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陳小春被吐槽太凶: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你心裏還沒點數嗎?
最近陳小春一家輪番上了熱搜。當年看《古惑仔》長大的我們,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會在電視上看著山雞哥帶娃。
不對,應該是小小春 Jasper 帶著爸爸參加《變形計》。午飯時間,陳小春看到好吃的先往自己嘴裏塞,邊上小小春那眼神,也是又心疼又好笑~
點擊播放
GIF/1409K
最經典的還是這一幕,父子倆一前一後走著,陳小春嫌兒子走得慢,吼了好幾句 “hurry up”,小花隔著屏幕都被嚇了一跳。
點擊播放
GIF/1228K
結果小小春小大人似的,淡定地拿出殺手鐧跟他爸說:“what s wrong with u?Can u stop angry now?”本來暴怒的陳小春瞬間熄火道歉。網友都笑:“山雞哥也有今天!”
“陳小春和應采兒兩個暴脾氣屬性的“朝天椒”,竟然培養出一個超級軟萌的彩色小甜椒。”
“你媽是個暴脾氣,你爸也是個暴脾氣,你還敢有什麼脾氣? ”
好多人都被這父子間的這種反差萌,以及小小春的善良懂事,給撩到了。
搞笑的是,另一頭應采兒也在微博上回應:“是媽媽叫他慢慢走、怕摔跤!催什麼嘛, 腿短不是他的錯啊。”突然覺得這一家人好幸福啊。
點擊播放
GIF/355K
應采兒聊起這父子倆的關係,就像節目裏表現的那樣,小小春有時候還要反過來教育爸爸:
他現在被我兒子管了,他吃飯吧唧嘴,我兒子是被我教得不能這樣,然後爸爸吃一半的時候,“Daddy”,然後就跟我說, “媽咪,他這樣子”,我就看他一眼,“well,這是你兒子教你” 的。
在學習做父母的過程中,我們也是一路上學習,改進,甚至有時還是在寶貝身上看到我們的不足,就像小小春指出他吃飯bia嘰嘴一樣。憤怒的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更有可能將問題深化,這點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的。媽媽的“幫腔”也讓小小春知道,解決問題並不一定要用“吼”,用愛的效果反而會更好呢~
既然孩子都能努力做到,我們這麼大人,怎麼不能控製下自己的情緒呢?退一步,總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1
前段時間有一位媽媽向我訴苦說:“我們家孩子真是個難搞的生物,忍著脾氣,好好跟他講道理吧,他也不聽,一執拗起來,簡直分分鍾讓人抓狂。”其實自己也能理解,大多數孩子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可是真的忍不住要對孩子發飆……
鵬鵬有一段時間,總是要媽媽抱著入睡。平時工作已經很累了,怎麼勸說孩子也不肯聽,如果硬生生放下,鵬鵬就大哭大鬧。鵬鵬爸爸氣唿唿地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自私呢?媽媽抱著你睡很累,你怎麼不能體諒媽媽呢!”
很多家長也許都有過類似的煩惱:孩子怎麼好話賴話不聽,非要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呢?也有的家長會說:“你看,小孩子現在什麼都會說了,你跟他說什麼他都能聽懂,心裏和明鏡兒似的,但他就非不照著做!就是慣的!越想越生氣,恨不得揍他一頓解解氣!”
難道真的打完就能好嗎?可能也就隻能好一時吧。
當媽的都會有如此的體會:最挑戰自己涵養和耐心的,就是當孩子無休止哭鬧的時候。
每當孩子哭鬧,自己的導火索就被點燃,隻能用強製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鬧。明知道對孩子發火不好,可我們為什麼還總是抑製不住心中的怒火呢?
因為四歲以前的寶寶,由於前額皮質沒有發育完全,所以他們對衝動難以控製。寶寶們餓了就必須得馬上吃到,不給冰激淩了就立馬哭鬧,不要亂動他偏要到處跑!
換言之,孩子無法像大人一樣看到前因後果,他們隻能看到眼前這一刻——比如鵬鵬,這一刻媽媽沒有抱我,我就是要哭鬧,我才不管其他人的看法!所以,知道了這些科學事實,我們就可以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這樣原來看起來那麼不可理喻的事情,也許就不再那麼惹人上火了。
家長情緒容易崩潰,其實也許並不是孩子做了多麼罪惡滔天的壞事,而是恰巧孩子的“錯事”勾起你的委屈、脆弱和無助。
比如,一位媽媽這樣傾訴:“老公不在家,家裏的大小事都有我做主,孩子不聽話犯錯誤時,我就會覺得自己很委屈。
本來該同老公一起站在育兒的防線上,而我自己卻獨力奮戰,麵對著越來越大的熊孩子,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溝通有時候也很困難,我難免就會發飆痛斥孩子!”
