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65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择主:为何弃“皇叔”刘表,而选择落魄刘备?

诸葛亮在《隆中对》曾提出:占据荆、益二州,外结孙权,待天下有变,由荆州、益州两个方向出兵中原,复兴汉室。这一战略构想为刘备创建蜀汉政权指明了方向。不过,诸葛亮提出这一战略构想时,刘备甚至都没有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只能客居在刘表帐下。

事实上,就完成《隆中对》的这一战略构想而言,荆州牧刘表在条件上要比刘备优越的多。

1.刘表更符合“皇叔”身份

小说《三国演义》虽然给刘备贴上了“皇叔”这个标签,但在历史上,汉朝并无“皇叔”这一称谓,“皇叔”无非是为了突出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罢了。刘备本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位刘胜一生有120个儿子,其中一子刘贞被封在琢县为陆城亭侯,但可惜在汉武帝时期被削去爵位沦为平民,自此家谱中断200余年,直到刘备的祖父刘雄举孝廉重任官职,这家谱才接上。所以,刘备的宗亲身份更多的只是个象征,血缘太远,并无实际意义。

与刘备相比,同样为汉景帝玄孙的刘表,除了拥有“八顾”(指德行高)这一响亮评价,最关键的是刘表这一脉世居官位,并拥有一州之地,带甲十余万。出于抗衡曹操的战略考虑,刘表其实更符合“皇叔”这一身份,以汉室宗亲的名义匡扶汉室。

2.刘表的能力并不弱

公元190年,荆州刺史王叡被杀,此时的荆州正处于最混乱的时候:北部被袁术占领,南部又有宗贼作乱,各郡太守受地方豪强影响,各自为政,互不统属。而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时,朝廷只给了他一纸任命,无一兵一卒。

刘表巧妙地利用世家大族间的相互制衡,用数年时间“招诱有方,威怀兼恰,万里肃清”。到公元200年左右,荆州不仅避免了东汉末年的大动荡,而且吸纳了不少北方来避难的百姓和名士,“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而刘表本人对于汉王朝也始终保有匡扶之心。早年宦官专权时,刘表就因憎恨邪恶被诬为朋党。汉献帝东归洛阳时,刘表曾出钱出兵助修宫室。

可以说,刘表的条件对于实现“隆中对”的构想更为有利,那么作为刘表亲戚的诸葛亮为何对刘表视而不见,反而去选择落魄的刘备为主呢?

1.儒家法家不同路

刘表是典型的儒家,他在统辖荆州的19年里,始终在贯穿他的儒家仁政思想。所以,虽然刘表为官清廉,家无余积,却也并未将荆州的实力转化为兼并其他割据势力的战力。刘表一生所奉行的都是保境安民,打造一块净土。他任命文聘为大将,也仅限于防御北境;拜黄忠为中郎将,也仅限于防守长沙。正如裴松之评价说:刘表保住江、汉,身未尝出境。

与刘表不同,诸葛亮遵奉法家,主张强兵和攻势作战。这种理念显然与刘表采取守势,确保荆州百姓不受战乱侵扰的意图不同。因而,诸葛亮少年时随叔父投奔刘表,到17岁时叔父去世,诸葛亮宁愿在隆重躬耕,也不愿在刘表那里谋一官半职。

2.刘表的人才观有问题

刘表深受东汉时期人才观影响,用人时讲究出身名门或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仰慕襄阳名士庞德公,欲请其出山遭拒;又因喜欢弥衡的文才而尊其为上宾。刘表帐下的蒯越、蔡瑁、黄祖等,无不都是当地大族。

所以,刘表并非不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而是传统的出身观制约了他的眼界,这也是为什么庞统、徐庶、孟公威、崔州平等年轻才俊不在刘表视线中的原因。同样是青年才俊却无名望的诸葛亮,自然也不会被刘表所重视。

而出身贫寒的刘备,显然没有挑剔的余地。对他而言,有限的人才制约了自身的壮大,只有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才有机会在众多实力派中挤占一席之地。有宗亲身份,具备乱世争霸的野心,刘备的这些条件,也让秉持法家理念的诸葛亮有了施展拳脚的场所。

最后更新:2017-11-07 13:54:56

  上一篇:go 是谁拒绝了他?马天宇钱包丢失机场四处游荡,网友:丢人不?
  下一篇:go 马云集结国内外数十名功夫巨星出演的这部电影还未上映,就被网友故事新编玩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