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7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李白喝300杯,刘伶喝5斗,武松喝18碗,古人酒量为何这么大

中国古人让现代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一就是喝酒!

据记载,古人似乎全是海量,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竹林七贤”之一、因嗜酒被称为“醉侯”的刘伶,他的酒瘾上来后,一次就要饮五斗酒;武松打虎前,在景阳岗一连喝了18碗……按照这些记载,他们的酒量有多大呢?

李白的300杯无法准确估量,但是古人曾记载“李白斗酒诗百篇”,能喝1斗酒。1斗是多少?按照古代的计量法,1斗是10升,而唐朝的1斗相当于现在的6000毫升,换算成老百姓常说的计量单位就是10斤多。刘伶的是5斗也就是50多斤,武松的18碗酒有人也做过测算,大约是20斤。

李白斗酒诗百篇

这是初步的换算结果,因为古代的计量标准有差异,每个朝代都有所变化。所以,只选取了上述三人所在朝代来计算的。

一算吓一跳!这让喝几杯啤酒就醉的现代人脸往哪儿搁?人家喝酒都是按斤来的,可以想像一下他们穿越到现代,“大哥,你喝多少?”“先给我来10斤!”然后,然后服务生的脸就绿了。且慢!李白、刘伶、武松真要喝上现在酒店里卖的酒,别说10斤,就是减个零,他也和我们一样会醉。

因嗜酒被称为“醉侯”的刘伶

这是因为古人喝的多数是黄酒。在我国,唐宋时期酿酒使用的主要原料是“蘖”(niè),就是发芽的谷子,它酿出来的黄酒被称作“醴”(lǐ ),度数都在10度以下。即使后来酒曲的出现使度数大增,也不超过20度,赶上酒坊技术差点儿,度数就更低。这样一说,你大体明白了吧:原来就是啤酒啊,怪不得他们跟喝水似的。

不过,你先不要这么乐观。现在13度的啤酒一箱是12瓶,1瓶500毫升,喝一箱大体相当于李白喝下1斗,但你确定能和李白一样,酒后写出一堆语文课本上必背的那些诗吗?按刘伶的量计算,你要喝下5箱;按武松的量,你要喝下2箱还得去把一只老虎打死,你确定自己能行?

武松打虎图

放在今天看,李白、刘伶、武松等人也是大酒量的,在酒场上喝倒几个是不成任何问题的。

如果你留意一下,会发现在明清之后,就再也没有谁一次喝几斗酒的记载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元朝的时候我国正式出现了蒸馏酒。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烈性酒精饮料,白兰地、威士忌、二锅头等都属于蒸馏酒。这种“先酿后蒸”出来的酒,头道酒的度数甚至可达八九十度。

“先酿后蒸”的头道酒最高达八九十度

据传,蒸馏酒在我国曾出现过,人称“烧酒”,但也是所谓的“浊酒”,并非主流。古人曾记载“鲁酒茅柴,皆为薄酒;龙团雀舌,尽是香茗。待人礼衰,曰醴酒不设”。意思是说,鲁酒、茅柴都是不醇的酒;龙团、雀舌是上等香茗。待客的礼仪渐衰微,称为醴酒不设。

古人用“青州从事”代指好酒,“平原督邮”代指劣酒;还把“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为“贤人”。优劣、清浊之分就在酒的度数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指明了蒸馏酒自元朝开始出现在中国。

蒸馏酒自元朝开始出现在中国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蒸馏酒度数都在40度以上,最高可达68度。人们经常能见到的: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等全是蒸馏酒。这些酒放在李白、刘伶、武松面前,你再让他们喝上1斗看看,照样谁也不服,就扶墙!

最后解释一下文中出现的两个梗。“青州从事”为何代指好酒,“平原督邮”为何代指劣酒;“清酒”为何称为圣人,“浊酒”为何称为“贤人”。

我国蒸馏酒都在40度以上,最高68度

晋朝时,晋明帝的驸马桓温手下有个好喝酒的主簿,他习惯把好酒叫“青州从事”,次酒叫“平原督邮”。这是因为青州(今山东青州)辖区内有齐郡(今济南),“齐”与“脐”同音,是说好酒喝下后热量可直通脐下;平原(今山东平原)有革县,“革”与“膈”同音,是说劣酒喝下后热量只能到膈(胸部)以下。

第二个梗说的是:三国时期,连年战争使从事农耕的壮劳力大量减少,粮食供应紧张。为此,曹操在魏国下令禁酒,不允许私自酿酒、饮酒。好酒之徒就偷偷地造酒饮酒,为躲避官府监督,不直呼酒名,而是用圣人、贤人分别代称清酒和浊酒,以掩人耳目。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最后更新:2017-10-08 00:18:56

  上一篇:go 应采儿、Baby、胖迪、张天爱谁更美?
  下一篇:go 出道多年不拍吻戏,娱乐圈零绯闻,韩雪活成了她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