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化騰發言要幫京東客戶做推廣 擺脫阿裏邪惡二選一枷鎖

在線上企業向線下擴張的熱潮中,多數企業認為無論線上線下,零售交易的核心還是流量,關心的總是推廣、促銷甚至刷單,而不是更關注交易的本質——產品、服務、體驗和數據。所以大多數企業都成了流量的奴隸,陷入了零和博弈。

如何才能將商業價值鏈從一個零和博弈的“窄平台”向共贏共生的“寬平台”轉變?正如馬化騰在“2017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前發給所有合作夥伴的一封公開信中所說,與京東合作推出的“京騰無界零售解決方案”,就是要“打造一個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以及全方位的平台能力,為品牌商提供一個更為包容、創新和具有可持續性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馬化騰認為這能讓商家擺脫“二選一”的難題。

每個商家都能自己運營流量

傳統的商業價值鏈和高速公路頗為相似,從品牌商到用戶的渠道是由內容商和零售商搭建的,品牌商也偶爾會借助於公眾號等新媒體搭建一條和用戶溝通的捷徑。

然而,這三條通路幾乎各有弊端:內容商通道走不了物流,內容無法直接轉化為銷售;渠道商通道的信息流又是有去無回,僅有的能夠反饋回到品牌商的終端銷售數據也存在失真;至於品牌商自建的新媒體通道,既無客流又沒物流,勢單力薄。

從品牌商到渠道商、內容商、用戶,各個環節和渠道之間都存在著利益的零和博弈,而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資源同樣無法共享,每個環節都成為一個個的數據“孤島”,身處其間,品牌商的三大痛點被總結為數據無法融合、場景無法貫通、交易無法同步。

也正是由於整個價值鏈條存在著利益的彼此博弈,因此每個環節在產品和商業模式上創新的出發點,都是如何從上遊和下遊獲取更多的利潤,同時,為了維持既得利益,所有環節又不約而同地排斥創新力量。

正如珠三角的高速公路一樣,在渠道之間的信息和商品時常發生淤塞,製約著整個商業價值鏈的效率提升。

隨著消費和技術兩股力量的推動,消費者主權時代悄然而至,消費者不再遵從於內容商和渠道商設計好的內容和商品獲取渠道。

這種發生在消費者身上引發的零售環境變化,就是VUCA 化——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 和模煳(Ambiguous),也就是說,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傳統銷售預測工具的準確率會大不如前;零售的場景會越來越分散化、碎片化,對入口和流量變化的預測會越來越困難;跨界越來越普遍,零售與社交、內容、硬件、技術等行業會相互滲透,競爭與合作的規則變得更加複雜,對成功因素的判斷也更為模煳不清。

麵對零售環境的VUCA 化,零售基礎設施需要跳出現有線上線下的模式,達到一個“無界”的狀態,以更多的屏、更多的場景和更多的入口對接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麵,需要貫通線上線下、渠道商與內容商的數據體係、會員體係和物流體係,以雲計算和大數據為共享平台,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夠更敏銳地感知和洞察每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令零售變得更加“精準”。

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商業價值鏈將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品牌商、內容商和渠道商從一個零和博弈的“窄平台”向共贏共生的“寬平台”轉變,平台上的品牌商、內容商和渠道商都擁有自主的運營流量與粉絲的能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產品、服務和場景體驗的創新上,將其做到極致。

每家企業隻需要做好自己的“長板”

由騰訊聯手京東在今年11.11期間推出的“京騰無界零售解決方案”,也被馬化騰是作為是騰訊、京東以及生態服務機構聯手打造的一個具有行業標杆意義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針對於品牌商在數據無法融合、場景無法貫通、交易無法同步的三大痛點,“京騰無界零售解決方案”針對於數據融合將全麵整合線上購物、線下購物、媒體社交大數據;針對場景貫通,提出了“小程序+京東零售”的科技融合線上線下交易場景;此外將品牌方、京東和騰訊給消費者的權益進行互通,品牌商還可以精準的在騰訊和京東以及線下的場景中觸達潛在消費群體,提升轉化,降低成本。

不難看出,“寬平台”對於整個商業價值鏈在成本、效率和體驗上的優化,最終將在整個平台的技術和模式創新上得到回報。

馬化騰在其寫給合作夥伴的公開信中認為,“隨著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平台的發展,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或組織都通過數字技術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大家生活、生產以及各種生命活動都交織在一起。在這個命運與共的‘數字生態共同體’中,競爭的目標並不是要你死我活,而是更好地激發創新來解決用戶痛點,讓整個生態更有可持續性。”

麵對於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如何打造一個命運共同的零售平台?

在劉強東看來,就是需要打開現有業務環節之間的強耦合關係,使之成為一個個可拆分、可配置、可組裝的插件,然後通過對多個可選插件的個性化組合,形成可以滿足客戶不同的偏好和需求的積木型組織。

劉強東已經為這一平台設計出清晰的路徑,這些可拆分、可配置、可組裝的插件將來自於京東對現有資源和能力的全麵開放,首先是通過“模塊化”,將公司現有業務能力打包成獨立的、可複用的組件,然後通過“平台化”形成穩定、可規模化的產品,最後通過“生態化”將內部使用的模塊對外賦能給合作夥伴。

未來,所有合作夥伴可以在類似於應用商店的平台上挑選應用的組合,滿足各自的需要,與此同時,也會連接和調動更多的外部資源和能力,最終,平台上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被平台所賦能。

“企業或個人無需麵麵俱到,隻要有‘一技之長’——擁有產品、服務、場景或數據的最長板——再積極尋找其他的長板‘積木’拚接在一起,就能夠實現成本、效率、體驗的最優組合。”劉強東認為,在去中心化的無界零售場景下,未來零售交易的核心將不再以流量為中心,而是更關注交易的本質——產品、服務、體驗和數據。

最後更新:2017-10-31 20:57:38

  上一篇:go 明星們的辣眼照,範冰冰雙下巴,韓庚犀利,被熱巴嚇哭了
  下一篇:go 會武術的企業家:馬雲搞電商 林凡做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