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雲棲大會亮肌肉,聯想雲秀出“一塊奠基石”和“雙翼”

阿裏巴巴投1000億造一個“達摩院”,這是“文科生”馬雲的技術暢想。而聯想雲在雲棲大會上大亮肌肉,這是“理科生”要用“一塊奠基石”和“兩個拳頭產品”打天下。

今年雲棲大會,聯想雲帶來了3款產品,聯想超融合用來突破基礎架構層,是聯想雲的一塊奠基石。圍繞SaaS應用層的企業網盤和驅動AI智能變革的大數據這兩個拳頭產品,則是聯想雲的“雙翼”。於是,我們可以看清聯想雲的戰略方向,用“雲計算+大數據”打一套組合拳,從而成為智能時代產業升級的引領者。

伴隨著人工智能(AI)變革的腳步趨近,雲端一時風起雲湧,BAT都在向大數據公司轉型。IDC預測,到2020年,企業雲端支出將占全球總體IT基礎架構支出近50%。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意識到雲計算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加速向雲端遷移。

同時,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不可逆的大趨勢,IDC也預測道,到2021年,全球認知和人工智能係統支出預計將達576億美元。隨著眾多行業積極投資認知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在2016-2021年的預測期內,預計認知和人工智能係統支出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50.1%。這些數字讓我們預見一個清晰的未來:各行各業需要高效搜集、存儲、處理及利用海量數據,實現企業業務的智能化。

正如聯想副總裁,聯想雲CEO尉偉東所言,聯想雲要成為智能化時代雲產業的引領者,就需要繼續發揮整合優勢,融合IT基礎設施、服務與數據,為企業提供從IasS到SaaS全方位雲服務體驗,並以 “雲+數據”的全麵優勢,為中國企業提供變革引擎,驅動數字化轉型這駕“大馬車”。

一塊奠基石:“超融合2.0時代”掀起應用感知旋風

IaaS層麵方見雲計算公司的“內功”,也是這些年國內雲計算發展被國外公司掣肘的症結所在。2016年是聯想雲的“超融合元年”,超融合產業聯盟成立,聯想是發起者之一。今年9月,聯想超融合又掀起了“超融合2.0時代”。

聯想超融合產品利用分布式存儲和計算虛擬化技術整合服務器集群、對外提供計算、存儲和網絡等資源的新一代IT基礎架構。

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對企業來說,先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成本。憑借著在虛擬化和分布式存儲領域超過十年的技術儲備,聯想超融合才有信心來幫助客戶簡化IT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硬件配置和管理成本以及基礎設施交付成本,同時改善係統平台的可靠性,提供水平擴展的能力,從而幫助客戶大幅度降低各種規模數據中心的複雜性。

如果說超融合1.0時代是以技術架構為核心,那麼2.0時代便是以應用智能感知為核心。

聯想超融合架構師高忠濤介紹道,超融合2.0的優勢主要包括:以應用智能為核心,全麵支持SAP、Oracle RAC、桌麵雲、微軟Exchange 等商業應用;全麵支持NFV,並集成SDN能力;支持混合工作負載及全閃存,性能全麵提升。在技術解決方案上,支持災備、MetroHA等解決方案。另外,超融合2.0的運維自動化增強,有效利用大數據驅動的主動運維和係統優化,並且全麵支持混合雲構建,打通超融合與公有雲,通過公有雲提供資源彈性擴展和容災備份的能力。

以應用智能感知為核心,2017年9月,聯想超融合在已有的H1000、H3000係列基礎上推出了三個新版本,分別是以KVM為核心的聯想超融合H1000高級版,以商用虛擬化平台為核心的聯想超融合H3000企業版和H3000標準版。

目前,聯想超融合已經服務了數百家中大型政府企事業機關和企業,標杆客戶遍及醫療、教育、辦公、製造、政務等多個領域,如中華婦女聯合會、大連市政府、天津氣象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長征醫院、徐工集團、藍色光標傳播集團等。

豐滿的翅膀:十年振翅 企業網盤成領跑者

其實,國內雲計算領域在SaaS層麵的應用遍地開花,拿網盤產品來說,客戶的剛需無非兩點:一是效率,二是安全。在雲存儲領域耕耘十餘年,聯想雲企業網盤深諳此道,協同辦公必然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中之重。

