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投資1000億設立的“達摩院”究竟是什麼?

10月11日,馬雲在2017雲棲大會上宣布成立“達摩院”,並且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達摩院”是什麼?為什麼要成立“達摩院”?這次雲棲大會上,馬雲統統給了我們答案!

馬雲在2017雲棲大會的演講,緊緊圍繞新成立的達摩院展開,頻頻爆出金句:

1、我確實不懂技術,這不丟人。但不懂技術還裝懂的人,那才丟人。

2、阿裏內部不允許吹兩個牛:第一是技術強大,第二是服務做得好。

3、達摩院必須具備盈利能力。未來五年,阿裏巴巴會對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作為啟動資金,但未來要靠自己掙錢。

4、阿裏巴巴要活102年,每天度日如年,非常艱難。阿裏巴巴沒了之後,我們要留下一個研究院。所以達摩院要活得比阿裏巴巴長。

5、我說就叫達摩院,這個名字叫著叫著就習慣了,英特爾、穀歌等起初也不習慣,後來叫著叫著也就習慣了。

6、對於下一次技術革命,如果沒有想象、沒有擔當、沒有學習,人類是悲哀的。

7、我們要相信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

8、未來十年,企業家不能跟科學家結合、沒有科學意識,是走不久的。所有的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意識,以結果、效率、公平為導向。

9、企業家必須以天下為責任。

10、想要成為偉大的企業,就需要解決偉大的問題。

以下為馬雲在雲棲大會演講實錄,經新華網思客編輯整理:

大家知道,BAT在中國互聯網界,阿裏巴巴一直被認為是技術實力最弱的一家公司,大家認為你馬雲不懂技術,我確實不懂技術,這不丟人,但不懂技術還裝懂的人,那才丟人。

在阿裏巴巴內部,我有兩樣東西不能吹:

第一,我們不能吹牛自己技術很強大;

第二,不能吹牛自己服務做得很好。

因為這兩樣東西吹牛都會惹來無數的麻煩,但是阿裏巴巴對技術的投入超過大家的想象,我們從來沒有一天停下來對技術的投入和發展。

在公司剛剛成立七八年的時候,我是不允許公司內部任何人跟我談成立研究院的,特別是研發部門。因為當時我們是一個初創公司。盡管我們很強調技術,但是公司在還沒有立足之前就考慮研發是大災難。

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公司是研而不發,這樣不可能走得長久。Research for fun,不可能走久;Research for profit,更不可能走久。那時候我去過一家國外大公司,工程師跟我講這個產品怎麼賺錢,而不是告訴我將解決客戶什麼問題,我就覺得這是個大問題。

九年以前就把自己定位成一家數據驅動的公司

此前我知道阿裏巴巴還沒有準備好,我隻希望通過技術解決很多問題,而不是一下子提升到實驗室。但是今天的阿裏巴巴已經十八歲了,我們要有擔當精神;今天的阿裏巴巴也跟以前不一樣了,大家知道阿裏巴巴是一個電商,其實電商隻是阿裏巴巴20%的內容。我們以電商出名和切入口,但本質上我們不是一家電商公司,九年以前已經把自己定位成為一家數據驅動的公司,九年間阿裏巴巴成為當今少數幾個能夠處理豐富數據源的公司。

今天就規模效應來講,阿裏巴巴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商,其實亞馬遜、eBay,以及其他公司的量全部加起來都沒有阿裏巴巴大。做到這個,背後是阿裏巴巴強大的技術力量支撐。

因此我很感謝阿裏巴巴有一批前赴後繼努力的工程師。我是不懂技術的,但是正因為我不懂技術,我比誰都支持技術。

相反BAT裏麵,騰訊也好、百度也好,都是工程師出身。他們的判斷是基於這件事情技術能不能完成;我的判斷則是基於這件事情不完成的話,明天會不會死人,如果這件事情我們不這麼做下去,以後一定會倒黴,所以哪怕做不到,也得想辦法做到。正因為這樣,阿裏巴巴九年以前全麵進入雲計算。

