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0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被誤讀的史事:李白其實酒量小一杯啤酒就倒

領先一步,從關注酒業時報開

您可以在微博、微信、搜狐、百度、騰訊...找到我們

李白 的《將進酒》中說“將進酒,杯莫停”, 杜甫 也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鬥詩百篇”。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鬥”呢?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詩人都挺能喝酒,特別是李白,他的《將進酒》中說“將進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鬥詩百篇”。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鬥”呢?

這得先從“鬥”說起。現在已經沒人用鬥了,我們曾經見過的鬥,一般是稱量糧食的工具。一鬥大約是50斤糧食。誰要是喝一鬥酒,酒量自然是大得驚人。古時候量酒用的也是鬥,但是跟現代稱糧食的鬥並不是一回事。《公羊傳》:“熊蹯不熟,公怒,以鬥擊而殺之。”這鬥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夠順手拿起來投人,體積一定是有限的。《 史記 項羽 本紀》中, 劉邦 從 鴻門宴 上逃走時,讓 張良 送給項羽白璧一雙,送給 範增 玉鬥一雙,這玉鬥也是酒器,張良可以隨身帶著,體積也不是很大。

還有另一種稱為鬥的酒器,北鬥七星,排列出來的形狀就是這種鬥的樣子,這種鬥有長長的柄,實際是盛酒的勺子。《 詩經 大雅行葦》有“酌以大鬥,以祈黃考”。 朱熹 注:“大鬥,柄長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現在的二尺多一些。大鬥如此,小鬥一定還要小。從出土的青銅鬥看,也就是現在家裏飯勺大小,一鬥的容量也就是現在常用的一個玻璃杯。《史記滑稽列傳》 齊威王 問淳於髡能喝多少酒,淳於髡答:“臣一鬥亦醉,一石亦醉。”“一鬥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少,不算什麼;“一石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多。

古代酒的度數很低,喝上一鬥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現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 水滸 》中的 武鬆 ,在景陽岡上喝了十八碗,是懸了點,但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並不為過。如果換成現在的白酒,那可就懸了,沒有可信性了,成了“廣州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成了敗筆。隻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現李白連氣喝上幾鬥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飲中八仙歌》說:“汝陽三鬥始朝天”,“ 張旭 三杯草聖傳”,“焦遂五鬥方卓然”,隻有“李白一鬥詩百篇”。比較起來,人家是三鬥始迷煳,五鬥“方卓然”,可老李隻一鬥就“長安市上酒家眠”了。論酒量,李白顯然不如那幾位。

杜甫說他“一鬥詩百篇”,實際意思是,李白隻要喝上一鬥酒,就能夠寫出許多詩來。隻喝那麼一杯啤酒,就上了詩情,顯然是酒精起了作用,這正說明了他酒量並不大。從李白的詩作來看,他喝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進肚裏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發泄。

文章來源:品曆史

(本欄目內容推薦均來自讀者投稿或擷取自網絡,僅出於傳遞信息的目的,不作任何商業用途,不代表酒業時報官方聲音,亦不代表酒業時報讚同文章觀點。您可以添加“酒業時報”或微博@酒業時報 與我們就文章內容交流、聲明或侵刪。)

酒業時報

專業創造價值責任澎湃酒業 酒業第一綜合產經博客平台

----------------------------------------------------------------------

酒業時報查看加入酒業自媒體聯盟、QQ交流群方法;

最後更新:2017-10-14 23:15:36

  上一篇:go 吳昕唱了一首慢歌叫囂快樂大本營:好聽的嚇死你們
  下一篇:go 娛樂圈古裝最美舞蝶女星,楊冪第三,第一名可惜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