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3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重磅!全球1000多位大咖今天齊聚廣州!馬化騰、董明珠、蘇誌剛、劉偉……他們的故事比《那年花開》更精彩

9月19日,在全國上下喜迎黨的十九大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2017粵商大會在廣州舉行。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樂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出席大會並講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玉妹出席大會。省政協主席王榮主持大會。

受省委書記胡春華委托,馬興瑞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參會嘉賓表示歡迎。馬興瑞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廣東主動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馬興瑞強調,粵商是廣東發展的主力軍。當前,廣東正處在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邁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階段。廣東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的“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重要批示精神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要求,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係,大力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大力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努力為廣大粵商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希望大家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大力弘揚粵商精神,攜手把我們的共同家園建設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為廣東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貢獻。

徐樂江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特別是粵商企業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積極投身廣東轉型升級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偉大實踐,做到牢記使命、堅定“四信”,在踐行“親”“清”要求中展現粵商形象;勇於擔當、爭做先鋒,在為“三個支撐”拓展發展空間中彰顯粵商力量;致富思源、回報社會,在推動脫貧攻堅等光彩事業中展示粵商風采。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廣東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

省領導林少春、曾誌權、袁寶成、陳雲賢、林木聲出席大會。傑出粵商李嘉誠為大會發來賀信。馬化騰、董明珠、王傳福、楊釗、蘇誌剛等知名粵商代表作大會發言。海內外1000多名粵商代表出席大會。大會現場簽約惠州粵商總部基地、立白集團從化國際醫藥港基地及華南創新智能生產基地等23個項目,總金額約464億元。當天下午,大會還舉行了“振興廣東實體經濟”論壇、“粵商海外投資”論壇和廣東自貿試驗區投資推介會三場活動。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廣東經濟總量連續28年全國第一,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成為廣東經濟實力的根基和最響亮的品牌,製造業立省理念助推營商環境改良功不可沒。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進入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時期,廣東省切實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出台了簡政放權改革、鼓勵科技創新、推動成果孵化、減輕企業負擔等一係列政策措施,放手為粵商勇創業、創大業創造寬鬆的政策環境和便利條件。

最近又進一步出台了廣東 “實體經濟十條”,預計今年可為企業直接降低成本620億元,至2020年累計可降成本2600億元。廣東全方位為粵商創新創業鳴鑼開道。

本屆粵商大會會期1天,今日將舉行重大項目簽約、振興廣東實體經濟論壇、粵商海外投資論壇和廣東自貿試驗區投資推介會等活動。

粵商聲音

1

董明珠

“董小姐”又爆經典語錄:

企業家要立誌成創造者!

本次大會上,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作為代表發言。她說,今天的粵商大會讓她看到粵商龐大隊伍,看到了希望。感謝政府,給粵商更好的成長機會。格力的發展依靠的是創新。 “廣東在很多中國人眼中是最富有的地方,我想說廣東在中國是最有思想的地方。”董明珠建議,過去廣東是有錢人的地方,未來應該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以前我們沒有核心技術,現在我們走向世界,是因為用技術走向了全球。希望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董明珠說。

2

馬化騰

粵商普遍有四個特質

今天上午,馬化騰在大會上帶來了主題為“弘揚粵商精神,引領創新發展”的講話。“作為在廣東成長壯大起來的企業,騰訊和每一個粵商企業一樣,都有著這種粵商精神的烙印。在騰訊內部,每一個員工的工牌背麵,都印著‘四大神獸’,包括長頸鹿、海燕、犀牛/犀牛鳥、鸚鵡螺,分別代表著騰訊的四種企業價值觀:正直、進取、合作、創新。正是有了這些價值觀的支撐,騰訊才能一直堅守初心,慢慢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我認為,這些價值觀和千千萬萬粵商企業的價值觀一樣,都是粵商精神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直接體現。”馬化騰說。

粵商傳奇

2017粵商大會前夕,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幾位著名粵商代表人物,他們與他們為之奮鬥的事業,為每一個廣東人熟知。這些粵商的傳奇,比之熱播的秦商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更加催人奮進,熱血沸騰!

