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 巴菲特 點讚的書,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大部分投資者都會預判後市行情,但沒有人能給出確定答案。如果你問我明天股市走勢如何,我無法回答你百分之百上漲或下跌。但如果你問我中長期應該怎麼操作,我會推薦你看《投資者的未來》。因為該書作者傑裏米·西格爾為我們完成了一項傑出的工作,它為曆史做出了裁斷:長期持有勝過迅速換手,投資勝過投機,建設勝過賭博。
《投資者的未來》簡介
《投資者的未來》由傑裏米·西格爾所著,清晰地向投資者展示了最為有效的投資策略。傑裏米·西格爾根據投資收益率曆史數據,從曆史的角度縱向比較美國數十年來各個產業的投資收益率,從全球化的角度橫向比較同一時期不同國家和不同投資工具的投資收益率,使得結論更加具有說服力。
傑裏米·西格爾在書告訴投資者,收益最高的長期投資品種是股票,而不是債權或者現金。至於哪些股票值得長期投資?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西格爾做了大量的研究,最後得出出人意料的結論:對投資者來說,最好的股票並不是那些熱門的新行業的股票。在更多情況下,最好的股票是那些乏味傳統的公司,也就是那些出售香煙、挖掘石油、兜售軟飲料和口香糖的公司。西格爾總結說,投資者可以在指數投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持有那些市盈率較低、分紅比例較高的股票,並且在股票投資組合中持有40%外國股票。
作者簡介
傑裏米·西格爾(JeremyJ.Siegl)
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研究證券投資的權威,美聯儲和華爾街優秀投資機構顧問。曾在《華爾街日報》、《巴倫》、《金融時報》等主要的財經媒體上發表過多篇文章。
1999年,傑裏米·西格爾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的一篇警示網絡股票的文章,引起了網絡股票價格的大幅下跌,也引起了沃倫·巴菲特的關注,這為西格爾帶來了進一步研究的動力,並最終促成了《投資者的未來》一書的完成。
代表作:《股票長期投資》、《投資者的未來》
金融大佬與媒體評價
投資者應該認真學習傑裏米·西格爾的新發現與新思想。——沃倫·巴菲特
傑裏米·西格爾是個睿智的人。也是瞬息萬變的投資領域敏銳的觀察者。對於那些想在新時代遨遊的職業投資者和嚴肅的業餘投資者來說。《投資者的未來》必不可少。——巴頓·比格斯
傑裏米·西格爾為我們完成了一項傑出的工作。盡管沒有人可以準確預知股票的未來,但西格爾的分析無疑為曆史做出了裁斷:長期持有勝過迅速換手。投資勝過投機。建設勝過賭博。有力的結論、出色的文筆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使得這本書成為一本重要的必讀經典。——吉姆·柯林斯《從優秀到卓越》、《基業長青》作者
傑裏米·西格爾的新書遠不隻是一本典型的“西格爾式”的資產配置指導。這本書精湛、誘人、案例充分、通俗易懂且又不乏創造力。幫助人們找到帶來豐厚利潤的股票選擇策略。即使是最老練的投資者也會從西格爾的新書中獲益匪淺。——彼得·伯恩斯坦《與天為敵:風險探索傳奇》作者
西格爾思考未來的方式別具一格,既有對曆史深入而廣泛的探討,又不乏冷靜睿智的投資分析。——羅伯特·席勒《非理性繁榮》、《金融新秩序》作者
在20世紀90年代讓美國人愛上股票的教授仍然像以前一樣樂觀。不過他已經進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論。——《金錢》雜誌
“沃頓奇才”發表了他對未來市場的看法和對宏觀經濟部門及其發展變化的深入理解,人們熱切地渴望著從他那裏獲取關於經濟形勢的遠見卓識,再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市場中去。——《股票、期貨與期權》雜誌
精彩書摘
1、我在這本書中所做的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許多投資者做出的投資決策實際上是基於錯誤的觀念——他們並不清楚是什麼決定著股票收益。我的投資觀念的改變則起源於我在一次演講後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2、出於對創新的熱情,投資者為參與其中支付了過高的價格。增長被如此狂熱的追求,它誘使投資者購買定價過高的股票,而這些股票背後的產業瞬息萬變且麵臨過度競爭,這些產業中少數的大贏家無法補償數量眾多的失敗者。
3、股票投資的回報並不依賴於公司利潤增長,而隻取決於實際的利潤增長是否超過了投資者的預期,這個增長預期就體現在市盈率中。
4、最佳的長期股票不一定是通過“價值”或“增長率”的概念來界定。最好的投資目標也許是快速成長的公司,不過前提是其定價相對於增長率必須要合理,同時它的管理層必須已經憑借高質量的產品在世界上建立並保持著良好的信譽。
5、資本主義經濟引擎的動力來源於新的消費品、新的生產或運輸方式、新的市場、新的產業組織形式……創造性的毀滅是資本主義的本質。這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所在,也是每個資本家的所思所想。——約瑟夫·熊彼特
6、許多投資者做出的投資決策實際上是基於錯誤的觀念——他們並不清楚是什麼決定著股票收益。
