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終將走向平庸,但絕不是庫克的“鍋”
“iPhone 太讓人失望,我們期望蘋果每年推出革命性的產品,但我們看到的所謂新產品隻是比去年推出的iPhone略有改進。”
這大概是公眾對庫克時代的蘋果說過最多的一句話。相比於喬布斯時代,業界之於蘋果最大的譏諷就是缺乏顛覆性產品,評論界基本的論調也就是蘋果江郎才盡。唱衰的聲音從未停止過,但七年過去了,偏偏是庫克帶領下的蘋果,成就了商業史上的奇跡。蘋果的市值、知名度、影響力都在庫克時代達到了巔峰。
隨著iPhone8的發布,依然有唱衰者跳出來,責怪庫克讓蘋果走下了神壇,更有人大放厥詞稱庫克在吃喬幫主留下來的“老本”。試問,在這個科技快速迭代的時代,有哪個公司的“老本”夠後來者吃上七年之久。蘋果已然不是曾經那個蘋果,但它依舊屹立在世界之巔,還是那個孤獨的守擂者。
從長期來看,唱衰者100%是正確的。但如果就此把蘋果的平庸化歸罪於庫克,那未免有失偏頗。喬布斯給蘋果打下的個人色彩太過於鮮明,以至於似乎除了他本人,任何人接班蘋果都會是一個錯誤。
庫克時代的蘋果,是最開放的蘋果
每次蘋果出現衰落的跡象,就有人拿蘋果的“封閉”說事,隨後就是大談“開放的安卓”。殊不知,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才是最獨裁封閉的。舉個例子,當年 iPhone4的天線門事件,喬布斯霸道的告訴用戶“信號不好,那就換個手勢拿 iPhone ”。另外,喬布斯時代單一的產品線似乎也沒有給過消費者選擇的權利,不可一世的喬幫主從來都是一副我替你做了最好選擇的姿態。
而如今封閉成為唱衰者口中蘋果走向衰敗的“原罪”,卻不知庫克帶領下,蘋果早已不是那個固步自封的蘋果。庫克不斷嚐試和汽車廠商、家電廠商、各大醫院、研究所等合作,試圖將iOS打造成各種生活數據的入口和接口,讓iPhone 成為未來蘋果生態世界的入口鑰匙。
終端消費者方麵,庫克也耐心地聽取建議。事實上,iPhone6的大屏幕以及手寫筆,正是庫克為了迎合普通消費者的需求而進行的改革。這一切放在喬布斯時代是無法想象的,高傲的喬幫主曾不止一次的在公眾麵前說道3.5寸屏幕才是最佳的黃金比例。如若喬幫主在世,是否會因為固執錯過大屏時代我們不得而知,我們隻知道庫克順應市場推出的iPhone6和Plus憑借著大屏幕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對於市場,庫克也采取了更開放的姿態。庫克每年都來造訪中國,並且友好地同當地果粉進行交流,學習中文或者日語,以便能同供應商溝通,不惜遠赴亞洲,以提高專案進程。而喬幫主至死也未踏足中國大地,甚至在臨終前還在挖苦稱自己要是生在中國,最多也隻是國企裏的一位普通科長。
庫克時代的蘋果,依然在改變世界
喬布斯有一句名言:“我們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他帶領的蘋果公司也始終將“改變世界”作為公司主旨並付諸實踐。對於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公司,如何製造出令人驚訝的產品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是公司最大的目標。但與此同時,那個時代的蘋果在世人眼裏更像是是一個不眠不休的賺錢機器,將大部分社會責任甩給他人。
不得不承認,庫克的創新意識稍遜喬布斯。他給公眾留下的幾個經典,包括iPhone5s的土豪金、iPhone6的大屏幕、touch ID以及賣得不太好的蘋果手表,這些產品足夠優秀,但論創新的影響力加起來都不如一款iPhone4的橫空出世。不過庫克帶領下的蘋果公司在社會意識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卻是喬布斯所無法企及的,它依然改變著世界。
自庫克出任CEO以來,蘋果鮮有真正跨時代的產品問世,不過其銷售成績並沒有因此出現滑坡,這或許就是庫克帶給蘋果最大的成功。
庫克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盯著財務報表,從中去尋找可挖掘的利潤點。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庫克拆分了蘋果股票,增加了股息,還製定了股票回購計劃。
另外,蘋果的組織規模自庫克上任以來擴大了近3倍。主要招募的是一些優秀的供應鏈管理者。庫克時代的蘋果,管理者放下了高傲的姿態,跑到供應商的生產線上,細致的去研究整個流程,以此發現新的成本管控方式,幫助供應商優化管理整個生產過程。
可以說,庫克對整個供應鏈都了如指掌,從產品設計研發、到零部件生產,再到設備采購,以及最終的終端銷售,我們都能看到蘋果自己人的身影,他們能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資訊,從而更深入地掌控供應商。
從產品體驗為核心轉向加強產業鏈主導地位的生態係統,正是庫克給予蘋果最大的創新,而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也讓產品端必然會走向平凡的蘋果公司在其平庸化的過程中得以完美過渡。
喬布斯時代的蘋果配得上偉大,但庫克時代的蘋果也值得我們尊重。庫克正在用他商人的方式帶領著蘋果影響著世界。瞧,他又帶著iPhone X向我們緩緩走來!
作者:Alter
最後更新:2017-10-08 12: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