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9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杨幂一年内跳了两次,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听了会打人的说法:中国人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

毫无疑问这是个地图炮,但有的时候似乎让人无力反驳。

就拿影视方面来说,很多人都知道最能代表想象力的类型片就是科幻片。

好莱坞一向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从早年的《银翼杀手》、《侏罗纪公园》、《2001太空漫游》;到较近的《地心引力》、《星际穿越》、《降临》、《盗梦空间》…这些都塞满了优秀电影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超越时代的脑洞。

而在咱们这,似乎好像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科幻电影,至少现在是这样。但其实过去曾有过,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诞生过不少优质科幻片——《错位》、《大气层消失》、《疯狂的兔子》、《霹雳贝贝》……

就拿黄建新的《错位》来说,那个年代就已经思考AI(人工智能)了,这个时间领先了斯皮尔伯格同样题材的《人工智能》足足20年了。

这就回应了开头那个说法,中国人并不是却乏想象力,相反脑洞惊人。

能证明这个说法的理由,同样反映在科幻文学创作上。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郝文芳、韩松、柳文扬、张冉……

也产生了很多世界级的科幻小说:《三体》、《乡村教师》、《一日囚》、《北京折叠》、《亚当的回归》……只不过之前没遇到能将其带到世界的人,《三体》也是遇到了刘宇昆才在星云奖(科幻界的奥斯卡)上大放光彩。

问题也来了:既然中国人不缺想象力,还有这么多优秀的科幻本子,但为什么拍不出好片来呢?

因为中国科幻小说有刘慈欣,但中国电影行业没有斯皮尔伯格、没有诺兰、没有卢卡斯、没有雷德利·斯科特、没有卡梅隆……

我们空有概念,却缺乏导演、特效师、美工、音效、摄影等多方面的技工将其转化成具象的画面。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饭要一口口地吃,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2008年后,随着国产电影市场扩容,更多资本涌入,与国际更接轨,中国电影人也在做更多的尝试,于是近几年来,坊间也有一种说法:

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即将迎来!!!

这个时间一直被拖着,从13年说到了16年,到今年,终于有点眉目了。

在今明两年,将会有古天乐的《明日战记》、宁浩的《乡村教师》、郭帆的《球形闪电》、成龙的《机器之血》……

重新出发,中国科幻正在一步步地来。

这不,最近又有一部新的国产科幻片上映了——

《逆时营救》

这片子上映之前因为各种事,引发了不少争议。也有人因为某些原因打一星,陷入了疯狂的粉黑大战中。

就电影来说,这些电影之外的因素太多的影响,对片子本身并不客观。中国的科幻片断档时间太长,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问题,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从无到最好,都是一步一个台阶的,只是台阶大小的区别。

《逆时营救》故事的选择,顾名思义,“逆时”,而且是一日之内多次重来,这种题材在国内算是第一次。

点击播放 GIF/272K

电影中的女主,一位物理研究员夏天。

她的工作,是研究一项可以回到过去的粒子技术。

按照目前的技术,这个时光机可以回到1小时50分钟之前。

所以夏天决定逆转时空,然后她就跳了,

点击播放 GIF/991K

错了,她这次跳的是这个。

点击播放 GIF/1127K

电影说的虽然是回到过去,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到过去。

这里的过去,更多指的是一种还处在过去时间的平行时空。

夏天去了另一个时空,不免就会遇到另一个自己。

所以,故事中有了“三个夏天”,夏天不只一次逆转时空,而是数次。

夏天研究员为了拯救儿子,回到过去,又因为一些事情,回到过去的过去。

1个小时50分钟,不断地反复。

这有没有让你想到某些一日重来的电影?

比如《明日边缘》,《源代码》,《罗拉快跑》,《土拨鼠之日》等等。

点击播放 GIF/787K

《明日边缘》

欧美世界,有不少这种题材的电影。

但在华语世界中,一日重来的这种设定,《逆时营救》算是第一个玩。

科幻电影,为啥都喜欢围绕一日重来这个概念呢?

其实说起来,这很像大家打游戏时的一种行为,叫做读档。

通关游戏中,玩家由于不熟悉游戏中潜藏的危险,以及生疏的操作,会一次次的game over。

但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玩家也慢慢掌握了避免雷区的技巧,以及熟练的武器操作。

在《明日边缘》中,无数次game over的汤姆.克鲁斯,对战场上的雷区基本摸得一清二楚。

哪里有敌人,该往何处去,

如何开枪,如何格斗,

点击播放 GIF/846K

这些都是一次次试错中得到的宝贵经验。

曾经不懂开枪,只有像个傻子一样站在战场,曾经没有格斗技巧,一次次的死去。

重来,都是为了修正过去的错误。

这种修bug式的通关法,其实贴合了很多人对待人生中的遗憾的那种执念。

年轻的时候,我们缺少经验,远见,犯下的错误,常常让我们走上收窄的人生。

如果回到过去,勇敢去做那件事,今天的我会不会更好?

如果回到过去,伤人的话没有说出口,事情会不会还会有柳暗花明的机会?

《逆时营救》的回到过去,主旨也是一样——修补遗憾

比起欧美某些科幻片中,一日重来是为了挽回灾难,拯救世界的宏伟目标。

《逆时营救》的着力点在母爱。

为了拯救儿子,她一遍遍地重过这1小时50分。

在逆转时空之前,夏天算是一个性格比较柔弱的女孩。

一次次的回到过去中,她的战斗值,以及性格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从她的衣服,发型都可以看出。

回到过去之前

回到过去之后

虽然《逆时营救》是部科幻片,但它处理科幻的手法比较平易近人。

它虽然是一个结合了高科技的,数次回到过去的科幻故事,但说到底,故事框架还是母亲拯救儿子。

电影有很多传统的制作方式在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警匪片中的那种动作戏。

比如,汽车追逐,

点击播放 GIF/652K

近身肉搏,

点击播放 GIF/670K

枪击,

若说动作戏是为了电影的外在节奏感,为了好看。

那么文戏就是制造人内心冲突,甚至剧集核心冲突。

之前的《明日边缘》,文戏中的人物困境就是——当你预见未来不可能成功,你还有勇气重来吗?

而在《逆时营救》中,人物更多面对的是一种伦理困境。

当你在另一个时空,遇见了你自己。

她和你拥有一样的记忆,甚至有一样的儿子。

失去了一切的你,会怎么对待那一个自己?

这又让人想起了4年前的《彗星来的那一夜》。

平行时空相互重叠,当同一空间里出现了不同的自己。

我们该如何自处?

曾在《自私的基因》中看到这么一句话——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彗星来的那一夜》给出了一个消极的答案。

自私的人,有时候确实会留得比较久。

那么在《逆时营救》中,一个时空中的三个夏天,她们会像《彗星来的那一夜》中的主角一样吗?

就不多剧透了。

电影已经上映,对于已经习惯了各式好莱坞顶级优秀科幻大片的我们,估计都会有自己的话要说。

说起来,科幻与电影其实天然上是不可分割的。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仅在7年后,史上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记》就诞生了。

这其中的跨度,完成电影属性的跨越。电影和照片一样,都是承载着记录功能的,而科幻电影的出现,则将电影和其他媒介分开了,电影承载更多的是人们的梦。

电影,是造梦者,反过来,科幻电影就是造梦技术的最顶端。

所以中国电影要向真正走向世界,科幻这一关必须过去。

最后更新:2017-10-08 10:45:58

  上一篇:go 马云说,要有家国情怀,要坚持理想主义
  下一篇:go 韩庚很帅,在自黑的道路上根本停不下来!热巴很美,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