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艾瑞谘詢發布《2017年中國企業網盤行業發展白皮書》,聯想企業網盤的市場占有率穩定在40%左右,以絕對優勢成為行業第一。目前,聯想企業網盤已經成功為50餘類行業、200多家龍頭企業、30萬企業用戶提供服務。

在上雲時,金融、大型製造行業和跨國企業對安全的要求十分嚴格,“安全第一”才是聯想企業網盤的融合雲架構能夠得到這些客戶認可的重磅武器。聯想企業網盤也是第一家取得國家權威安全資質“工信部可信雲服務認證”的企業網盤。在他們最新版本的企業網盤裏,還引入殺毒、雙因子認證等安全技術,進一步保證網盤的係統、數據和業務安全,減少用戶安全顧慮。

協同辦公的理想狀態是什麼?就是不論何時,身處何地,你都可以高效地處理工作。聯想企業網盤提供了Lenovo Docs在線協作編輯產品,以全新的協作模式、技術架構、交互UI滿足複雜需求,顛覆傳統協作,真正實現團隊在線協同編輯和交互。聯想企業網盤的全球數據加速服務可以在2分鍾內,將1G的文件全球同步,其在全球5大洲有25個數據中心,保證了全球地域訪問的無死角。同時差量傳輸技術,突破了惡劣環境的限製,提速30%。聯想企業網盤支持多終端任意同步共享、多終端在線協同辦公、多種格式文檔預覽,從而讓用戶做到隨時隨地移動辦公。在權限管理上,聯想企業網盤整個權限體係提供150多種權限的自由組合,最大程度的兼顧了靈活性和擴展性。

翱翔的翅膀:大數據從內部飛向外部

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為了能夠有力地打出“雲計算+大數據”這一套組合拳,聯想雲苦練多年,聯想網盤深耕10年,聯想大數據也曆經了6年的戰略投入。

聯想大數據先在內部試水,目前已經可以實現對聯想集團全球化管理、生產與運營體係的全方位支撐。內部通過大數據技術,使聯想集團完成了近6年生產、銷售、物流和設備激活等數據存儲和分析處理,實現了分地域、國家的設備銷量的統計分析,生產和銷售部門根據設備的區域銷售情況及時合理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等重要功能。

在印度,聯想隻是對生產、物流和銷售渠道進行了調整,就提升了18%的設備銷量,節省了生產物流費用近千萬美元。

大數據到底怎麼用?聯想首次實現了1~2天完成一次產品質量迭代,遠遠優於基於傳統方法一至幾個月的迭代周期。每年節省六百萬美金的設備維修費用,新版本發布速度提升6~10倍,產品投訴率下降63.6%。通過聯想大數據輿情分析係統,可以有效幫助聯想手機研發部門指導新款手機的研發重點,使得新一代手機相比同係列上一代手機銷量提高30%,用戶忠誠度提高2%。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內部的成功試水經驗如果能放諸市場,豈不是更能放大價值?抱著這樣的想法,2016年開始,聯想大數據從內部支持堅定地走向市場,自己栽過跟頭的地方,不讓客戶再磕碰。

6年磨刀功,打磨出了一個企業級大數據分析平台LEAP,以及眾多麵向數據智能服務的行業解決方案。目前,聯想大數據業務可根據用戶的基本應用場景提供端到端的大數據服務,贏得了包括冶金、汽車製造、醫療、煙草等諸多行業的國內外頂級客戶的信賴與認可。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用莊子的《逍遙遊》來比如今的聯想大數據,還是恰如其分的。聯想大數據高級總監溫天寧就曾提到其高遠誌向,人工智能正在驅動新的智能變革時代到來,數據智能將會推動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聯想大數據將成為這一時代的推動者與賦能者。

最後更新:2017-10-13 19:57:17

  上一篇:go 雲棲大會 阿裏通信餘鵬武:阿裏雲通信2.0時代 雲通信已成信息時代的水和電
  下一篇:go  阿裏雲服務器多少錢?2017年阿裏雲服務器價格表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