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白帝城托孤被奉三國典範?《大軍師司馬懿》續篇直接打臉!

繼6月份《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熱播,及日下即將上映的續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以下簡稱《司馬懿》),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波瀾壯闊再一次展現在時人眼前。

《司馬懿》一劇引人入勝的一大亮點在於“破立”——破除了束縛人們認知的《三國演義》體係,重立《三國誌》的史實,描繪了一個真正的“使天下欣賴”的司馬懿。

魏蜀吳三國爭雄,隱含了三個帝王家族的傳續,雖最終被司馬家族的晉王朝一統,但依舊各自延續數十、近百年,其中亦包含了中古時代最早、且最有名的的幾場“托孤事件”。事實上,以家族信托實現財富人群的財富規劃及傳承目標這一根本核心而言,帝王家族對權臣、老臣的“托孤”無疑與家族信托在某些方麵有異曲同工的作用,甚至可以看做是家族信托的雛形。

白帝城托孤中的道德綁架

既然以《司馬懿》一劇為起承,咱們主要聊的本應是司馬懿所處的曹魏王朝,但我們不妨先看看其競爭對手及同業者的相關案例。事實上,這也是曆史上最知名的托孤事件。

不論史實還是演繹,司馬懿前半生最大的對手其實是曹操,如何在主公的手下顯露才華又能保命讓他疲累不堪,等曹丕上位,他終於可以一心一意的對抗自己的另一個對手,諸葛亮。孔明先生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中,除了智慧,最為人稱道的一點則是甘於為臣、輔佐劉備父子,而將這方麵推至頂峰的就是“白帝城托孤”。

事件的起因是——呂蒙白衣渡江計殺關羽,張飛被部下所害,劉備一怒出兵伐吳,未料想在夷陵被陸遜火燒連營擊敗;地點——劉備戰敗退守白帝城。作為劉氏家族和蜀漢集團的掌門人,劉備白手起家建立了龐大的家族企業,沒想到驟然間聯合創始人接二連三的去世,自己也時日無多,但二代接班人的培養還並沒有完全成功,因此急招自己最信任的副手、企業執行管理人諸葛亮,交代劉氏家業傳承的大事,即“白帝城托孤”。

遭遇崩盤式潰敗的劉備畢竟是亂世梟雄,雖至彌留,但思路清晰,白帝城托孤僅有簡單的幾個條款,但儼然有家族信托構架的雛形在當中出現。首先,在事件中,劉備作為一代創始人處於委托人的角度,其委托的信托財產是蜀國政權,也就是家族企業的運營權及所持資本;諸葛亮這時可看做是信托的受托人,可以擁有使用、管理、經營信托財產的權利,而劉備之子劉禪則是信托的受益人。其次,也是與現代家族信托最相近的,劉備還指定了尚書令李嚴同為托孤之臣,起到了信托監管人的作用,監督受托人、保護受益人權益。第三,在訂立家族信托時,劉備找來了當時在身邊的兩個兒子,當著眾人麵再次重申了家族接班人為長子劉禪,並對兒子們強調“唿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讓孩子們聽諸葛亮的話,並一同盡人臣本分,且留詔敕給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以加強受托人諸葛亮的權威性。至此,“白帝城托孤信托”基本確立。

我們先來看看這則家族信托的成功之處在哪裏,首先,受托人可靠,且信托條款在家族內部相對公開,避免了兄弟爭產,家族財富得以順利傳承;其次,信托構架相對完善,機製合理,在信任的基礎上有牽製性,避免出現家族資產為職業經理人(受托人)侵占的隱患。

反之,這場備受讚譽的“托孤”若代換至現代的信托製度,是否有不妥之處?首先,信托中的一個條款就是今人無法想象的,“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的意思就是,我兒子要是太不中用,諸葛亮你就自己接手我劉氏的企業吧。當然,這裏也不免有試探、乃至道德綁架的意味,但事實上這不免給受托人找了麻煩,也讓這則家族信托變得有些沒道理。其次,即製定信托時沒有考慮受托人(受托方)是否能夠持續履行義務,我們知道諸葛亮在白帝城托孤十一年後就病逝於五丈原,而這時劉禪尚不足三十,且多年來對政務,也就是家族業務並不熟識,而受托人去世、家族信托不了了之的結果是,最終劉氏集團被彼時央企曹氏集團強勢收購。即“白帝城托孤信托”僅持續十一年便告終。