7、新的公司對你的收益很重要。我們處在一個動態的經濟中,新的公司和產業不斷的出現,舊的經濟實體或者破產或者被其他公司兼並,這種創造性的毀滅過程正是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
8、混淆投資者收益和市場價值是許多投資者甚至專業人士都會犯的錯誤。二者在短期內的確有緊密的聯係,在幾天或者幾周之內,它們之間存在著近似完全相關的關係,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二者的相關程度會大大減弱。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股利才是收益的主要來源。
9、許多投資者和谘詢師沒有認識到股利再投資在長期中的重要作用。當投資者應該著眼於長期收益時,他們的目光卻過多的被短期價格上升所吸引,這是增長率陷阱的另一種表現。人們必須保持耐心,必須明白隻有通過股利再投資積累股票數量才能增加他們的收益。長期投資者一定要記住,股利的再投資至關重要。
10、因為預期增長率較高的公司其股票價格也高,過高的股價會拖未來收益率的後腿;而預期增長率較低的公司擁有的股票價格也低,這種情況下適度的利潤增長就能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 收益。以下就是投資者收益的基本原理:股票的長期收益並不依賴於實際的利潤增長情況,而是取決於實際的利潤增長與投資者預期的利潤增長之間存在的差異。
11、市場預期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即使不知道一家公司實際的利潤增長情況,我們也可以從數據中看出投資者對快速成長公司的過分樂觀 和對低速成長公司的低估,這是增長率陷阱的又一個例證。
12、我們已經能夠看出這些旗艦企業的共同之處。投資者對它們的利潤增長率預期僅略高於市場平均水平,而這些公司的利潤在過去46年中的實際增長速度遠快於人們的期望。由於這些公司的實際利潤增長率超過市場預期,因此在股票價格被低估的情況下股利的再投資進一步提高了它們的收益率。
13、大部分表現最好的公司擁有:(1)略高於平均水平的市盈率;(2)與平均水平持平的股利率;(3)遠高於平均水平的長期利潤增長率。
14、泡沫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股票價格的飛速上漲。就單隻股票而言,人們有時還能為這種情況找到合理的解釋,但是對於主要的市場部門來說,基本麵的情況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因此並沒有充分的依據來支持其市場份額的陡然增加。
15、不要購買“市盈率遠遠高於市場總體水平”的股票,尤其是大盤股,如果你的目的是要進行長期投資,就更應該遵循這條原則。
16、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對創造的熱愛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科技類股票的價格一再上升。互聯網革命使人們能夠充分發揮創造力,也許這會使我們更加接近生命的真諦。
17、投資的核心原則之一是千萬不要“愛上”你的股票。你必須隨時保持客觀,如果基本麵的情況不足以支持現行股價的合理性,那麼不論你有多麼樂觀或者你曾在這隻股票上麵賺過或賠過多少,你都應該將它出售。
18、對於企業家、風險投資家以及投資銀行家來說,新公司能夠創造出巨大的利潤。但是對於購買這些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大眾熱切的想要捕捉到機會,結果卻為這些驅動經濟前進的公司付出了過高的價格。
19、經濟增長和利潤增長是兩碼事。事實上,生產力的發展可能是利潤和股票價值的毒藥。
20、華爾街的許多人都相信,資本支出是生產力革命的命脈,然而事實是大部分的資本支出帶給投資者的卻是較差的回報。要想說服管理層增加支出很容易,因為“別人都在這麼做”。不過隨著消費者需求以及技術條件的變動,今天看來不錯的項目明天也許就成了明日黃花,而那時留給公司的隻是債務和資金短缺,人們最後發現,他們為了滿足將來需要的靈活性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還下降了。
21、曆史數據顯示,不管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有多大,最終獲得這種好處的總是消費者而不是公司的所有者。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降低了價格而且提升了工人的實際工資,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付出更少而得到更多。
22、資本是生產力的源泉,不過對它們的使用要適當,過高的資本支出意味著利潤的消失和價值的毀滅。
23、股利收益率在曆史上是股票收益最重要的源泉,它怎麼會變得如此無足輕重?這裏有三個原因。第一,投資者被一種信念所誤導,這種信念就是發放股利的公司丟掉了有價值的增長機會,而這些增長機會是可以通過不發放股利來創造的;第二,在美國的稅收係統中,股利被雙重征稅;第三,管理層股票期權的推廣應用使的管理者的注意力從發放股利轉向提高股票的價格。
網友書評
TCboy :作者換了個角度來講一個經典的投資理念,論據似乎並不足以支撐其觀點,但觀點仍然相當有啟發性。
小默:大抵他說的我都懂 隻是為什麼我股票還是老賠本?
