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9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鹿晗关晓彤让粉丝疯了?你家孩子追星吗?

1

之前鹿晗和关晓彤突然公布恋爱消息,粉丝炸锅了,微博顿时瘫痪了......

粉丝们发表不完的意见,鹿晗瞬间脱粉数万,两家粉丝互相谩骂,甚至有些粉鹿晗的姑娘哭了一下午……

网传还有为此自杀的!跳楼,割腕,连滴着血的照片也在网上疯传。

为了爱豆割腕、跳楼,离谱吧?

但这居然是一个还挺庞大的群体。

在群体内部,以上行为完全符合逻辑——她们疯狂迷恋爱豆,接受不了爱豆谈恋爱。

不禁想起了10年前,因为女儿杨丽娟没能单独见上刘德华,杨父在香港投海自尽。此前,为了助女追星,这位父亲卖房、举债,甚至企图卖肾。

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孩子追星的问题,其中不少父母都持反对态度,主要是怕孩子游于嬉而荒了业,同时也担忧“追星”给孩子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不良影响。

但到头来父母会发现,这种事儿是越反对越爱。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对孩子的阻挠越多时,孩子对偶像的迷恋反倒越强烈、越执拗。

或许,只要没有达到“杨丽娟着迷刘德华”的境地,我们都不能轻易说,孩子追星是个“问题”。

2

杭州某中学老师曾在班上做过一项追星调查:同学们的偶像来自各行各业,有明星、作家、体育明星,还有同学甚至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说:“孩子选择偶像的过程其实可以看作是孩子自我完善的过程。比起担心学生追星,我更担心他们没有偶像

我认为追星其实是孩子和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偶像,孩子没有信仰,没有一件事会让孩子变得热血沸腾,这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榜样的学习和模仿是孩子获取社会知识与经验的一种方式。

简单来说,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必然经历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

并且,偶像崇拜从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小学前,孩子崇拜对象是父母,他们认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

上小学后,孩子的交际圈进一步扩大,孩子的崇拜对象可能转变为老师、小伙伴或者动画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对明星的崇拜情况很常见,这也表明孩子不再把目光局限在父母的身上,而是进一步开拓内心的版图,人格开始走向独立

从这个角度说,孩子追星,父母该高兴。

3

人类社会总是需要“崇拜对象”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对自然万物的崇拜,神话故事也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这背后,是人类的“偶像崇拜”的本能心理在驱动——偶像作为自我心理寄托和行为替代的载体,来驱除内心的恐惧,表达美好的希冀。

爸爸妈妈们,请相信,“追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有很多无法被满足的遗憾,现实和理想之间总会存在着缺口,无法被填满,我们需要一位“偶像”作为指路灯,替我们完成那遥不可及梦想。

所以,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偶像。

那些遥远而又光芒万丈的明星,成为我们的勇气和力量,陪伴我们长大。

更多新奇、温馨、好玩的故事,请关注『淘璞童视界』微信公众号,登录淘璞平台,下单还能领取惊喜大礼包哦!

最后更新:2017-10-12 16:03:42

  上一篇:go 鹿晗的粉丝帝国
  下一篇:go 鹿晗关晓彤新剧开播前晒恋情,炒作满分,这一点窦唯要好好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