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CROSS”歐洲新戰場
2017年11月7日,在工業4.0的重鎮德國柏林,將上演迄今為止歐洲最大規模的一場邊緣計算踐行大會,上百家歐洲廠商、研究機構、產業組織和標準化組織將參與其中。會議將全麵展示邊緣計算的最新成果及商業和產業價值,讓邊緣計算的星星之火照亮歐洲,甚至全球。這也是邊緣計算聯盟(ECC)成立一年後“西進”的第一步,一個更加開放、融合的邊緣計算生態已見雛形。
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 )並非空穴來風!
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500億的終端與設備聯網;未來超過4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進行分析、處理與存儲。為了應對上述業務變化的挑戰,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定義新的計算模型和技術體係,將聯接、數據分析等智能分布到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地方。邊緣計算應運而生。
邊緣計算五大看點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ECC)給出的定義是,邊緣計算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開放平台,其目標是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麵的關鍵需求。邊緣計算可以作為聯接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橋梁,數據在物理和虛擬世界之間的聯接上實時流動,人們可以利用數據建立和優化對物理世界的認知,並在虛擬世界將物理認知模型化和數字化,再通過數字化模型指導物理世界更有效地工作。
我們正在步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數據不僅僅來自數據中心,而是逐漸更多地來自邊緣側,比如通信基站、移動設備、智能家居、工業設備、可穿戴設備甚至城市建築等,包括不計其數的傳感器。隨著各類設備大規模接入物聯網,在終端側引發海量連接和數據異構的挑戰,同時終端側要求業務能夠做出實時響應和處理,而由於網絡帶寬有限,且又要滿足實時化、智能化的需求,邊緣計算應運而生,成為物聯網發展的新趨勢之一。
從2015年Gartner將邊緣計算引入技術成熟度曲線,邊緣計算的產業化熱潮就開始醞釀,各類產業組織、商業組織開始了針對邊緣計算的研究、標準製定、商業化應用以及產業推廣。
IEEE和ACM成立了IEEE/ACM Symposium on Edge Computing;行業標準化權威組織IEC發布了VEI(Vertical Edge Intelligence)白皮書,介紹邊緣計算對於製造業等垂直行業的重要價值;ICT領域的權威標準組織ISO/IEC JTC1成立了邊緣計算研究小組,推動邊緣計算標準化工作;華為等廠商和中國的研究機構聯合倡議發起成立了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全球性產業組織工業互聯網聯盟IIC於2017年成立了Edge Computing TG,意在定義邊緣計算參考架構……
邊緣計算並非紙上談兵,其商業化應用在快速發展,在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能源,甚至整個智慧城市建設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已經掀起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對人、物、環境、過程等對象通過數字化產生數據,通過網絡化實現數據的價值流動,以數據為生產要素,再通過智能化為各行業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邊緣計算在行業數字化轉型中起到了重要支撐。ABB、微軟、亞馬遜、華為等工業、互聯網和ICT企業紛紛推出邊緣計算產品和服務。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邊緣計算前景廣闊,它是物聯網落地的前提,也是深化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那麼,邊緣計算的落地又有哪些門檻需要跨越呢?其實,在ECC給出的邊緣計算的定義中已經提及了這五大關鍵要素,即聯接(Connectivity)、業務實時性(Real-time)、數據優化(Optimization)、應用智能(Smart)、安全與隱私保護(Security),簡稱CROSS。
具體來看,邊緣計算意味著最廣泛、快捷、方便的連接,這就對網絡的質量、性能、可靠性、靈活擴展能力和管理簡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工業現場,長期存在大量異構的總線聯接,多種製式的工業以太網並存,兼容多種聯接並確保聯接的實時、可靠是必須的。
物聯網加速了數據的大爆發。用戶麵臨的挑戰是,數據量不僅急劇增加,而且數據處理的速度還要更快,這對業務的實時性是一項嚴峻考驗。
當前,工業現場存在大量、多樣化的異構數據,需要通過數據優化實現數據的聚合、數據的統一呈現與開放,以便靈活高效地服務於邊緣應用的智能。
可以預見,企業數字化的未來必將從業務流程優化、運維自動化與業務創新驅動應用逐步走向智能化。邊緣側的智能能夠帶來顯著的效率與成本優勢。舉例來說,以預測性維護為代表的智能化應用場景正推動行業向新的服務模式與商業模式轉型。
在雲計算、物聯網中,安全問題如影隨行。安全與隱私保護將貫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所有環節,端到端的安全防護是大勢所趨。網絡邊緣側由於更貼近萬物互聯的設備,訪問控製與威脅防護的廣度和難度更大。邊緣側安全主要包含設備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應用安全。另外,關鍵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大量生產和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也不能忽視。
英文CROSS有跨越的意思。突破CROSS代表的這五道關,邊緣計算的價值將得到更加充分的釋放。
邊緣計算穩紮穩打
2016年11月,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在中國誕生。ECC由華為、SIA、CAICT、Intel、ARM和軟通動力等公司發起成立,截至2017年10月底,ECC的成員數量已經達到136家,其中包括大量國際知名企業,比如三菱、博世、迅達、施耐德、菲尼克斯、沃克斯、WindRiver、Infosys、McAfee、ABB等。
