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竟然看上它!互聯網醫院會成為移動醫療的“馬爸爸”嗎?

《觀點辯辯辯》是價值元醫管推出的專注醫療行業發展的欄目,從醫療本身出發,探討行業熱事,以多角度的觀點碰撞,為從業者帶來一份思考與啟迪。每日一個有深度的話題,歡迎持續關注!

今日辯題

在互聯網醫療的浪潮退去之後,特別是在醫藥電商的發展也陷入瓶頸的時刻,市場正日趨沉寂。在這樣的市場現狀下,以遠程問診為核心的互聯網醫院正受到日益的關注。互聯網醫院能否為移動醫療帶來轉機?小花帶領著吃瓜群眾聽聽正反方的看法——

小貼士:目前我國對互聯網醫院沒有明確定義,廣義來講,就是醫院的互聯網化或信息化。國內互聯網醫院共有三種模式:網絡醫院、線下實體互聯網醫院、移動互聯網醫院或者雲醫院。

移動互聯網醫院:是指通過移動設備(如手機、iPad),在移動端渠道(如微信公眾號、App),實現在線掛號、醫保支付、報告單查詢等功能。

網絡醫院(又稱遠程醫院):采用“醫院+藥店”的模式,醫院與連鎖藥店合作,通過視頻會診的方式進行在線問診並開處方,患者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就地購藥或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線下實體互聯網醫院:病人可以在網上完成掛號、預診,根據病情,再找到合適的醫生對病情進行提前診斷。需要當麵診斷的部分,則由當地醫院醫生對病人進行麵診、檢查檢驗,再將診斷結果傳回到網上平台,由線上的專家醫生進行複診判斷。

正方:帶來轉機

@健客網CEO謝方敏:互聯網醫院為移動醫療帶來了轉機,以雲醫院為代表的互聯網醫院核心功能切分為四大塊,分別是網絡掛號、網絡問診、網絡診療和送藥上門,將傳統的線下醫院就診環節全部搬到線上,是整個醫院多個鏈條的聚合體。每一個重要鏈條上都有公司切入,有從掛號切入、有從問診切入、有從在線診療切入,也有從藥品配送切入,從不同角度共同推進互聯網醫院的發展,所以互聯網醫院是個組合體,大家分工協作,不同企業相互合作將是未來常態。

@七樂康CEO薑海東:互聯網醫院的確有格局更廣闊的圖景。以互聯網醫院作為中心,能夠構建一個全新的大健康服務生態,打通醫生、患者、檢驗機構、醫院、藥企、支付等各方的數據,不僅實現醫患之間的無縫溝通,還能更大限度地發揮醫生價值,最終實現醫療資源的高效匹配。

@健康中國:互聯網醫院為移動醫療帶來了實際的轉機。4月27日,由阿裏聯合武漢中心醫院打造的湖北省互聯網醫院誕生。自2015年阿裏健康就與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始互聯網醫療的探索,於今終於開花結果。互聯網醫療的希望可能就是互聯網醫院,而互聯網醫院目前真正的盈利落腳點隻有從醫藥電商切入。互聯網醫院繼續探索麵向農村的醫療健康服務,在農村淘寶服務站配置智能設備,提供慢病篩查與管理服務以緩解城鄉醫藥資源不均衡現狀。

反方:很難帶來轉機

@王航:就診前端和後端市場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進入相對容易,但是想在這裏找到贏利點很難。醫療資源最核心的是診療服務,這是用戶真正願意付費的部分,目前用戶還沒有願意付費的意識,轉機不大

@譚教授:用戶檢查、麵診等需求是否向移動醫療體係內轉化既取決於用戶習慣,也取決於用戶與平台上醫生溝通的效果,但最深層的決定原因還是醫療體係,例如能不能醫保報銷。相關配套的政策還沒有完全出來,僅靠互聯網也隻能改變移動醫療的現狀問題。

@春雨小李:和任何新事物一樣,互聯網醫療經曆了周期性波動,從2014年爆發元年,到2015年政策、技術、資本與市場的多方驅動,讓互聯網醫療如沐春風,備受詬病的傳統醫療似乎真的步入“互聯網+”的時代。然而好景不長,圍繞患者及健康人群、醫護人員、醫院、藥械等各服務主體、各就醫環節的互聯網醫療1.0時代,因為盈利模式一直不清晰,失去資本信任,從2015年下半年逐漸遇冷、煙花散盡,整個行業陷入冷寂。在整個醫療市場還沒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以及百姓接受的方式,不管是互聯網醫院還是物聯網都不會給移動醫療帶來很大的轉機。

吃瓜群眾有話說

@小斑:我是某醫療網站的工作人員,我隻想說所有醫療網站都是黃牛。現在雖然通過移動互聯網可以為醫生和患者溝通搭,讓患者對醫生有的誤解說清楚。但是當一大批互聯網創業者瞄準醫療產業的藍海時,為了拿下醫生這個入口,在產品功能並未完善時就已誓將“地推”事業進行到底,裝機後發現要不就隻有簡單問診功能且沒有用戶,要不就是要求醫生加號,大多數都在向醫生“索取”

@灌水小魚:醫療資源不足,醫生就算可以多點執業,也不能解決這一根本問題,移動醫療想變現很難。至於要想自己開擴展很難,看看丁香診所就知道。

@小天:中產階級可以選擇去國外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但是對於拿不出那麼多錢來的中國病友來說,中國醫療體製目前迫切地需要巨大變革。互聯網醫院的出現無疑是想解決這一難題,用戶不用再為一些小病去專門排隊掛號就醫,在家裏用自己的手機就可以完成,這些應用提供了醫療常識、利用傳感器對自己身體進行檢查,這樣醫生可以在線就醫,不得不說這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節省了醫療方麵的開支

@小花:醫療服務的本質,決定了在互聯網醫療醫藥領域,藥品解決方案和診療服務兩者缺一不可。從診前診中環節切入的互聯網醫療企業正通過與醫藥電商的合作,以合作或自建的方式交付線上診療服務。可以說,以開放性的平台思維實現更多線上線下的打通融合與跨界發展,融入醫療健康的大生態係統中,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最後更新:2017-10-08 05:27:15

  上一篇:go Angelababy是怎麼紅起來的?
  下一篇:go Angelababy現身某公司為新劇《創業時代》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