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為啥不退守雲貴?諸葛亮犯下2大戰略失誤葬送蜀漢
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228至234年),諸葛亮連續發起5次大規模北伐,卻屢遭挫折。有說法認為諸葛亮之所以連年“急戰”,是因為擔心時間拖得越長,曹魏政權將更加鞏固、強大,蜀漢立國的一代軍政人才(包括他本人)則會凋零殆盡,更無力北上奪取中原。
拋開大一統的觀念不談,單從維持蜀漢政權的狹隘角度來看,諸葛亮的“以攻為守”方略也存在很大問題。眾所周知,古今中外曆代戰爭最終比拚的還是實力強弱。元末群雄並起,為何隻有朱元璋笑到最後?其所奉行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政策可謂決勝一招。
蜀漢政權核心控製區地理位置優越,氣候適宜,擁有良好的農業基礎設施,早在戰國年間,就經過大力開發(特別是秦巴蜀郡守李冰父子修築都江堰)而成魚米之鄉,為秦軍武力掃平6國提供了充足軍糧保障。
然而到了諸葛亮主政時期,富饒的成都平原卻沒能變成蜀漢賴以爭奪天下,或至少立足自保的穩固根據地。究其原因,還是由於前者不切實際的盲目北伐,令蜀漢政權元氣大傷。諸葛亮主政12年,蜀漢一直處於南征北討的戰爭狀態(短暫和平時期也在加緊備戰),大規模戰爭達6次之多(1次南征+5次北伐),民眾不得喘息,人口繁衍也因此受到很大負麵影響。
據《三國誌》和《晉書》記載,蜀漢立國42年,人口增長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政府直接掌握戶籍的隻有約100萬人口(民眾94萬、軍隊10.2萬、官吏4萬)。初期2次北伐失利以後,蜀漢已暴露出軍糧供應運輸和士兵補充困難等致命問題,但諸葛亮仍未警醒地意識到應將國策從對外連年征戰,轉向內部休養生息、增強自身實力上來。
史載,諸葛亮曆次北伐,都要征調蜀漢30%至50%的青壯男子從軍(或當兵打仗,或充作民夫)。諸葛亮首次北伐尚能出動步騎20萬之眾(估計有所誇大),而7年後這一數字已銳減為10萬人左右。等到諸葛亮死後10年,蜀漢一線兵力(駐守漢中)竟然隻剩下不到3萬!蜀漢控製區人力資源之凋敝匱乏,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一意孤行北伐外,諸葛亮還有一大戰略失誤,就是忽視(或者說放棄)了對南中地區(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的統稱,漢代曾稱為“西南夷”)的強化控製與深度開發,而這個問題與蜀漢的人力資源匱乏,乃至最終敗亡也存在密切聯係。
南中麵積約占蜀漢領土的一半,是後者名副其實的“戰略大後方”。因物產豐富,氣候宜居,南中人口並不少,據西晉初年所作統計,該地區僅漢民(西晉時才編列戶籍)就有8.4萬戶、約33萬人,而未算入其內的少數民族人口也不會少於前者。
在生產力落後的三國時期,人口眾寡直接影響著國力強弱——人多地廣才有本錢發展工農業,才能養得起幾十萬大軍和官僚集團,才能支撐數十載連綿不絕的長期戰爭。曹魏政權盡管人口比吳蜀雄厚得多,但在爭搶人力資源方麵絲毫不落下風。比如建安十二年,曹操大破遊牧民族烏桓,將其治下20萬胡漢民眾全部遷入關內,編戶齊民,使之承擔賦稅,同時選拔精銳騎兵加入魏軍。
與蜀漢情況類似,在長達70多年的南北對抗中,東吳統治者也一直苦於人丁稀少,為此不惜派遣遠征軍,渡海至遼東等地掠奪人口。但遠水不解近渴,相比之下,“吃窩邊草”顯然更容易。孫權提出“鎮撫山越、討不從命”的方針,集中國內力量,屢興大兵討伐山越(分布於古代長江以南,即今閩浙贛皖蘇等省交界處山林地帶的少數民族),將之趕出山區,遷往平原地區編入戶籍。
