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35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病逝后,遭到刘禅29年的冷报复!

诸葛亮病逝后,围绕为诸葛亮立庙一事,蜀汉进行朝议,由于刘禅的“不从”,使此事一波三折,直到诸葛亮病逝二十九年后,刘禅才迫于压力,在沔县立庙,但将民间私祭全部取消。按道理,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要儿子们把诸葛亮当作父亲一样尊敬。那么,刘禅为诸葛亮立庙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说穿了,是一种冷报复。诸葛亮和刘禅的君臣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父事丞相”,而是充满怨恨。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志向不同——诸葛亮年少便有雄才大志,受刘备三顾后,制定了着名的草庐对策;刘备死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反观刘禅,民间所说“扶不起的阿斗”便可见端倪。着名的“乐不思蜀”,很多人耳熟能详,那次宴会后,司马昭说:“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呼!由此可见,刘禅既没有远大志向,更没有明确政见,是一个浑浑噩噩过着骄淫奢侈生活的“官二代”,这和诸葛亮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故道不同不足与谋。

权力之争——刘禅即皇帝位,诸葛亮总揽蜀汉全部大权。按道理,刘禅即位时,已年满17岁,具备处理政事的能力,何况汉魏之际,年少英雄不少,孙策15岁起兵讨伐董卓,20岁攻占六郡,奠定孙吴基业。刘禅二十多岁时,诸葛亮仍不愿放权,即使病逝后,也提前安排后事,让心腹姜维等人掌控大权。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诸葛亮怀疑刘禅的能力,对刘禅不放心、不信任,同时又从忠于汉室的大局出发而为。但是刘禅面对大权旁落,肯定不满,在帝制时代,没有一个君主可以忍下来。

蜀汉严父——诸葛亮对刘禅像一位“严父”,当刘禅和阉人嬉闹时,诸葛亮当面斥责道,后主惶恐,磕头请罪;诸葛亮出师北伐,安排董允对刘禅严加管教。刘禅想充实后宫,董允拒不办理,后主“惮之”。其实,令刘禅畏惧的不是董允,而是诸葛亮。公元227,诸葛亮所上的千古名篇《前出师表》,内容涉及政务、军事、宫中管理等方方面面,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放心,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教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虽然,诸葛亮在世时,刘禅一直隐忍不发,但诸葛亮病逝后,刘禅在一定程度上发泄了对诸葛亮的怨恨。

最后更新:2017-10-08 20:10:37

  上一篇:go 诸葛亮死后 竟遭后主刘禅持续29年的报复?只怪诸葛亮生前做得太绝了
  下一篇:go 汪涵夫妇被闺蜜诈骗近800万!向谢娜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