2
還有一位媽媽講到,她的兒子正在讀小學,她最怕的就是陪兒子一起做作業。不做作業時家裏母慈子孝、一片祥和,一做作業家裏就雞飛狗跳、鬼哭狼嚎。
每每看到明明講過無數次的知識點孩子還是不會、每每看到孩子寫作業磨蹭不認真、寫不了兩頁習題就非要出去玩的時候,她都忍不住“內心的魔鬼”,恨不得動手直接把孩子摁在椅子上。
後來她才明白,她對兒子的催促和緊逼,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否定。她從小不愛學習、缺乏毅力,沒有考上大學,因此她非常不希望孩子重走她的老路。
一方麵她想改變自己卻總是原地踏步,另一方麵她望子成龍,卻從孩子身上發現了自己想改卻一直沒改掉的缺點,從孩子的學習找問題,成為了她對自己的不滿、焦慮、無助情緒的出口。
我們總幻想著,孩子隻有特別乖巧聽話,大人才能不失控、不發飆。但其實,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看待自己本身的問題,是無法處理好隨時可能崩潰的情緒的。
我們應該從自身做好榜樣,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會自我學習、自我主動。耐心地與孩子一起解決自身和孩子身上的問題,才是克製發飆的終極解決之道,誰也不是生來什麼都會,請給彼此一些耐心。
No1: 以柔克剛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請務必保持冷靜。發火的父母會使孩子更加發火,如果家長像被氣壞了的“公牛”豎著犄角衝向孩子,孩子也一定會用他的小犄角跟你一決勝負,流血犧牲都不怕。
你麵對的隻是一個孩子,和藹溫柔地跟發脾氣的孩子說話,對他安靜下來大有好處。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懷抱、幾句耐心親切的話比大聲咆哮更有止息哭鬧的作用。
比如,把哭鬧的孩子攬在懷裏,溫和而堅定地告訴他:“我知道你難受,你可以哭,但不能鬧。我可以等你一下,等你哭完了,咱們一起解決問題。”
No2:設立“冷靜角”
在家裏的一角設置一個“冷靜角”(calm down area),可以是一頂精心布置的小帳篷,也可以是一個用爬行墊鋪好的一個角落。
與孩子簽訂“君子協議”,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當我們怒氣值滿格,內心的魔鬼已經唿之欲出的時候,就去冷靜角冷靜一下。等可以不帶怒氣地說話的時候再出來。“冷靜角”的好處是增加儀式感,讓大人和孩子提高情緒控製的能力。
No3:心理暗示法
有著名的段子——再想衝娃發脾氣時,心中默念這娃是我親生的、我親生的、我親生的,這基因是我遺傳的、我遺傳的、我遺傳的……
如果娃的基因不小心遺傳了他爹的,想要火冒三丈的時候,請心中默念娃他爹是我選的、我選的、我選的,我活該、我活該、我活該……
玩笑歸玩笑,心理暗示法的確是有用的,媽媽要常暗示自己:“這個孩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說的道理他都能理解和接受,隻要好好跟他說,隻要我把他當朋友。”
其實,每次忍不住對孩子發完脾氣,通常都會有很強的愧疚感。我們往往知曉孩子的內心,隻是偏離了對自己的控製;我們剖析了問題,卻尚未有勇氣縫合傷口再治愈。
總是忍不住發飆的媽媽,你要明白,哪怕你不完美,但在孩子那充滿愛的眼裏,你都是最好的媽媽。孩子的肯定,就是你改變自己的動力,讓你有機會去做更好的自己。
自從有了孩子,父母的人生便多了一份重大的意義,我們傾心嗬護、努力學習,想成為好的父母,生怕耽誤了孩子的人生,一心想成就ta一個錦繡前程。
然而麵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我們又常常感到挫敗、無力,希望得到支持與引導。其實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每一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因為同一種方法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人物關係,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我們要想成為“知子”的父母,培養出傑出的孩子,隻追求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修煉內功”。
為了給各位父母傳授方法,也傳遞“內功”,知子花曹廷琿老師繼《傑出教子密碼》一書後,又推出了同名線上音頻課程——“傑出教子密碼”。
課程分為四個篇章,從家庭關係入手,到溝通方式,情緒調節,再到具體的方法,是家庭教育的有效序列,課程理論與訓練也進行了有節奏地分配。有的家長可能覺得教子工具和方法是最重要的,而想直接跳到那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前麵的關係、溝通、情緒等內功基礎。
15年磨一劍,上萬家庭的選擇
整合10000+案例,推出50節父母必聽的教子課程
從根本上改變家庭的教育生態
讓你成為“知子”的父母,培育傑出的孩子
最後更新:2017-10-08 08:44:42
上一篇:
陳學冬、容祖兒同台獻唱,尷尬的是陳學冬那無處安放的手
下一篇:
鹿晗義氣獻聲李晨執導電影《空天獵》 片尾主題曲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