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謙:人設不是全部,崩了就崩了
人設不是全部,崩了就崩了
文 | 夢惜仙
國慶前就像寫一篇關於“人設”的文章,寫了幾行因為被其他事情耽擱了,就暫時放下,感覺沒有了就沒有繼續寫下去。昨晚看了王剛在脫口秀大會又談了“人設”這個問題,就又有了想寫的衝動。
“人設”是什麼?原來是指藝術作品中對人物角色的設定,隻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網絡語言中伸延到了對真實人物的大眾形象。當然這個“真實人物”主要是指公眾人物,一般人就像是影視作品裏的群眾演員,沒人管你是什麼人物設定。
“人設”這個對於公眾人物的用法也是最近幾年興起,不過這一年“人設”崩塌的卻特別多。具體有哪些人的“人設”崩塌了,多的我就不列舉了,畢竟我也記不住,我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薛之謙的人設崩了。
說起薛之謙,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還搜索了一下他,發現最近他幾乎沒了關於他活動新聞,有也是跟他的“求錘得錘”有關——不是說他什麼臉色憔悴之類,就是說他被孤立之類,反正牆倒眾人推。
目前主流立場是不站在他這一邊的,畢竟他不是弱勢的一方,而站在他這一方的就成了非主流,這是不可避免的。前段時間,我寫過一篇關於立場的文章(態度與立場),也說過立場就是不管你支持的人對不對,你都堅信他是對的,也就是死忠粉,當然瘋狂一點的也叫腦殘粉。
我站在那一邊的立場呢?我不想做牆頭草,我隻是那堵牆,作為第三方來談談自己的看法;也不隻是因為薛之謙,而是整個“人設”的問題。
其實,一個“人設”的形成不隻是因為公眾人物對外表現,同時也是大量的群眾塑造的。公眾人物的表現很多時候就像是寫好劇本一樣被觀眾們看到,他們看到公眾人物的一麵就以為這是公眾人物的全部,把自己最美好的幻想都給這一麵。這時候公眾人物的形象其實是片麵的,隻是被當成了全麵,成為了“人設”。
有人說,誰叫你不言行如一,讓我們誤會。是的,這裏有公眾人物的錯,但也不是什麼大錯,畢竟每個人都自己的私生活,有自己不想說的事,難道要每一個公眾人物在出道的時候、在公眾麵前匯報一下自己前半生所做的所有事情?這樣不現實,也不可能,沒有人會這麼做,沒有人會認為這樣的做法能夠出現。
更何況,沒有人瘋了拿著自己不是很光榮的事到處說,所有人都想將自己美好的一麵展現出來,希望自己是美好的,給別人帶來的也是美好。而且人大多會有一些虛榮,越光鮮越不願意承認自己曾經的不堪。
當然,作為公眾人物,承受更多的壓力與委屈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他們本身就是吃這口飯的,但人設的形成不過是雙方天然默契的形成,人設崩就否定了一切是不是太虛偽了?關於這一點,我在另一篇關於虛假的文章(這世界太虛假)也說到了。
有人演著演著就把角色當成真實的自己,也有人看著看著就把角色當成了演員的本色。
王剛演和珅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他幾乎不能演正麵的角色,因為大家都把“和珅”的形象不自覺地代入,覺得很怪異,觀眾不買單。王剛對此也很無奈,畢竟沒有誰願意一輩子演壞人,還要背著有人評論這是本色出演的黑鍋。借用《無間道》裏的台詞,“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同樣因為角色形象深入人心的還有扮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提到孫悟空,國內應該沒人不會不想起六小齡童,反過來也一樣。孫悟空和六小齡童像是成為一個人的兩個名字,知一就知二。當然,六小齡童老師大多數時候也是樂得這樣,畢竟孫悟空的形象還是很正麵的。
巧的是,最近看到俞灝明的一條新聞,說是因為他演的角色太過於狠毒而被人身攻擊,有網民將角色的過錯都罵到扮演者俞灝明身上。這樣莫名奇妙的事情居然會存在,我也不得不感歎著網絡實名製的必要性,否則一些人的肆意宣泄會傷害到別人,無所顧忌總會做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
末了,我隻想說一聲,人設崩了就崩了,這不是一個人的全部,沒有必要跟著大流做著一些別人的價值判斷。自己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就行了。
-ENG-
詩夢零號鋪,在聽你傾訴
這裏有我的故事
也有別人的故事
希望能聽到你的故事
晚安,少年
做自己
最後更新:2017-10-10 21:53:48
上一篇:
薛之謙被封殺後得抑鬱症住院?工作人員終於回複粉絲了
下一篇:
周星馳竟然還有這樣一部“爛片”?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