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65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殚精竭虑北伐中原,可知其内心苦楚的原因?

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蜀军对曹魏发起了七次北伐战争,公元228年春起至公元234年冬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众所皆知蜀汉后期是三国国力中最弱的一方,但心思缜密的诸葛亮为何不顾国情执意要进行北伐呢?

诸葛亮北伐中原

1、以攻为守,伺机壮大。自从曹魏皇帝曹睿采取大臣孙资的战略国策,对蜀国采取据守要塞,等待恢复魏国实力。诸葛亮何尝不知韬光养晦,如果让曹魏有时间发展国力,那么蜀魏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届时蜀国只能坐以待毙。蜀国只能以攻为守避战火于国门之外,若有可能攻占雍州、凉州,一来可以获得秦川骏马组建骑兵,二来作战之时有机动空间发动大规模作战。所以说当时北伐在战略上没有错误,不北伐蜀国可能灭亡的更早。

诸葛亮北伐路线

2、北伐中原,转移矛盾。蜀国是刘备依靠荆州集团(以诸葛亮为代表,刘备入蜀带领的文臣武将)建立的政权,同时还有东州集团(以李严为代表,刘璋以前带领的文臣武将)、蜀地集团(以谯周为代表,蜀地本土势力),三方势力明争暗斗,诸葛亮只能勉强支撑,通过北伐战争获得兵权,进而控制蜀国最高权力。

3、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汉乃汉室正统,不承认曹魏被献帝禅让的合法性,那就必须讨伐曹魏,换句话说打不过也要打,等到不思进取偏安久了,谁还认你这个正统?

三国鼎立形势

4、托孤之重,大业未成。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看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先帝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愿,这份忠义才是被后世之人敬仰的缘由。。

最后更新:2017-10-08 05:12:06

  上一篇:go 郭晶晶红裙亮相手挽限量版包,刘亦菲当陪衬,终于像个豪门阔太啦
  下一篇:go 小鲜肉穿“红装”比美!李易峰,王凯比女明星还“妖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