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為什麼會失敗

諸葛亮為什麼會失敗

智聖諸葛亮,其智謀可名列華夏數千年的前十名。諸葛亮三個字已經逐漸成為智慧的象征。那麼諸葛亮是如何思考,卻是甚少有人研究,要麼是講故事,要麼是標題黨。而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成功,卻很少人提及諸葛亮的失敗,如果您能花費五分鍾,那麼小編會給大家揭開一個諸葛亮的一些獨特思維。

諸葛亮生平我們就不介紹了,因為介於《三國誌》與《三國演義》的差距,很容易變成一篇曆史故事。諸葛亮是謀聖,其實諸葛亮不僅是謀略了得,其決斷更是卓越,但是馬謖失街亭,卻是一次失敗的謀劃和決斷。不管給蜀國還是諸葛亮都帶來了極大的創傷。那麼原因是什麼?

凡決物,必托於疑者。善其用福,惡其用患;善至於誘也,終無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於善者,隱托於惡,則不受矣,致疏遠。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離害者,此事之失。

之所以要決斷必然是出於有懷疑的地方。成功不僅僅要出色的謀劃,更需要有力的決斷,有時候決斷比謀劃更重要。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哪怕是諸葛亮也沒有逃脫這一點,馬謖是自己人,根據諸葛亮的考察此人必成大器,值得信任,這個時候讓馬謖立功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鬼穀子說,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去掉好處,別人就不接受了。決斷的本質就是能得到更多的好處。如果表麵上看起來是對的,暗地裏是錯的,那麼也是不行的。所以決斷錯了事情就會失敗,甚至遭受災害。對於諸葛亮用馬謖這個問題上,表麵上是利大於弊,而實際上卻是一個隱藏的炸彈。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考慮“蔽匿”,也就是說馬謖不為人知的的紙上談兵的自大和傲慢。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陽勵於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於事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

聖人考慮事情,並且能做成往往從五個方麵考慮,一是陽德,陽德就是這個人的道德,或決斷一件事情是否順應自然;二是陰賊,很顯然道德好人是不行的,那麼是否有手腕,或是事物的反麵,如果決斷錯了,會有哪些影響;三是信誠,中國向來以誠信示人,尤其是決斷而言,你的決斷是否可靠,這很關鍵。誰會花時間在物料的事情上呢?四是蔽匿,通過馬謖後來的表現可以很清晰的得出諸葛亮失敗的根本原因,缺乏對馬謖的考察。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對人才的認真考察都是事物成功的必要條件。“一人二錢三事業”,有了人才才能所向披靡,但是諸葛亮的賭博失敗了,功虧一簣。他隻注重了馬謖的“陽”和“德”,卻沒有考察馬謖的“陰賊”和“蔽匿”。做大事的人,不能隻有道德。五是平素,這個人平常是怎麼樣的,這是考核的一個標準,實際上諸葛亮的幕僚和將軍早就發現了馬謖的缺點,比如他紙上談兵,比如他缺乏經驗,比如他驕傲自大。如果參考馬謖的平素,諸葛亮就不會下那麼大的賭注了。那麼思考了其五點,能怎麼樣呢?

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為之者,可貴則決之;去患者,可貴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基,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決也。

最後一段,鬼穀子給出了通過決斷思維而做出的結論。還記得成語“房謀杜斷”嗎?謀劃一件事情是必然的,但是謀劃之後是否被采用,是否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才是最重要的。鬼穀子通本都在講如何把自己的觀點通過藝術化的遊說,讓別人接受。著名的《經濟學原理》作者,小布什政府的經濟顧問曼昆在書中提出,一個好的經濟學政策並不一定會被采納。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發現。因為我們慣性思維中認為,好的政策,好的人,好的思想就肯定會被采納,而事實不是。那麼如何決斷呢?小編還是采用原文翻譯的方法,把鬼穀子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王公大臣的事,崇高而享有美名的,如果可以就作出決斷;不用費力輕易可獲成功的事,如果可以就作出決斷,費力氣又辛苦,但不得不做的,如果可以就作出決斷;能消除憂患的,如果可以就作出決斷;能實現幸福的,如果可以就作出決斷。因此說,解決事情,確定疑難,是萬事的關鍵。澄清動亂,預知成敗,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所以古代先王就用筮草和龜甲來決定一些大事。

不注意決斷,甚至連諸葛亮都會犯錯。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最後更新:2017-10-16 21:14:44

  上一篇:go 吳昕微博稱自己走到了配眼鏡這一步,網友:美昕怎麼都好看!
  下一篇:go 韓庚和金在中相隔十年再聚首,鹿晗和吳世勳什麼時候還能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