越讀悅讀: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比掌握各種投資技巧要更重要得多。
小PT大:投資需要遠離市場的喧囂,我們可以做好的隻有發現好的公司,並耐心等待好的價格買入,然後耐心持有,到目標價賣出。
商夏:很有價值的研究,有些部分堪稱睿智。
豆瓣網友Elact:很棒的一本注水書
這書屬於注水書,行距大,上下留白多,AB兩個附錄就占了1/7的紙張,真正的精髓,最多用3頁紙就可以說明白。
大概是:
股票,作為一個整體,從長期來看,收益率強於債券、票據、黃金和現金,而風險卻小於後4者。
高成長股、地區、行業,可能是陷阱,而夕陽產業卻能夠給人穩定滿意的回報。
夕陽產業中經常出大牛股,符合以下條件,眾人對它期望並不太高,隻要超過平均水平即可,結果它的發展速度超過平均水平;經常發市場平均水平的股利(用這股利買這股票)。
長期來看,很多IPO新股會跌破發行價,甚至摘牌。
高成長並不是關鍵,成長率高於預期才是關鍵,否則高成長股一樣跌的很慘,因為高成長股對應著高市盈率,屬於高估股票。
應用股利進行投資,是熊市保護傘和牛市加速器。
老齡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並給出了對策。
雖然是注水書,但是我並沒有什麼不滿,原因如下。
這幾個結論價值千金。
這書給出了做學問的方法,論點+論據,讓人心服口服,結論最多3頁,剩下的都是論證部分,而且實證為主,也有推理。比如附錄中列舉了57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股票,以及上市後收益最高的500隻股票的具體數據。
豆瓣網友蔡樹煥:股票投資者擁有光明的未來
看完《投資者的未來》,寫點總結和感想。
股神巴菲特一直宣稱,股票投資的奧秘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尋找被市場低估的好公司”。這一流變,傳承自他老師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
但在中國,宣稱“價值投資”的一派,似乎隻重視尋找好公司,而忘記了市場估值。“好股票隨時都可以買入”,成了本輪牛市最常在媒體出現的投資建議;“PEG合理”也成了最常見的推薦理由。
但同樣是這些專家,在股市暴跌50%以後,轉口開始提醒投資者注意“股票風險”,甚至紛紛建議投資者將資金轉移向黃金、債券等所謂“抗通脹”後“保守”投資領域。
真理不會如此反複,事實究竟如何?西格爾《投資者的未來》對當下股市,更顯指導價值。
一、股票是最佳投資 投資者擁有光明的未來
西格爾分析了美國過去兩個世紀(1802-2003年)股票、長期政府債券、票據、黃金以及美元的累計收益率(包括資本利得、股利和利息,剔除了通貨膨脹的影響),其結論是:在過去200年這一時間跨度中,剔除通貨膨脹後的股票長期年均收益維持在6.5%-7%之間,遠遠超過其他投資品(同期,債券實際收益率3.5%,票據等貨幣市場工具為2.9%,目前市場寄予厚望的黃金僅有0.1%)。這個接近7%的長期實際股票收益率也由此被稱為“西格爾常量”。
更出人意料的是,曆史數據顯示,股票不僅具備了更高的實際收益率,同時還擁有更低的長期風險,而且時間越長,風險越低。
這個奇特的現象,在於通貨膨脹對債券等投資品收益的腐蝕。股票由於具備及時反映實體經濟情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對抗通脹的能力。
後來的研究者沿著西格爾開創的路線前進,《樂觀者的勝利——101年全球投資收益》一書對美國以外的16個國家進行研究,其結論也支持西格爾的結論。
很顯然,具備更高長期實際收益率和更低投資風險的股票,應當作為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的基石。
二、市場價值不同於投資收益 謹防“增長率陷阱”
股票當仁不讓成為長期投資的基石,但簡單的“購買-持有”策略並不能給投資者創造應有的收益。
“尋找被市場低估的好公司”基本成為共識,但諸多實踐已經給足夠多血的教訓。 “增長率陷阱”就是其中最常見誤區。
