸、銅製品約2200噸、銅鑄件約1.94萬件,約占公司年產量的4%。

據透露,神戶製鋼所篡改不合格產品數據的事情,其實早在10年前就有組織地開展。涉事工廠在產品出廠前就已發現問題,所以通過修改產品檢查證明書中的強度和尺寸等數據,以應付達標所謂的出廠要求,而神戶製鋼所的負責人則在今年8月底就掌握該事,但卻一直未公開。早在2016年6月,神戶製鋼就已經被查出不鏽鋼鋼絲拉升強度數據造假,目的僅僅是為了“減少殘次品數量”,這一造假行為也至少持續了9年。

事實上,神戶製鋼所早在2016財年就已經出現了虧損,而在剛過去的2017財年一季度,未爆出篡改數據醜聞之前,神戶製鋼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6%至4350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激增138.6%至303億日元;淨利潤由2016財年一季度的虧損20億日元轉為盈利250億日元。

雖說數據篡改與短期內暴增的營業利潤之間的關係,大家都心裏有數,但神戶製鋼所副社長則稱工廠“有對於完成出貨目標的壓力”,否認有來自總部上層的違規指示。所以,事件背後的罪魁禍首也隻能等待官方的調查結果了。

豐田首當其衝,或將出現大規模召回行動

梅原尚人社長於10月8日就篡改數據致歉。他承認問題產品“可能引發安全問題,我們也請客戶進行檢查。現階段,尚未發現可能因此引發的安全隱患”。眾所周知,汽車零部件的產品質量對於保證整車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主機廠能力再強,倘若零部件品質不達標,整車產品品質無疑也會大打折扣。問題未發現並不代表不存在隱患。

據日媒報道,豐田公司於10月8日證實,問題鋁製品已被用於部分車型的發動機罩等部件。目前,公司正在對汽車安全性進行確認,如果涉及汽車性能和安全,或將引發大規模召回。10月9日,馬自達、斯巴魯公司表示,在自家生產的汽車或飛機部件中使用了神戶製鋼所的問題產品。數據顯示, 2016年馬自達日本國內銷量約為20萬輛,斯巴魯在日本國內銷量約達16萬輛。

造假已非第一次,日本製造業或將走下神壇

日本的產品一直以高品質而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不少消費者甚至千裏迢迢飛到日本,隻為購買所謂的日本原裝產品。然而日本工業的高品質形象,近年來不斷遭受打擊,接二連三的日企造假事件,使得我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日本質量。

此次神戶鋼企造假,已經不是日本製造業的第一次自毀前程。半年前,豐田就曾在華實施了召回計劃,因氣囊存在安全隱患,而這一召回行動也是因日本高田氣囊造假而引發的。起初該事件被認為是產品質量問題,但據第三方調查的結果公布顯示,高田安全氣囊在測試中存在數據操控和篡改的問題,在質量監測環節,高田公司的工程師故意去掉了部分測試數據,以取得“理想”的測試報告。

當時事件的受害者不僅僅是豐田一家,還包括寶馬、奔馳等多家汽車企業,合計召回車輛高達1.2億輛。而且自2008年首例事故致死以來,截止至2017年2月,因高田氣囊引發的事故傷亡近200人,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可想而知了。

總結

日本製造業之所以會如此肆無忌憚的造假,或許與中國消費者對其的盲目追捧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如此猖狂的在汽車產品的造假,不僅對汽車行業造成影響,也對社會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實實在在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一次又一次的抨擊著消費者的信心,而隨著經濟增長逐步緩速、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是會有更多日企陷入造假旋渦?還是會有良心產業不斷崛起?大家隻能拭目以待了。

最後更新:2017-10-12 13:19:55

  上一篇:go 奔馳E,寶馬5係,奧迪A6這3台車哪台好?
  下一篇:go 別克GL6、瑞風M6、傳祺GM8即將相繼登場,MPV戰場從此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