ECC旨在加速新技術的驗證和商業化,通過實驗床(Testbed)實現創新解決方案的孵化和複製,以及多廠商之間的互操作性,降低集成的複雜性,同時領導邊緣計算的技術發展方向,共同定義邊緣計算開放的統一參考架構,推動邊緣計算標準化,致力於使會員商業成功、解決方案競爭力提升、實現產業界在邊緣計算上互惠共贏,繁榮發展。
一年的摸索與實踐證明,ECC堪當大任。聯盟成員迅速增加,覆蓋更多領域,已成為業界最大的邊緣計算組織聯盟;聯盟秉承開放、合作的原則,與多家著名的國際標準組織、產業組織,包括IIC、IEC、JTC-1 SC41、IEEE P2413、IETF等,建立了官方的正式合作關係,相互取長補短,特別是在相關標準的建立和邊緣計算概念的推廣和普及方麵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在最重要的商業實踐上,ECC與業內的產業夥伴共同打造了超過11個測試床,主要涉及工業製造、智慧城市、電力能源、交通等領域,切實推動了邊緣計算應用的發展。舉例來說,在測試床的商業實踐上,ECC已完成華為智慧路燈、智慧樓宇、車載監控成熟解決方案的測試床化,並在多個行業實現了規模化複製和應用。
ECC還與ISA聯合成立了ECC-ISA聯合工作組,在智慧照明領域加強合作,推動邊緣計算相關技術及解決方案在智慧照明領域的規模應用。在智能製造方麵,ECC通過電子四院與中國製造2025任務組合作,在中國製造2025標準體係中落實邊緣計算的相關內容,並且完成了與智能製造係統架構的互認,以及邊緣計算國際立項草案。
作為ECC的重要成員,華為在聯盟中以身作則,與其他成員一起在邊緣計算的定義、技術架構的確立、市場推廣和商業實踐等方麵做出了突出貢獻。舉例來說,在IIC中撰寫完成EC-IOT for Predictive Maintenance Use Case提案,並且參與了IEC SC65C工業網絡領域的標準製定工作,以及參與了Wi-SUN聯盟技術規範製定等;此外還在邊緣計算的實踐應用方麵做出了表率,比如與迅達推出了梯聯網解決方案,與霍尼韋爾聯合推出業界首個基於邊緣計算的智能樓宇解決方案,與GE數字集團聯合發布基於工業雲的工業預測性維護解決方案……
雖然首屆ECC大會在中國召開,但是ECC卻胸懷天下。它是一個致力於產業協同,加速邊緣計算在各行業的數字化創新和行業應用落地的平台,同時也是一個國際化的產學研合作平台。在中國,ECC與中國製造2025完美融合,助力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在歐洲、美洲乃至全球,這些數字化的應用場景是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是可以複製的,ECC將有更多用武之地。
11月7日將在德國柏林拉開帷幕的Edge Computing Forum(ECF)將是歐洲的第一個邊緣計算峰會。它也宣告,ECC成功地邁出了“西進”的第一步。ECF由華為與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Fraunhofer(FOKUS)研究所聯合舉辦。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歐洲重量級的電信運營商,如沃達豐、Telefonica、德國電信等將參ECF 2017,華為、Intel、ARM、GE、IBM、Dell等廠商也將現身說法。提前透露一個信息,華為聯合多家廠商打造的基於TSN技術的測試床將在現場進行演示。該測試床包含TSN交換機以及來自多個工業廠商的PLC、網關、機械手、傳送帶,驗證TSN基本協議和OPCUA over TSN等技術。
邊緣計算作為一個全球化的趨勢,需要各個區域、各個產業領域的研究機構、產業組織、廠商和用戶共同推動。ECC的全球化之旅已經全麵開啟。
邊緣計算星星之火可燎原
經過十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按照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的理論,雲計算已經度過了炒作期,進入了真正落地的階段。雲計算以IT係統優化、成本、移動終端及應用和安全為驅動,主要應用場景是人-機交互、人-應用交互。邊緣計算隨物聯網、行業數字化轉型而興,以物-物交到、人-物交互、物-應用交互為目標,可以看作是雲計算的一種外延和擴展,同時兩者又是一種互補,共同奠定了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基礎。
在2017年的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中,邊緣計算已經從“觸發期”進入”期望膨脹期”。451Research認為,邊緣計算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邊緣計算和傳統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將助力物聯網更快地發展。
與雲計算已經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不同,邊緣計算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企業、用戶對於邊緣計算的認知還要進一步深化,邊緣計算的行業標準和規範還有待製定和完善,場景化的邊緣計算解決方案還要不斷豐富,邊緣計算要加速從小規模應用向大規模商業化應用轉變,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邊緣計算應用的一個良好氛圍,而這些都需要像ECC這樣的聯盟來拉動。
ICT行業主要的谘詢公司對ECC的產業價值十分認可。ECC的宗旨可以概括為產業協同、開放創新、示範推廣、繁榮發展。具體來說,ECC匯聚了業界最廣泛的研究機構和廠商,孵化和創新邊緣計算解決方案,並促進方案的商業落地,樹立客戶樣板,實實在在推動了邊緣計算的研究和應用,並且初步形成了一個邊緣計算的生態鏈,成為邊緣計算不可或缺的核心驅動力和平台。ECC“西進”,對於在歐洲地區推廣和普及邊緣計算理念,擴大廠商之間的聯合創新,尋求新的商業機會,推動邊緣計算在更大範圍內快速落地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ECC就像是一顆火種,它要用產業的力量點燃商業和市場的火焰,彰顯邊緣計算的價值,催熟邊緣計算產業。目前,邊緣計算還沒有統一的架構標準和規範,而且在互聯互通,以及推動開放創新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這正是ECC的使命和內在驅動力所在。
原文發布時間為: 2017年11月3日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至頂網。
最後更新:2017-11-15 1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