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5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哪來的》喬布斯死兩年 iPhone的誕生才解密

10月5日,蘋果前CEO史蒂夫-喬布斯逝世兩周年。在前一天,《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書摘,解密了第一代iPhone誕生與開發的過程,書摘內容取自於《Wired》雜誌編輯弗裏德-福蓋爾斯汀(Fred Vogelstein)即將於11月出版的新書《纏鬥:蘋果與Google如何陷入交戰並掀起一場革命》(Dogfight: How Apple and Google Went to War and Started a Revolution)。

NA LAI DE

隨著福蓋爾斯汀新書的出版,也讓過去隱身幕後的工程師們,首次有了發聲的機會。喬布斯幾乎不合理的要求、對完美的毫不妥協、帝王般的控製欲,讓蘋果工程師承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高壓與情緒負荷。

開發iPhone的任務,如同人類首次登月

對蘋果工程師而言,開發iPhone是一次全新的嚐試,完全不同於過去開發的PC或iPod。那麼,這款前所未見的新產品,究竟是如何開始的呢?

自從2001年推出iPod之後,喬布斯就一直希望有人可以將收發電子郵件、打電話、聽音樂三大功能整合在一個設備上。但是,每當喬布斯和高層主管仔細討論時,都覺得這無疑是一項自殺任務。因為手機使用的芯片和帶寬如果用來瀏覽網頁、下載音樂或者影片,速度會很慢。至於手機增加收發電子郵件的功能,當時的黑莓機已經穩坐市場龍頭的地位。

但蘋果並未放棄任何可能。2003年時,蘋果甚至曾考慮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但是對當時的蘋果來說,這起收購交易的成本太高,蘋果根本無力承擔。另外,喬布斯也不願意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在當時,電信運營商與手機廠商的合作關係,多半是電信運營商占據主導地位,這是喬布斯絕對無法接受的。

盡管困難重重,蘋果終究靠著自己的力量,開始了這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2005-2006年間,蘋果設計了三個版本的iPhone。但是,初期開發過程太過艱苦,許多工程師還未等到iPhone上市便離開了公司。參與這個項目的主管之一湯尼-費戴爾(Tony Fadell)形容稱,iPhone的開發任務就像是“人類首次登陸月球”,有太多的未知。

喬布斯希望iPhone搭載OS X操作係統,但是要讓OS X順利在手機芯片上運行,就必須將程序縮小至原有的十分之一。為實現這一目標,工程師不得不重寫程序代碼,不過由於當時並沒有開發出實際可用的手機芯片,工程師隻能暫時用模擬的方式測試程序代碼。

另一個難題是多點觸控技術。盡管多點觸控技術已經存在多年,但從來沒有人運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並且是將這項技術運用在小尺寸屏幕以及玻璃材質上。此外,蘋果還必須找到擁有這項生產技術的LCD廠商,並搶到他們的產能空擋。

此後,為了測試無線通信對人體的影響,蘋果還設立了測試實驗室,並購買了大量設備,運用大腦模型測試人類在使用手機時所受到的輻射強度。根據估計,為了研發第一代iPhone,蘋果總計砸下了1.5億美元的資金。

2006年,開發出第二版iPhone,鋁製機身,相當有質感,這是喬布斯和設計總監艾維的得意之作,但卻害慘了工程部門,因為金屬材質會阻礙無線通信的傳輸。喬布斯和艾維都是藝術家,但他們對於物理學一無所知,於是工程師們得費盡唇舌向兩位解釋其中的原理。

除了解決技術難題、每周80小時的超時工作,工程部門的另一個壓力是,不能和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工作內容。蘋果內部門禁森嚴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除此之外,項目成員出差時,還必須偽裝成其他公司的員工,絕不能讓對方發現自己來自蘋果;提供給某些供應廠商的電路圖和工業設計圖也都是假的,以免機密外泄,因此這些供貨商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是提供給iPhone使用,直到產品發布會之後,才恍然大悟。