狼顧之相Vs天下欣賴,還司馬懿一個公道

看過了競爭對手家族的傳承規劃,我們回到司馬懿所服務的曹魏集團。隨著中古文化傳播對於諸葛亮的演繹、升華,“白帝城托孤”被視作了三國時期的一個經典橋段,但縱觀史實,或回歸到《三國誌》,不難發現,雖然孫吳家族沒有什麼可與之對比的案例,但曹魏集團有啊,甚至更具有典型性,隻是“雜談”多愛抹黑司馬懿,讓人們低估、甚至在諸葛亮的光環下忽視了他。

司馬懿在世的時候,在魏國威望是相當之高的,雖然史書也記載曹操曾說他有“狼顧之相”,後人多放大這一點,將晉朝篡曹魏歸咎從他而始,但事實上,他一生輔佐了曹魏集團四位掌門人,曆經了三次代際傳承,每一次都盡心竭力,力保順暢,並沒有辜負曹氏家族。開始實質控製、廢立曹氏家族經營權的是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取而代之的則已經是他的孫子司馬炎了。即使毌丘儉、文欽在司馬懿死後討伐司馬師時,檄文中依然對他有“故相國懿,匡輔魏室,曆事忠貞”等讚譽。史書上也稱其:使“天下欣賴”“天下大悅”。

司馬懿的名聲毀敗,是從“永嘉之禍”以後開始。其不肖子孫自相殘殺帶來諸多浩劫,司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漸下降。到明代《三國演義》之後,“空城計、火熄上方穀、見木雕魏都督喪膽”等不實的司馬懿形象就被演義廣傳於民間了。若單純對比蜀漢集團劉氏家族的“白帝城托孤信托”與曹魏集團曹氏家族的家族信托,司馬懿無疑遠勝諸葛亮。

傳承四代的曹魏托孤執行人

雖然皆言曹操忌憚司馬懿,並說其“狼顧之相”有傾覆曹氏家族的可能性,但事實上,力排眾議極力主張重用司馬懿的人,還是曹操。但真正確立司馬懿作為“曹魏家族信托”受托人的,則是其輔佐一生的曹操嫡長子曹丕。

曹操在世時,司馬懿就是被分配輔佐曹丕,前後長達十二年,期間幫助曹丕擊敗了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曹植,獲得了家族繼承人(魏王世子)的位置。在隨後曹丕正式接受家族經營後,司馬懿的職位也水漲船高,等到曹丕登皇帝位時,兩次親征皆留司馬懿鎮守都城,其信任可見一斑。至曹丕病重,曹魏家族信托已基本確立,受托人、受益人和信托財產與劉備的“白帝城托孤信托”的概況大致相同,隻是受托人更換為司馬懿,監管人為曹魏集團重臣曹真、陳群。曹丕對太子曹叡說:“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自此,司馬懿作為受托人,開始輔助曹氏家族的第三代人經營家族企業。

而在隨後的十六年裏,司馬懿也不負重托,不僅完成了委托人家族代際傳承的平穩過度,也將信托財產的資本量達成了進一步的增值——抗蜀北伐、平定遼東、對仗五丈原,使曹魏集團的業務範圍進一步的擴大。

至曹叡執政末期,60歲的司馬懿作為受托人,經曆了曹魏家族的又一次代際傳承,實現了曹魏家族信托的多代傳承功效。“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吾得見君,無所恨。”曹叡臨終時將8歲的太子曹芳“托孤”於司馬懿,而對於這次家族信托的延續,也選擇了新的監管人,即前言所說的“爽”(宗室將軍曹爽)。自239年曹叡去世,到 251年司馬懿辭世,作為受托人的司馬懿將“曹魏家族信托”繼續維持了12年的時間,若從201年曹操啟用他算起,司馬懿整整為曹魏家族工作了半個世紀之久,而曹魏家族信托在他手中也曆經了三代人,從時間維度和所達效力上皆超過了諸葛亮。

作者:趙羽

本文版權歸《家族企業》雜誌所有

最後更新:2017-10-10 21:50:56

  上一篇:go 《親愛的客棧》陳翔失戀淚崩,劉濤老公王珂安慰方式太嚇人,易烊千璽最尷尬
  下一篇:go 易烊千璽完美呈現了逆天變臉征程 網友英氣又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