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智慧城市研究院落戶金華科技城 金義都市新區為創新驅動“點火”

如果說創新驅動是發展的主引擎,那麼招院引所、人才引進就是創新發展的“點火器”。

近日,又有一個智慧龍頭項目落戶金義都市新區。在第16屆中國·金華工業科技合作洽談會招院引所對接會專場,《共建北大數研金華智慧城市應用研究院協議》簽訂。金華科技城將再添一個大院名所。

樹領域標杆

智慧城市新高地

對接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童慶禧與金義都市新區管委會主任趙國榮作為雙方代表簽訂協議。

為充分發揮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的科技和人才優勢,助推金華產業發展,加速打造金華科技城,新區與北大數字中國研究院決定在金華科技城共建北大數研金華智慧城市應用研究院,並推進籌建北大數字中國研究院華東分院,建設浙江省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

“這是為推進智慧城市前沿技術應用和服務金華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而構建的新型研發機構。”童慶禧這樣定義。

此次簽約,是童慶禧第一次來金華市區、金義都市新區。“成立後,我們將圍繞金華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區域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瞄準國內外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前沿及應用發展趨勢。”童慶禧說,通過集聚創新資源,打造智慧城市領域研發、應用和產業化的標杆,促進金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助力新區打造成智慧城市領域的科研高地、產業高地。

根據協議,研究院擬圍繞遙感與智能飛行器、地理信息與智慧應用、導航與智能位置服務、大數據與知識發現、物聯網與雲計算、智慧金融等智慧產業共性技術,重點建設3個應用工程實驗室,開展新技術研發。

協議簽訂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創建金華研究院工作力度,助推研究成果在金華地區的產品化和產業化,實現院地多贏發展。”童慶禧說。

記者了解到,研究院啟動期間將在新區的過渡用房裏辦公,並根據金華科技城建設進度和人員到位情況,適時搬入金華科技城。

推科創實招

高端人才競風流

金華科技城建設地塊,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全速推進、如火如荼,如今在這片創新高地上,高端人才競風流,不少項目已初露崢嶸。

捷孚傳動年產20萬台油電混合變速器將於本月17日下線投產;中科院成都計算機研究所金義聯合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鬥金華應用研究院、智能農業傳感器研究中心等3家研發機構已成功引進,並入駐金山科創園辦公。園內引進“國千”6人,博士11人、碩士7人,研發工作人員超過50人。

在工科會招院引所對接會專場,北航金華項目和武漢大學簽訂“顧問服務框架協議”,擴大業務範圍。“發揮想象力,北鬥技術的應用範圍很廣。”著名遙測遙控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其善是北航金華北鬥應用研究院首任院長,他說,研究院將加快研發,為建設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區、共建金華作出貢獻。

目前在金義都市新區,一係列科技創新“重拳”密集推出,亮出實招真招,欲引無數傑出人才競風流。

“我們將通過環境打造、政策引導,大力培育創新主體,引進高層次人才,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趙國榮說。

重磅政策很給力。目前,新區在招引研發機構、引進高端人才、保障創新型產業用地、鼓勵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方麵製定了不少優惠政策。

具體來說,對國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世界500強、國內行業龍頭企業設立獨立法人資格,引入核心技術並配置核心研發團隊的產業技術研究院,可給予最高1億元資助;大力引進“千人計劃”人才,符合條件的給予100萬元安家補助。列入“雙龍計劃”的科技創業(創新)人才和團隊,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2000萬元資助。

此外,在保障創新型產業用地方麵,創新型產業重大項目配套設施用地麵積允許達到總用地麵積的15%;工業用地建設的孵化器,允許按棟、層為基本單元進行產權登記並出租或轉讓。同時,引進成果轉化項目列入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的,按上級實際撥付金額的1∶1給予獎勵。

聚力人才引用、聚焦活力釋放、聚合要素保障,金義都市新區精心布局、下足功夫,力求為創新發展集聚強勁動能、增添持久活力。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11-17 15:05:12

  上一篇:go  推進移動支付 打造“智慧城市”新時代
  下一篇:go  什麼是外包?定義、最佳實踐、挑戰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