我們是以解決問題來判斷,而不是想當然去解決未來,更不以昨天的思路去解決未來。這是阿裏巴巴和其他公司不一樣的地方。

阿裏巴巴已經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我們在這個國家、在這個時代擔當著巨大的責任。十年以前我就在阿裏巴巴講:中國電商發展得好,跟阿裏巴巴沒有關係;但是中國電商發展得不好,跟阿裏巴巴有關係。因為那時候90%的中國電子商務人才在我們公司,我們做得不對,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做得不對。

思考到最後,我覺得阿裏巴巴必須是一家創造未來的公司。

我們必須是一家創新的公司,我們要成為國家創新的發動機,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創新,我們必須是一家時代的公司,我們必須是全球化的公司,我們必須代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十年以來我從來沒有改變這個觀點。你隻有這樣思考,這家公司的立意才會第一天就跟其他公司不一樣。

有人挑戰說阿裏巴巴還有什麼不做的,你到處都在。但我覺得阿裏巴巴本身就不應該隻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而是國家和社會乃至於世界創新的發動機。就像電是沒有邊界的,你不能說工業可以用電,農業不能用電,我們各行各業都要用互聯網的技術、思想去影響和改變。阿裏巴巴必須擔當起這個責任。

阿裏巴巴未來二十年的目標是

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正因為貫徹了這個思考,也因為我們對於技術的欣賞和敬畏,阿裏巴巴可能是跨界做得最好的公司,是商業和科技結合最好的公司。阿裏巴巴把自己定位為一家創造未來的公司,就必須為未來思考問題。

我們這個實驗室定位是什麼?我覺得不應該是Research for fun(為快樂研究),也不應該Research for profit(為利潤研究),而是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為解決問題研究並帶來利潤和快樂)。二十一世紀的公司,隻有解決社會問題才能活下來,不解決問題是活不下來的。

今天阿裏巴巴的規模已經等於全世界第二十一大經濟體,我們有五億多的月活躍用戶,有巨大的數據,無數的消費者,每天的麻煩遠遠超過大家想象。但是這些麻煩都是科學家們的機會。十年以前我就提出來,阿裏巴巴缺的不是工程師,缺的是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計算機專家等等。我們要孕育的是一個社會,而不是一個Company。

阿裏巴巴未來二十年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不是我們狂妄,而是世界需要這麼一個經濟體,也一定會有這麼一個經濟體。今天的阿裏巴巴有資源,有人才,有影響力,還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數據寶庫。這些資源、人才、數據不應該隻為阿裏巴巴所用,應該為世界所用,為未來所用,這是我們真心的想法。

我們建立這個經濟體要完成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讓世界經濟更加Inclusive,第二讓世界經濟更加Sustainable,第三讓世界經濟更加Happy和Healthy。達到這三個目標將為世界解決一億就業機會,服務跨國界的二十億人,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台。

這樣的第五大經濟體需要技術支撐,這中間有太多的技術問題要處理,所以“達摩院”是為未來二十年的經濟體打造的。經濟體不是屬於阿裏巴巴的經濟體,實驗室也不是屬於阿裏巴巴的實驗室,它必須代表這個世界,代表這個時代。

“達摩院”要比阿裏巴巴活得更長

我希望阿裏巴巴有三樣東西可以傳承下去。我個人希望第一是阿裏巴巴留下這個實驗室,它活得要比阿裏巴巴長;第二留下一所湖畔大學,培養企業家,把自己所有的得失告訴人家;再一個,阿裏巴巴的公益基金會活得很長。有一天阿裏巴巴不在了,這三樣就是我們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

但是要活得長,就未必活得好。蠟燭要燒得亮,那一定燒得很快;你要燒得時間長,一定是沒有那麼亮的。

達摩院必須具備盈利能力。未來五年,我們會對達摩院投入會超過1000億。阿裏巴巴不指望靠它賺錢,但是它自己要去掙錢。當然掙錢是靠解決問題,我們有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我對研究院定位的思考。

這是可以找出好模式出來的,我希望不僅僅靠論文活下來,90%以上研究的東西,不能隻在實驗室裏麵,必須在市場上。隻有這樣,這個實驗室才能走得長。

在阿裏巴巴做一件事情,我都會問:你有什麼辦法做得跟別人不一樣,如果做得一模一樣,憑什麼你做呢?

