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42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王俊凯生日的“史诗级”应援,你看得懂吗?

文/周云龙

(作者周云龙,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电视媒体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TFBOYS成员王俊凯,前些天的18岁生日过得惊天动地:粉丝在国内一共包下70家银行、30间咖啡店、500个KTV包厢和500家影院的5000块LED,还有你家楼下所有快递柜,实力上演了什么叫史诗级应援。这还不止,去年过生日发动了直升机,今年粉丝们又玩出了新花样,承包了深圳航空220多条航线为他打造生日主题航班,飞机上看的杂志、播的视频都是他。据说,他还成为第一个名字被写在好莱坞上空的中国明星,王俊凯37家粉丝团联手,找来五位特技飞行员在高空中喷射气体为他写下生日祝福……

我是次日在朋友圈的一声声惊叹中知道王俊凯的名字,以及“史诗级”应援的。朋友圈的反应有以下几种:

A:完,全,看,不,懂!

B:必须承认我老了。这时代,这青春都让我迷茫。

C:脑残,土豪……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

但是,我们的“不明白”,和世界的“变化快”有直接的关联吗?

过去的世界,其实也有过一样的喧闹。王俊凯和他的一位本家前辈比,还要略逊几筹。那位前辈叫王紫稼,清初男旦,擅演红娘,色艺双全,名冠一时。《王郎曲》里有形象记述:“五陵侠少豪华子,甘心欲为王郎死。宁失尚书期,恐见王郎迟。宁犯金吾夜,难得王郎暇。”寥寥数句再现了“举国趋之若狂”的壮观场景,粉丝之多、影响之广、级别之高,王俊凯和他之间可能隔着许多个“王力宏”,只是今天追星、应援的手段与时俱进,运用了高科技,借助了互联网而已。

这个世界,永远有我们不理解的人和事。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时尚、新奇总是受到关注,流行、潮流总是容易传染,对比一下王紫稼和王俊凯,你就知道。

社会是分层的,年龄分层、教育分层、文化分层、财富分层,我们固然可以有“更上一层楼”的人生追求,但是,当下的你在哪一层,你就最能真切地理解哪一层,超越“层级”的理解,多半是想象与推测。人的理解能力总是局限的、有限的,我不同意你的意见(做法),但尊重你说话(哪怕是炒作)的权利:买下全世界,又能闹哪样?砸钱加炒作,就能成为大牌歌星影星?其实,那些不能理解的喧闹,可以不必理它,更不必解它。人最终都要学会怎么与自己和解。

我的手机里,搜索、下载了六七十首经典老歌,河边散步时,它们是最好的陪伴。那天,读大学的儿子正好休假在家,我心血来潮,抛出一个话题:看看,你的歌单和我的歌单,有多少相同的曲目?——儿子接过手机,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回话说:1首。

他略带鄙夷地笑了,我也略带意外地笑了。显然,令他们如痴如醉的,一定是令我们许多60后无感无觉的。常言之所谓“代沟”,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兴趣不对等。一起生活了接近20年的我们,事实上有着太多的不对称、不相同。

罗振宇说过一件“最沮丧的事情”。有一次,他跟一位朋友吹牛,说他最害怕落后于时代,基本上天天在恶补。那位朋友看了他一眼,问:“你30岁之后爱上过什么歌吗?”罗振宇不得不坦白:真的没有,会唱的还是那些老掉牙的歌。朋友告诉他:“这就是衰老,你以为自己跟得上时代,没用的,你喜欢的歌不会骗你。”

确实,我们喜欢的歌,我们喜欢的人和事,不会骗我们,也骗不了别人。既然如此,大可不必沮丧,喜欢是私人的事,与他人何关?我们不妨对自己“坦白从宽”,喜欢自己的喜欢,同时也尊重、理解、接受甚至可以尝试喜欢别人的喜欢——和而不同,多元共存,这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吧。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最后更新:2017-10-10 07:01:52

  上一篇:go 王俊凯成人礼现场感动落泪,参加军训没理平头原来是因为这个!
  下一篇:go 90后谁的车更豪,王俊凯鹿晗都靠边,第一名豪车都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