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梵高遇到上專有雲-神經網絡作畫
像梵高一樣作畫
1890年7月29日,梵高在一片麥田裏結束了自己的年僅37歲的生命,他給全世界留下《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這些偉大的作品。特別當看到《星夜》中像焰火一樣閃亮的星星時,你是否感受到了他對繪畫火焰般的熱情。梵高曾寫道:“我常想,要是我能夠多花些時間來畫真正的風景畫,那該多好!我經常看到各種奇景,使我不由自主地說:我在畫上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風景。”這是大師和後世共同的遺憾。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到了今天,我們也能夠創造出和梵高風格近似的藝術作品。具體來說,就是利用深度學習,將梵高的風格從他的作品中提取出來,並賦予到我們現有的圖片中,就可以“繪”出一副梵高風格的藝術品。利用GPU、FPGA等異構計算加速深度學習運算過程,簡化應用部署,我們將梵高作畫變成了抽象藝術的“直播”。原本可能需要幾秒才能從一張普通圖片到抽象藝術的轉化,現在我們可以在每秒鍾內做到數十幀。
其實,抽象藝術作畫隻是阿裏雲異構計算能力的冰山一角,隨著深度學習對人工智能的巨大推動,其構建的多層神經網絡模型的參數空間比過去提升了數百倍,傳統依賴CPU的通用計算模型已無法滿足。麵對這些挑戰,阿裏雲采用了更高效的異構計算模型,從基礎設施到部署環境全麵升級,可有效提升矩陣運算、視頻識別、機器學習、搜索排序等處理計算效率。
最後更新:2017-10-12 20: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