產品發布會,是另一個噩夢的開始

蘋果工程師的壓力,隨著產品發布會的到來,到達了頂點。

為了iPhone發布會的90分鍾演講,喬布斯自己就排練了好幾天。但隨著期限的逼近,iPhone的無線網絡仍然不穩定,即便是彩排的最後一天,iPhone還是常發生網絡無法連接,或是電話無法撥通的情況。原本大家希望不要現場示範,但喬布斯堅持要這麼做,這讓工程師們陷入高度的焦慮與壓力之中。“一開始覺得能參加彩排,是很酷的一件事,因為隻有極少數的人能參加,但沒多久就覺得一點也不好過,”負責iPhone無線軟件開發的高級工程師安迪.格裏格農(Andy Grignon)說道,彩排時常聽到喬布斯大聲咆哮:“如果失敗了,那都是因為你。”他其實不是在指責任何人,隻是壓力太大才會如此脫口而出。

早在發布會前幾天,蘋果員工便進駐舊金山莫斯康展覽中心(Moscone Center),他們在後台搭建了一間電子實驗室,用來放置以及測試iPhone,另外又在旁邊隔出一間喬布斯專用的休息室,裏麵有台沙發。在實驗室和休息室門前以及整棟大樓的其他門口,24小時都有警衛駐守,任何人進出都必須經過電子身份認證,允許進出的人員名單全都經過喬布斯的審核。為了避免信息外泄,在產品發表會前一晚,喬布斯甚至要求外包廠商,包括燈光或舞台設備廠商,都必須住在展覽中心內。

為了這場產品發布會,工程師們得繼續解決喬布斯提出的各項不合理要求。

一開始喬布斯便希望當他現場展示iPhone的各項功能時,要把iPhone的屏幕投影在他身後的大屏幕上。一般企業的做法是播放預先錄製好的影片,但喬布斯完全無法接受這種做法。為了達到喬布斯的要求,蘋果的工程師已花費數星期的時間,在iPhone背麵額外裝上新的電路板以及影像輸出電線,然後再將電線連上投影機,這樣當喬布斯用手指觸控iPhone屏幕上的圖標時,大屏幕上並不會看到喬布斯的手指,但是卻可以清楚看到操作的過程。

由於iPhone的Wi-Fi連接不穩定,因此工程師必須讓手機接上隱藏於台下的線路,縮短無線信號傳輸的距離。此外,他們還要想辦法修改軟件,防止台下的觀眾占用相同的無線頻率,以免示範用的手機連接速度變慢。

為了確保信號的強度,AT&T特地在現場架設了可移動式的信號塔,同時蘋果工程師在取得喬布斯的同意之後,修改了展示用手機的程序,如此一來無論現場的信號強弱,展示用手機屏幕上的信號強度,永遠都會顯示為滿格,“如果無線網絡真的發生故障,必須重開機時,我們不希望被觀眾發現,所以必須讓手機屏幕上的信號強度永遠顯示為滿格。”格裏格農解釋。

然而,有個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當時iPhone的內存容量僅有128MB,若同時啟動多項功能,手機的內存容量不夠,就必須重開機。但喬布斯堅持要在發表會現場展示重要的功能,這讓工程師們捏了一把冷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上必須準備多台iPhone,讓喬布斯輪流使用。

等到產品發表會正式舉行的那一天,格裏格農特地買了一瓶蘇格蘭威士忌,舒緩緊張的情緒。格裏格農和其他工程師或經理坐在觀眾席的第五排,每當喬布斯完成某項功能的展示,負責的工程師或經理就喝下一口威士忌,過去兩年多的壓力終於可以釋放,“對iPhone團隊來說,這是我們見過最精彩的一次產品展示。”

最後更新:2017-10-08 05:48:38

  上一篇:go IPHONE不影響使用體驗的省電三大招讓續航更久
  下一篇:go 買iphone7收到iphone3+iphone4?你又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