從赤壁之戰後到夷陵之戰前,短短10餘年間,孫權就通過數次大規模圍剿,從山越擄得精兵5萬之眾,占到當時東吳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另據不完全統計,孫吳政權滅亡前,先後擄獲20萬戶、80萬至100萬山越人,並從中選拔超過10萬精兵充實軍力。到西晉滅吳時,江南雖隻有52.3萬戶、230萬人口,僅為前者(443萬)半數,但相比蜀漢已經強多了。
三國無義戰,曹魏和孫吳政權為求生存、奪天下,無不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增加人力資源,唯獨諸葛亮治下的蜀漢,拘泥於“和撫相安”政策,還在對南中奉行“攻心為上”的迂腐做法。實際上,諸葛亮在3次北伐後已達到克勞塞維茨所說的“進攻頂點”——雖然取得了武都、陰平2郡,但繼續進軍曹魏重兵集結的關中和隴右已無可能。
然而,在缺乏勞動力和兵員的情況下,諸葛亮一麵堅持窮兵黷武北伐,一麵卻不思通過遷徙移民、設置流官和駐軍來開發南中,從當地獲取勞動力發展經濟以充實國力、軍力。史載,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後,將主力部隊撤走,采取“以夷製夷”的辦法,任用當地有影響的豪強充當地方官,還將一些威望較高的大姓富家提拔到中央任職。這種“代理人”管轄體製看似成本低,卻後患無窮。
此舉雖能暫時籠絡、分化南中地方上層,推行阻力也較小,卻實質上放棄了對南中人力和自然資源的深度開發。換言之,諸葛亮隻求南中別鬧事,以免壞了他的北伐大計。在此基礎上,如果當地豪強為表忠心,能再提供少量兵力助陣“意思一下”就更好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較之同時期的山越士兵占吳軍很大比例(超過三分之一),蜀軍裏的南中勁卒有資料記載的不過“青羌萬餘家(戶)”,所能抽調充軍者不超過2萬人,所占兵員比例隻有10%至20%,甚至更少。粗略估算,諸葛亮對當地人力資源(按總人口70萬計算)的利用率隻有7%左右,遠沒到充分調動開發的地步。
而且,蜀漢軍政人才迭代接續的難題,也可以通過征伐和治理南中得到解決。同時期的孫吳政權,就在長期的討平山越軍事行動中,既鍛煉和提高了部隊戰鬥力,又選拔出(或收降)陸遜、太史慈、程普、周泰、呂蒙、黃蓋、蔣欽、賀齊、朱桓、呂岱等大批優秀將領,諸葛亮之侄、孫權臨終時的托孤大臣諸葛恪,就是在剿撫山越的過程中因功獲得擢升和重用。
比如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任命賀齊、蔣欽為指揮官,領兵數萬進討丹陽山越,賀齊趁對手夜間防備鬆懈,揀選輕銳勐士冒險用鐵戈從隱蔽處攀上山頂,裏應外合一舉破敵,收降山越4萬戶、10餘萬人口。戰後,孫權馬上在新區設置新都郡,下轄6縣,任命賀齊為太守、蔣欽屯兵駐防彈壓,使東吳政令在該地區得以迅速推行和有效實施。
反觀諸葛亮派駐南中的軍政長官,稱作“庲降(意為招徠、降服)都督”,不僅手下沒多少兵馬,而且對當地基本上放棄了治理開發。史載,蜀漢直到滅亡,在南中行政權也隻能到郡一級,而對縣級以下的基層控製力很弱。
蜀漢滅亡前夜,後主劉禪曾打算退守南中,卻被謀臣譙周勸阻。後者分析指出,南中隻因屈從於蜀漢兵威才不得已歸附,且在諸葛亮生前就曾多次發動叛亂,根本不可能將之作為複國依靠。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諸葛亮對南中的治理並不成功。
最後更新:2017-10-13 23:51:08
上一篇:
吳昕現身某活動,臉上的這個表情,暴露了一切!
下一篇:
霍建華疑似腳踏兩條船,女經紀人絕情離職,林心如人品再次被質疑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