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談未來的零售行業 京東必將走向一體化開放
正文:
作為目前電商行業的佼佼者之一,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近日在《財經》雜誌撰寫署名的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下的組織嬗變》談到京東未來的戰略。文章分享了自己目前自己的觀點,並稱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實質是無界零售,終極目標是在“知人、知貨、知場”的基礎上,重構零售的成本、效率、體驗。
鑒於這篇文章過長,小編就把文中劉強東提到的幾個觀點拿出來。
文中談到了“環境”、“戰略”和“組織”是相互匹配的三個要素。所以說並不存在最好的“那一個”組織形式,隻有最匹配當前環境和戰略的組織模式。在傳統的管控式科層組織是以“計劃、管理、控製”為核心,難以支持快速敏捷的創新、適應未來無界零售時代的要求。劉強東認為對於第四次的零售革命的到來要從“一體化”走到“一體化的開放”模式。
“一直以來,京東篤信成本、效率、體驗,我們這樣定位京東的核心競爭力:前端用戶體驗,後端成本、效率。前端誰的客戶體驗更好、後端誰的成本更低,誰就有持續的競爭力。團隊是基礎層、根基層,上麵一層是係統層,就是公司最核心的三個係統——IT係統、物流係統和財務係統,最上麵就是用戶“。
“從一體化走到一體化的開放,對京東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戰略轉變。我們的客戶不僅僅是網上的消費者、供應商和賣家,還有線上、線下的其他零售商、品牌商與合作夥伴。我們的係統不僅僅要支撐京東商城的業務,還要服務於未來的無界零售場景、賦能於供應商和品牌商”。
在針對京東未來該如何做出改變劉強東說到“京東過去的組織形態如果用兩個字概括,就是整合以內部模塊為基礎,依據外部變化將各個環節銜接在一起,形成高效的整體解決方案”。
“未來,為了服務於多元的場景和多變的需求,京東的組織需要變得更為靈活、敏捷,成為積木型的組織。積木型組織的含義是:打開業務環節之間的強耦合關係,使之成為一個個可拆分、可配置、可組裝的插件。通過對多個可選插件的個性化組合,可以滿足客戶不同的偏好和需求”。
文中的最後劉強東也提出對零售業未來的展望,相信一定會越來越開放、協作。也將京東十年前提出來的“十節甘蔗”理論與現在的“積木理論”作一比較。
在積木理論的框架下,增長不是來源於前後向一體化(吃掉更多的甘蔗節數),而是與更多的“積木”拚接在一起,通過連接實現成長。
京東要從“一體化”走到“一體化的開放”模式。同合作夥伴一起提供零售即服務的解決方案,所以,組織也必須改變。這是京東為了實現戰略願景必須邁出的一步。劉強東稱京東的客戶不僅是網上的消費者、供應商和賣家,還有線上、線下的其他零售商、品牌商與合作夥伴。京東的係統不僅僅要支撐京東商城的業務,還要服務於未來的無界零售場景、賦能於供應商和品牌商。劉強東這樣說到。
京東目前的戰略目標很明確,從近期的一係列動作我們不難發現,從無人服務技術、家電技術、再到與騰訊合作後針對互聯網時代的購物新理念,京東的確在為了未來的發展而作出改變和創新,也許在未來,真的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小編認為京東這幾年成功的因素在於對自身企業保持著開放式的經營的戰略以及謙卑的態度,去蕪存菁,好的留下壞的摒棄掉。也相信京東在未來的零售行業當中還會作為一個標杆企業,繼續推動中國產業進步。
最後更新:2017-10-20 19: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