兩個禮拜以前我接到童文紅(阿裏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的電話,討論實驗室的名字。我說幹嘛一定要研究院、實驗室這樣的說法,幹嘛不能創造一個自己的名字,我說就叫達摩院(DAMO),叫著叫著就順了。英特爾、穀歌等起初也不習慣,後來叫著叫著也就習慣了。

十八年過去了,我們現在決定成立這個實驗室,很多人說什麼才是你們的未來,學微軟的模式、還是貝爾實驗室的模式,這個問題探討了不少。上一個世紀的企業,抓住一次機會或者兩次機會,就會成為一家了不起的企業。但在二十一世紀,要成為了不起的企業,就必須解決了不起的問題;想成為偉大的企業,就必須解決偉大的問題。

所以阿裏巴巴希望走出自己的模式,我們會學習IBM,學習微軟,學習貝爾實驗室,學習在過去人類曆史科技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巨大的經驗和教訓,但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路。

企業家和科學家結合世界才有未來

一個科學家要有創業者的意識,一個企業家要有科學家的嚴謹態度,美國的企業家和科技家結合得非常好。世界隻有讓企業家和科學家結合得完美,這個世界才有未來。

什麼是企業家?企業家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科學家,企業家是稀缺資源,企業家必須懂科技、懂管理,還必須懂人文科學,所以最近中央提出的企業家精神,我非常感慨,我覺得企業家和科學家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

第一,優秀的企業家和科學家對未來必須有強大的樂觀主義。

不是看見了而相信,真正的科學家和企業家是相信而看見,我們相信它才看見它,絕大多數的人是看見了才相信,所以這是優秀科學家、企業家和其他普通職業之間的差異。

第二,科學家和企業家必須要有強大的擔當,強大的家國情懷,為別人解決問題。

第三,企業家和科學家必須具備創意、創新和創造精神。

所以在未來的十年中,所有企業家如果不能跟科學家共事,不能跟科學家一起努力去進行創造、創意、創新,你的企業是走不久的,沒有技術做背景支撐的企業,不可能有利潤。

同樣,科學家在中國也必須跟企業家合在一起,企業家並不是唯利是圖的,我們的科學家必須要有企業家意識。什麼是企業家意識?企業家必須以結果、效率、公平為導向。企業家必須要有科學家嚴謹的態度,沒有這個態度,沒有追求科學的精神,企業家也走不久。

未來將屬於利用好互聯網的公司

上個世紀,有人講汽車、道路、石油,其實大家講的都是一個方向,就是能源方向,這個世紀,有人講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其實我們講的也是同樣的事情,都是數據時代。

以前看社會經濟發展好不好,主要看電力指數和是否通道路,今後我們要看是否通數據,看互聯網的覆蓋能力。我想未來的三十年,各行各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將不屬於互聯網公司,未來將屬於利用好互聯網的公司。

現在對未來擔心的人也越來越多,擔心技術將會取代人類,技術將會消滅就業,技術將會拉大貧富差異。我相信這全是空擔心,因為技術、科技一定是為了人而存在的。對技術的擔心是因為缺乏對自己的自信,也缺乏對未來的想象力。任何一次技術革命,確實對傳統工業、傳統技術和傳統就業帶來衝擊,但是任何一場技術革命都帶來了新的就業。對於下一次技術革命,如果沒有想象、沒有擔當、沒有學習,人類是悲哀的。

達摩院要做的,就是真正要把技術進行普惠。如果不能把技術做得普惠,讓更多人分享、享受技術的紅利,我相信這個公司一定走不久。

最後更新:2017-10-12 13:24:34

  上一篇:go 男星的女裝誰最像?王俊凱美豔,王源清純,第七個你猜到是誰嗎
  下一篇:go 吳奇隆直言一晚要做三次,劉詩詩瞬間臉紅,主持人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