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全球大行集體受創 巴菲特的富國銀行一枝獨秀

過去一個多月,A股的上市銀行們發布了近年來最疲軟的年報,利潤增幅創下新低,不良率集體飆升。上市不到半個月的天津銀行又曝出7.86億元票據大案。歐洲銀行巨頭日子也不好過,匯豐、渣打、德意誌銀行集體遭遇滑鐵盧。

中國、美國和歐洲的超級大銀行股價齊刷刷跌破淨資產,唯有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公司重倉的富國銀行碩果僅存,堪稱一枝獨秀。

歐洲銀行三巨頭同遭重創,德銀市值隻剩零頭

來自歐洲的三家銀行巨頭,在過去的幾個月集體遭遇打擊。

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德意誌銀行2015財年巨虧近68億歐元,虧損金額比2008年次貸危機時還多接近30億歐元。德意誌銀行的股價也被反複腰斬,一度跌破15美元,即便與歐債危機時的最低股價相比也下跌過半。如果從2010年4月的最高價算起,最大跌幅超過八成,隻剩下一個零頭。這家德國最大的銀行,當前總市值僅有220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不到1500億。不僅遠低於中資四大行,與在A股上市的股份製商業銀行相比,也居於最低之列。

渣打集團也好不到哪裏,2015年虧損15億美元,創下27年來首次虧損。近期股價徘徊在45港元左右,比次貸危機時的最低價還低兩成多。

在香港和美國兩地上市的匯豐控股一直被看做是大藍籌中的典範,次貸危機後恢複的速度也遠快於花旗、美國銀行等大行。但2015年下半年以來,匯豐控股股價屢創新低,港股和美股股價較一年前跌幅均在四成左右。

中美歐超級銀行集體破淨,銀行業被投資者拋棄?

伴隨著股價的持續低迷。無論是中國、歐洲還是美國的巨型銀行,股價跌破淨資產似乎已經成為常態。

摩爾財經的研究發現:不管是A股、港股還是美股,絕大部分市值在100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商業銀行,市淨率都在1倍以下。

A股四大行中,工行和農行市淨率徘徊在0.9倍左右,建行和中行則在0.8倍左右。四大行港股市淨率更低,最高的建行也不超過0.75倍。匯豐控股無論港股還是美股,市淨率都不足0.7倍。美國大型銀行的估值水平更低,花旗和美國銀行的市淨率近期一直處於0.6倍以下。

即便是規模較小的銀行,市淨率也都普遍不高,A股上市股份製商業銀行與城商行近期市淨率中位數也僅在1倍左右徘徊。此前在港股IPO的浙商銀行與天津銀行更是以貼近淨資產價格招股,上市後走勢也相當疲軟。

全球投資者對商業銀行不待見的態度,通過低市淨率可見一斑。

寶刀未老,巴菲特旗下富國銀行一枝獨秀

在全球超級大銀行中,近期股價能夠維持在淨資產以上的,大概隻有巴菲特重倉的富國銀行。在歐美各大銀行中,富國銀行幾乎是唯一能夠在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中均未受創,並且逆勢增長的超級銀行。

富國銀行當前的市淨率在1.2倍左右,更重要的是,自次貸危機底端以來,富國銀行的股價上漲了接近6倍,這還沒有計算曆年的分紅。

下圖是從次貸危機最底端開始,富國銀行至今的股價走勢圖,盡管近期略有回調,但依然是各大商業銀行中表現最好的。富國銀行最近六年多的股價走勢完美擊敗了中國四大行。市值與“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長期重倉持有富國銀行,在次貸危機中更是逢低加倉。巴菲特為何對富國銀行情有獨鍾?為何能火眼金睛挑中這家銀行?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話題,摩爾財經將在以後專門撰文探討這一話題,將近年來中國四大行的財務表現與富國銀行進行對比。不過讀者如果有興趣了解巴菲特的估值方法,不妨先到摩爾財經的微信公眾號上閱讀一篇舊文:《讀兩份財報就從中石油賺走300億,巴菲特何以點油成金?》。在這篇文章中,摩爾財經詳細介紹了巴菲特投資中石油的估值方法和決策依據;

在次貸危機之前,富國銀行的規模較花旗、美國銀行等巨頭要小,市值也不是最大。但經曆此次危機之後,富國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市值約相當於花旗與美國銀行之和,幾乎是次貸危機中唯一不需要救助的美國大型銀行。

巴菲特,果然寶刀未老;價值投資,實在博大精深。

而對於很多曾經高大上的銀行巨頭們,悲催的前途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有了外資大行墊底,中國的銀行行長們就能安心入睡了嗎?上一次是雷曼花旗,這一次是渣打德銀,下一次該輪到誰了?

本文作者:摩爾財經

最後更新:2017-10-08 15:16:22

  上一篇:go 楊冪從來不參加他人婚禮,但是今年這個人的婚禮她一定會現身!
  下一篇:go 楊冪最美劇照再也不是郭襄啦!花間一壺酒,讓多少觀眾路人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