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智慧城市建設掀起熱潮 潛在市場規模高達20萬億

據悉,全國所有副省級以上城市、九成地級及以上城市、近一半縣級及以上城市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隨著智慧城市建設規劃落地,預計未來5年,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將超過30%,到2021年有望達到20萬億,前景一片大好。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設熱情高

近年來,我國加快數字城市建設,據了解,我國新建地級市數字城市100多個,地級市數字城市建設累計超過300個,其中150多個數字城市已經建成並在60多個領域得到應用。新啟動100多個數字縣域建設和3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2012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將“構建數字城市”的目標調整為“構建智慧城市”,此後智慧城市建設熱潮席卷全國。

從2012年到2016年,我國已選擇數百個城市或城鎮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截至2017年3月,中國95%的副省級城市、83%的地級城市,總計超過500個城市,在政府工作計劃中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年內建成和在建智慧城市數量將有望超過500個。

此外,在“十三五”規劃,我國對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逾5000億元。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智慧城市需求規模必將大幅增長,前景十分廣闊。

2011-2016年我國智慧城市投資規模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智慧城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智慧城市建設分析報告》

智慧城市尚存在問題

智慧城市的建設涉及的主體包括政府、運營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內容及業務提供商以及最終用戶等,涉及範圍廣,存在問題多。

智慧城市產業鏈簡圖

智慧城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智慧城市建設分析報告》

例如,物聯網等核心技術缺乏國家標準。目前我國RFID技術在高頻領域主要沿用國際標準,在關鍵的超高頻領域,標準仍由國外組織控製,我國若照搬國外組織控製的超高頻領域標準,未來將要支付大量的專利費用,大大增加中國企業的成本。

智慧城市理念由國外企業提出,智慧城市建設所需的傳感器網絡、雲計算、超級計算等技術目前也主要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雖然我國已具備一定研發基礎和產業化能力,但進入物聯網領域的企業基本為中小型企業,資金實力相對薄弱,用於技術研發的資金很受限製,企業的技術創新受到影響,企業技術研發水平還較為薄弱。

同時,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麵臨如何保證智慧城市建設及運營過程中,國內大型企業、政府機構與國外機構進行項目合作時涉及國家安全的信息不被泄漏,企業商業秘密、地方政府甚至國家機密不被國外企業或其所屬國家所獲取的技術問題。

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策略

智慧城市理念為未來城市發展展現了一幅美好藍圖,然而作為一種以科技為核心推動力的城市發展戰略,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麵臨著不少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今後可從以下三個方麵加以改善。

一要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對信息產業和信息安全的影響,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帶來的好處,並正確應對它的挑戰。運用全新的智慧,開創新的產業和新的市場,走出一條跨越式發展之路。

二要加快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物聯網不僅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也因其涉及交通、能源、金融等重點領域的安全動態信息采集而尤為重要,隻有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才能從容應對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物聯係統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

中國物聯網產業鏈各環節麵臨的競爭廠商

智慧城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智慧城市建設分析報告》

三要盡快掌握智慧城市所涉及的核心技術,隻有加強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研發,突破核心技術,並加強相關技術集成創新,才有可能建設自主可控的智慧城市。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11-17 15:37:02

  上一篇:go  弱電機房設備接地都包含哪些部分?又有什麼樣的作用?
  下一篇:go  全麵解讀: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 短期對儲能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