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iphone涉嫌濫用壟斷,政府應依法幹預
蘋果公司強行對APP打賞提取30%的分成,引起公眾的大量不滿。網上打賞是受眾對內容創作者的獎勵,被打賞者很多是個人,也有一部分是小型編輯團隊。蘋果將打賞視為應用內支付,也就是基於蘋果操作係統的買賣行為,這種解釋十分牽強。、
目前微信拒絕與蘋果合作,將其在蘋果手機上的打賞功能一關了之。其他小一些的內容平台今日頭條和知乎等則對蘋果的新規做出妥協。這意味著受眾給內容作者10元打賞獎勵,將有3元至3.2元落入蘋果公司的口袋,這是一個驚人的比例。
我們不知道是否是蘋果公司沒有搞懂打賞的含義,因而做出這一“設卡攔財”的決定。必須指出,這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接受的,是一種店大欺客、甚至類似於攔路搶劫的霸道行徑。
不了解這能給蘋果中國公司一年帶來多少收入,但如果堅持這一做法,肯定會嚴重影響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的形象,從長期看決不會對蘋果在中國的發展有利。
中國自主品牌手機的市場份額正在趕上來,今年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前五名的有4名是中國品牌,蘋果是唯一進入前五的外國品牌,但隻占到了第四。蘋果獨特的操作係統幫助穩定了很多用戶,否則情況可能更糟。這種時候蘋果不應采取激進手段搞殺雞取卵,而應通過各種創新鞏固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或許圍繞這件事進行道德和策略討論是無益的,蘋果利用自己的市場占有率和操作係統強行收費,很多人認為其有搞壟斷經營的嫌疑,法律在這種時候應當站出來幹預。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壟斷”不斷被學者提及的時候,中國幾家相關公司或者與蘋果停止合作,或者選擇屈服,卻沒有一家將此糾紛訴諸法律。
中國的市場監管部門迄今保持了沉默,我們希望,監管部門並非真的對此視而不見,而是在進行調查評估,並且很快就將介入此事。
蘋果使用者的權益在這件事上顯然受到侵害。一個人想給自己鍾愛的文章作者打賞,如果他使用的是其他任何手機,都可以毫無障礙地把錢打過去。但那些使用蘋果手機的人,卻要把30%的錢交給蘋果公司,才能把餘下70%的錢送達作者的賬戶。蘋果強加給他們不公平的條件,但他們作為個人用戶沒有能力對抗蘋果,由於被蘋果的獨特操作係統“綁架”,他們很難做出其他選擇。
中國政府應當推動對蘋果這樣做是否合法開展調查。常識告訴人們,蘋果這樣做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基本原則,我們相信,法律會證明這樣的直覺是準確的。
這件事情沒必要摻入民族主義情緒,無需上綱上線。它就是一家公司采取了一種涉嫌壟斷經營的利益最大化策略,市場監管部門應當站出來幹預,法律應當予以裁決。在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中國社會需要習慣於遇事更多求助於法律,麵對市場上的唿風喚雨者,讓法律成為公眾利益的護身符。
最後更新:2017-10-08 01: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