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慌了!iPhone X再傳噩耗!大勢已去的蘋果該走向何方?
導語:曾創造無數奇跡的iphone締造了蘋果的神話,而今天卻不再被看好。蘋果十周年,會是一個王朝衰退的轉折點嗎?
蘋果新品發布後,利空消息頻傳。
先是iPhone 8銷售意外遇冷,後是台灣地區供應商爆出蘋果故意壓低iPhone X出貨量。而如今,媒體爆出iPhone X的生產確實出現了問題。
9月27日,據《華爾街日報》消息,iPhone X中麵部識別係統的一組核心零件出現了問題,這將導致計劃於11月3日正式發售的iPhone X上市時間再次推遲。
而蘋果的股價在上周也是連續下跌,市值一度蒸發超430億美元,抹掉了自今年5月以來的累計增加市值。
還有更尷尬的,往年開售頭幾天,新機都會溢價50-100元,但今年iPhone 8才發售一周,市場價就已經跌破了官網價,甚至有淘寶店售價比官網低510元;還有順豐小哥發出了倉庫堆滿iPhone 8拒簽或退貨的照片;而在銷售遇冷的時候,屋漏偏逢連夜雨,還有iPhone 8和iPhone 8 Plus用戶反映,在通話時新機出現劈劈啪啪的噪音,有時甚至很難聽清對方說什麼……
快遞爆倉、黃牛拒收、慘遭“噪音門”,iPhone發行10年後,真的不行了?
先看看數據,調研機構賽諾結果顯示,2016年1月蘋果在中國手機線下的市場份額為11.6%,而2017年8月已經下滑到了9.6%;今年8月發布的蘋果Q2財報則顯示,大中華區營收為80.04億美元,比上一財季下滑25%,比去年同期減少10%。
另外,北京時間9月20日淩晨,蘋果正式向用戶推送了全新的iOS 11操作係統。目前,iOS 11的安裝率僅為24.12%。不少老用戶升級後吐槽最狠的是,iPhone、iPad升級iOS 11耗電速度要比iOS 10快兩倍,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升級新係統積極性不高,要知道本身iPhone的續航就很差,這麼一搞更崩潰了。
而為了紀念蘋果十周年特意推出的iPhoneX的量產工作似乎並沒有開始。有媒體援引上遊供貨商說法稱,初期 iPhone X 生產所需零組件供貨量,僅達原先規劃的40%。
要知道,生產線的良品率低會是一個超級嚴重的隱患。一方麵,若是第一批推出的手機出現狀況,極有可能踏上三星“爆炸門”的老路,引發市場占有率斷崖式下跌;另一方麵,iPhone X上市時間一拖再拖,如果真的等到11月底或明年初才上市,消費者會不會為iPhone X這樣的全麵屏買單,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畢竟在這段時間裏,華為Mate 10、OPPO MIX、vivo X20、金立M7 Power等全麵屏手機都將陸續發布。在iPhone X底牌亮出近兩個月的情況下,懂國內消費者心理、會搞營銷的國產手機,很大可能上將卷走一批iPhone X的潛在客戶。目前近萬元的高額定價,網友就給出了“iPhone7+華為Mate10”這樣的超高性價比組合。
而且不僅在中國市場,海外市場蘋果同樣遭到了國產手機的圍攻。在歐洲,蘋果遇到了華為的強力挑戰;在印度,蘋果始終都沒有進入前列;即使在美洲大本營,蘋果的市場也在被中興等中國廠商侵蝕。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報告顯示,華為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經在今年6月份和7月份連續超過蘋果。華為不僅在國內聲勢浩大,在國際上口碑也不錯。
而蘋果之所以在十周年之際,倉促發布了技術還不夠成熟穩定和供應鏈嚴重受製於人的iPhone X,直接原因就是,蘋果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保住自己的技術先進性。畢竟隨著喬教主逝世,蘋果越來越像一個跟隨者,而非顛覆者。
今年新款手機發布之前,高通就列出了一份手機行業的創新清單,上麵顯示,絕大多數的手機新功能都是由Android手機廠商開創的。而這幾年,蘋果手機也有向安卓手機靠攏的趨勢。也許蘋果正在憋大招,未來能夠逆轉局勢。但從當下來看,蘋果似乎已迎來向下的轉折點。
就目前看來,蘋果十周年發布的這款iPhone X,盡管在創新組合上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但技術穩定性如何還有待觀察。此外,供應鏈受製於人的iPhone X,利潤率還不及去年的iPhone 7及同期推出的iPhone 8。這點影響,可能將在隨後的兩個季度利潤上有所體現。
而盡管沒有顛覆式創新,供應鏈管理出身的庫克在持續性改進和賺錢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報告,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製造商營業利潤總額為121.1億美元,其中蘋果智能手機就擁有101.8億美元,占比高達83.4%,是全世界最賺錢的手機。
這也難怪,日前有調研機構拆,發現iPhone 8與7相比,硬件成本增加了不足十美元,但售價卻上調了50美元。而萬元機iPhone X,硬件成本總價值僅412.75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元!真能賺錢。
自2007年iPhone發布後,蘋果就已經統治了智能手機市場長達十年的時間。而我們從手機的發展曆史來看,十年似乎是個分水嶺。
1989年,摩托羅拉將手機小型化,進而成為行業霸主。
1997年,依靠更快的產品發布節奏和更強的市場能力,諾基亞逐漸成長為新的老大。
2007年,諾基亞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竟然達到了驚人的42%,它強大到了似乎無法被超越時,喬布斯發布了iPhone,短短幾年時間就將諾基亞逐出了主流市場。
手機行業曾經的王者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在稱霸之後,無一例外地都被“十年之癢”打敗了。眼下的蘋果能擺脫這場宿命嗎?
最後更新:2017-10-09 01: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