所謂的“增長率陷阱”,就是投資者過於追求增長率,而或略了估值因素的影響;投資者對高增率的過高期望,導致了高增長股票過高的估值。西格爾指出增長率並不能單獨決定一隻股票長期收益的高低,隻有當增長率超過投資者對股價過於樂觀的預期時,高收益率才能實現。同時還要注意的是,高增長的持續時間總是有限的,而投資股票的最好方式卻是長期投資,因此,過高的估值最終隻會帶來相對較低的長期實際收益率。(投資者對增長率的期望都體現在股票價格之中,市盈率是衡量市場預期水平的最好指標。高市盈率意味著投資者預期該公司的利潤增長率會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曆史數據顯示,高市盈率的股票收益低於低市盈率的股票。)
總之,“市場價值不等同於投資者收益”是最好的忠告。“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也明確表示,“明朗的發展前景並不意味著能為投資者帶來明顯的盈利”。記住,不管泡沫是否存在,定價永遠是重要的。那些為了追求增長率舍得付出任何代價的人,最終將會被市場狠狠地懲罰。
投資明星彼得·林奇如此表述他對高增長概念股的警惕:“在選擇投資領域時,我總是更青睞那些蕭條的而不是繁榮的產業。” 被視為衰落公司的石油、食品和煙草巨頭給投資者創造的美國曆史最高收益率,再次證明了這群有共同識見的高手的高超眼光。
作為高增長表象之一的高資本支出率,常常被作為“高增長概念”的幌子,很多職業分析師給與高資本支出過高的期望,甚至由此誤導了投資者。西格爾稱此為“高資本支出陷阱”,其原理和弊端與“高增長陷阱”基本一致。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早已證明,生產率的提高並不在於高的資本支出,而在於創新、發現、觀念革新甚至隻是對舊想法的清晰化。對高資本支出的期望,最終往往隻是一種“合成謬誤”。
三、股票投資策略:指數化投資+DIV法
西格爾在本書中沒有介紹詳細推理過程,但給出一個結論,即指數化投資是最好的股票投資方式,尤其是進行國際投資的時候。在指數化的基礎上,他提出了“DIV投資法”(D:股利。I:國際化;巴西案例證明外股股票的投資能夠抵禦幣值發展。V:估值)。
此外,西格爾還專門強調了股利的重要性,股利的再投資更是“熊市中的保護傘”和“牛市中的收益加速器”。
該書引用Robert Arnott的話稱,“股利不僅在通貨膨脹、增長已經價值水平變化中起到緩衝的作用,還能降低通貨膨脹、增長已經價值水平變化的綜合影響”。
美國的數據還揭示股利再投資在長期投資中的重要作用:從1871~2003年,除去通脹因素,97%的股票投資收益來自股利再投資,隻有3%來自資本收益。
四、西格爾投資觀點小結
1.對投資者而言,表現最好的公司來自擁有知名品牌的日常消費品行業和製藥行業。西格爾通過對1957-2003年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的數據分析,找出了長期投資中成為贏家的三個部門,它們是衛生保健部門、日常消費品部門和能源部門。前兩者占據了標準普爾500指數20家最佳幸存公司90%的名額。
2.尋找偉大公司,首先要理解投資者收益的基本原理。西格爾得出的投資者收益的基本原理:股票的長期收益並不依賴於實際的利潤增長情況,而是取決於實際的利潤增長與投資者預期的利潤增長之間存在的差異。投資者對於增長的不懈追求——尋找激動人心的高新技術、購買熱門股票、追逐擴張產業、投資於快速發展的國家,常常帶給投資者糟糕的回報(西格爾教授稱之為“增長率陷阱”)。顯然,增長率陷阱是投資者通向投資成功之路上最難逾越的一道障礙。
3.大部分表現最好的公司特征:1,略高於平均水平的市盈率;2,與平均水平持平的股利率;3,遠高於平均水平的長期利潤增長率。
4.表現最好的股票名單中找不到科技或電信類公司的名字。
5.投資市盈率最低的股票,投資於增長預期較溫和的股票的投資組合,遠遠強過投資高價格、高預期股票的投資組合。
6.準備好為好股票掏錢,不過要記住沒有什麼東西值得“在任何價格下買入”。
最後更新:2017-10-10 18:21:50
上一篇:
迪麗熱巴美照,這還是她嗎?未見過這樣的熱巴……
下一篇:
迪麗熱巴曬九宮格遊客照送中秋祝福 美腿吸睛表情甜美如可愛少女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