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我國物聯網發展有機會趕超國外
9月10日,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江蘇省無錫市隆重召開,作為博覽會引人注目的信息安全分論壇——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信息安全高峰論壇暨第十屆信息安全漏洞分析與風險評估大會,也於同期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倪光南先生出席了信息安全高峰論壇,並發表題為《物聯網安全的發展與挑戰》的演講。
倪光南院士接受媒體采訪
已逾78歲高齡的倪光南院士一登台就獲得全場的熱烈掌聲。倪先生多年來從事計算機及其應用領域的研究與開發,曾參與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台計算機的研製,1984年至1999年期間,擔任中科院計算所公司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主持開發聯想式漢子係統、聯想係列微型機。1994年當選為首批工程院院士。此外,倪光南先生近年來致力於在中國推廣Linux和有自助核心技術的、非Wintel構架的網絡計算機。
物聯網近年來發展迅勐,各種實際應用不斷落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變人民生活方式。但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物聯網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美國新近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認為,到2045年,保守預測將會有超過1千億的設備連接在互聯網上。這些設備包括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家用電器、醫療設備、工業探測器、監控攝像頭、汽車,以及服裝等。報告預言:在未來的30年,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以及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連接,網絡安全將會成為網絡行業首要的話題。2016年,美國發生大規模網絡癱瘓事件,成因就是網絡攝像頭的安全漏洞所致。
信息安全高峰論壇現場
目前,物聯網的安全問題有多方麵,在用戶端,用戶安全意識仍然不高;在設備端,安全措施沒有有效實施,設備生產廠商在接口、認證/授權、網絡服務、傳輸加密、軟固件安全等各個方麵都缺乏良好的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同時,物聯網的多樣化、複雜化以及設備的龐大數量,使得攻擊麵更寬,攻擊手段更為多樣化。
倪光南院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國的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雖然發展的起步晚,但是擁有技術實現快、市場空間廣闊的先天優勢。隨著我國NB-Iot體係標準的建立,我們希望可以實現覆蓋廣、成本低的物聯網技術,普惠於民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談到物聯網信息安全問題,倪光南院士坦言,物聯網的未來發展必須做到自主可控,從而實現安全可控,這之中需要進行多維度的評測工作。
倪光南院士表示,我國的物聯網發展一方麵要重視人才培養,另一方麵要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優勢。就像我們的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技術目前在全世界處於領先位置;我們四大移動運營商都在支持NB-Iot的發展,將有超過400個基站為物聯網提供保障;我國的物聯網發展在用量和普及程度上很有可能超越國外,但這需要首先實現自主可控,完善生態係統。
國家對於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也有著明確的安全要求,需發展與安全並進,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重視人才培養,強化技術保障,逐步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防護體係,保障物聯網的健康發展和應用落地。
NB-IoT
基於蜂窩的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為萬物互聯網絡的一個重要分支。NB-IoT構建於蜂窩網絡,隻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
本文作者:劉妮娜
來源:51CTO
最後更新:2017-11-03 10: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