蘇誌剛

廣東省工商聯主席、廣東長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有一首歌叫《愛拚才會贏》,我很喜歡。”蘇誌剛說,從創業之初開餐館、做小買賣算起,他的創業史已經有四十多年。“上世紀80年代我在番禺大石創辦了香江大酒店,生意非常火爆。一些港台歌星在天河體育中心開完演唱會,都會到這裏來開慶功宴。那時,很多人覺得我辦酒店辦得好,當我之後提出要開動物園,包括我太太在內的很多人都勸我不要搞。”蘇誌剛連連說了幾個“太不容易了”,“但再難,也要堅持”。最終,憑借拚搏精神,他一步步建立起了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蘇誌剛認為,粵商“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我常常說,作為‘洗腳上田’的農民,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可能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更別提有今天的發展。是黨和國家給了我們這些粵商發揚拚搏精神的機會。”蘇誌剛說,他常對年輕一輩說,一定要心懷感恩、不怕艱苦。

王傳福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

“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競爭務實激情創新”,在比亞迪公司,這兩句話是公司員工秉承的精神特質。來自安徽的新粵商、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談起對粵商精神的理解,反複強調最多的也是開放和創新。

“粵商的精神是開放和創新。”被業內稱為“技術狂人”的王傳福深刻地領悟到這一點。當年,王傳福從一個科研人員下海經商,深耕電池領域,並打敗了日本電池一統天下的局麵,隻用了短短的七年時間。

如今,比亞迪公司成立22年,進入汽車行業13年,已經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並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雙模汽車的概念。就連股神巴菲特也看好比亞迪的發展,成為比亞迪的股東。

“廣東是中國開放比較早的地區之一,開放給廣東帶來了經濟的活力,也成就了比亞迪的高速發展。作為深圳的企業,比亞迪深深感受到了廣東開放對經濟的拉動。”

王傳福表示,深圳經濟一直能夠保持一枝獨秀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個城市所擁有的創新理念。企業競爭過程中,創新是法寶。王傳福介紹,比亞迪就是秉承著創新為本,不管是發展電動車還是軌道交通,都是在發現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痛點並提供解決方案,從為城市治汙到為城市治堵,比亞迪堅持的創新理念恰恰反映了粵商的精神。

除了開放和創新外,王傳福談到,在他接觸的眾多粵商身上,還有一個特質就是務實。“粵商很多做得很好,做得好說得少。”王傳福笑著說,“務實確實是粵商的另一個特質,我接觸的粵商很多都是做的比說的多。”如今,廣東推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王傳福認為,這對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將起到很好的作用,也為紮根實業的粵商們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

劉偉

佳都集團董事長、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近年來,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領域內科技和應用突破方興未艾。作為廣州一家高科技總部企業,廣州佳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都集團”)憑借在軌道交通、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人臉識別、機器視覺和結構化大數據方麵的超前布局,成為人工智能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9月11日,佳都集團董事長、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都科技”)CEO劉偉在接受羊城派記者專訪談到對粵商精神的理解時表示:“粵商很重要的烙印是務實,腳踏實地,不浮誇。”

劉偉認為,粵商務實並不意味著保守傳統,更不意味著循規蹈矩,相反,“粵商還具有創新精神”。在劉偉看來,粵商的創新精神跟廣東是開放高地、和海外經濟文化聯係緊密有關。這種在心態上的開放、包容與善於接受新生事物,都讓粵商在當下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大潮中引領風騷。事實上,佳都集團的發展曆程,正是一部充分反映粵商“務實”、“創新”精神的“紀實片”。

佳都集團早期主業是傳統的電子分銷,旗下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佳傑科技。但從2005年開始,佳都集團就從電子分銷領域轉型進入軌道交通、安防等領域,並積極布局人工智能高科技。“2010年的時候,我們提出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一家世界級的智能化技術型企業。當時很多朋友笑話我們,說智能化是幹什麼的,當年大家都不理解,哪像今天人工智能這麼熱門。”當年轉型後佳都集團進入的第一個領域是智能化軌道交通,一開始就進行大規模的研發投入。“那時候中國軌道交通還沒有今天這麼大的市場,隻有北上廣深有地鐵。但從2005年到2009年,我們在研發上連續每年投入近3000萬元,幾年來投了1個多億。當時是一張訂單都沒拿到,這對一家民營企業來講,可謂是一個很大的‘坎’。”劉偉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直到2009年底,佳都集團才在軌道交通領域拿到了第一張訂單。就這樣,通過多年大規模的研發投入,佳都集團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建立了自己的優勢,實現了技術上的突破和企業發展上的超越。中國的企業家不缺乏把握商機的能力,但往往在核心技術方麵缺乏持續投入的堅持。當時我們也可以選擇做一些貿易進入智能化領域,但我們選擇了掌握核心技術,才有了今天企業的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來源 |羊城晚報

文字 | 羊城晚報記者 孫晶 馬化展 吳珊 吳海飛 嚴麗梅

圖片 | 羊城晚報記者 林桂炎 何奔

編輯 |Sofia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商。憑開放創新、務實包容的精神,相信粵商可以走得更遠!

點擊播放 GIF/114K

最後更新:2017-10-08 14:13:59

  上一篇:go 陳學冬稱胡彥斌曾探班為鄭爽慶生 胡彥斌稱曾被鄭爽爽約獨自見家長
  下一篇:go 周冬雨這部青春片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