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包容審慎:數字經濟時代的監管原則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

尼采說:有力量的地方,就有數字—她更有力量。《易傳》則有“極數知來之謂占”的表述。這些關於數據的先知,是否早已洞察了數據時代的到來。

數據,作為意誌的選擇和力量的留痕,越來越被在線化的應用場景適時記錄並結構化,被算法以及不斷優化的機器學習作為驅動能源,被與大數據匹配的雲計算進行加工,被不斷降低成本的數據智能商業化。數據已經成為與勞動力、資本平行的生產力要素,成為與石油、電力平行的能源,成為與物質、能量平行的世界構成。

目前,世界市值排位前五的公司,均為互聯網科技公司,而數據均為其核心競爭力。未來已來,人類已經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在數據能源的驅動下,技術日新月異、商業模式頻頻更迭。數字經濟不但改變著商業生態、經濟組織形式,而且改變著社會治理方式甚至是法律理論原則。在經濟生態日益豐富多元的場景中,出現了數據智能、平台治理等不同於以往體製機製的治理模式。

新經濟和新治理的出現,形成了新的具有公共性的組織,這些組織的運作是市場內生的需求,不能扼殺,亟待嗬護。與此同時,基於數據智能的新治理方式與行政機關許可、審批、處罰的傳統監管方式,必然產生銜接的參差與磨合。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包容審慎的思維就愈加關鍵和重要。

黨的18大以來,政府一直在放鬆管製、精準監管、優化服務上下功夫,並以此為基礎,開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格局。五年來,包容審慎的監管,使得中國在互聯網+和數字經濟領域變道超車,超越歐盟和日韓,成為與美國比肩的互聯網科技大國和應用大國。

今年7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快遞條例(草案)》,克強總理再次強調:對於快遞新業態的發展和規範,要采取鼓勵創新、審慎包容的思路,條例草案需要進一步麵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修改後出台。9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決定,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再延長一年至2018年底。

上述對快遞和跨境電商監管立規的決定,再次表明了國務院對新業態、新模式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的決心。

對於再次延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的原因,商務部給出了三點理由:一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增加了國內市場有效供給,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國內消費升級;二是縮小了進口消費品境內外價差,吸引了境外消費回流,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三是目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規模較小,保持政策環境的連續穩定有利於更好地總結行業的特點和發展的趨勢,完善相關的製度。

我們研究認為,延長政策還有更加深刻的戰略意義:一是出於支持跨境電商新興行業保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為了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2015年國務院決定設立杭州綜試區,2016年又批準在12個城市設立綜試區,並實施監管過渡期政策。跨境電商規模在過去的3年內增長30多倍,領銜世界、全球矚目。為了保持這一優勢,跨境電商監管政策不可輕改舊製、倉促立規。

二是跨境進口政策目前在各監管部門中仍存差異。出於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矛盾、監管渠道的訴求以及對我出台跨境新政可能導致的全球蝴蝶效應的擔憂,延遲一年,是國家對現有條件和情況的綜合考量,是從全球跨境電商格局和國內實際條件出發,為保護跨境電商平穩性和行業長久性做出的慎重抉擇。

包容審慎監管理念,為中國經濟贏得的,不止是一城一池的斬獲,也不止於產業的“風口”,而是搶占和引領未來趨勢的格局和擔當。

經過過去五年的涵養發展,中國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上的國家”:中國的網民人數超過了歐洲總人口,活躍的網購年輕人口超過美國總人口。中國已成為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智能物流和互聯網就業全球第一大國,2016年中國的物流包裹是美國的2倍多,移動支付是美國的70倍。杭州,這個地球上第一個使用紙幣的城市,現在卻成為地球上第一個“無現金城市”。

有人說,放鬆管製(deregulation)是新自由主義經濟的理念,是對計劃經濟的矯正,是大眾試錯探路、少數成功導航所必須的製度環境。而其實,包容審慎的治理,一直是中國治道傳統的精髓。中國漢唐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思想,是包容審慎監管的價值基礎,儒家所謂 “道洽政治、潤澤生民”的圭臬,正是對此智慧的概括。

包容,體現的是對多元化的接納,對可能性的涵養,對創新意誌和思想活力的尊重,對眾生平等以及天賦人權的親切。審慎,是行政者的自我克製,是主權者“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敬畏,是麵對規律所體現出的卑以自牧的虔誠。

包容審慎的直接原因,用克強總理的另外一句話說,就是“大道至簡,有權不能任性”;而其哲學的根基,可以用王弼注老子裏的一句話來闡釋 “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可通而不可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為之,故必敗也。物有往來而執之,故必失矣。”,包容審慎要求權力的行使,必須“因、通”,不可“造、執”

包容審慎立足中國傳統治道,麵朝數字經濟大潮,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準闡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生動實踐,是理論自信、道路自信、製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放射出的光芒,是中國夢能夠得以懇切實現的時代福音。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10-25

本文作者:明易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阿裏研究院”,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阿裏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10-26 10:03:31

  上一篇:go  使用Grafana對阿裏雲日誌服務進行可視化
  下一篇:go  讀《騰訊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