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Ⅹ唯贵不破,用户成熟是其致命伤
报载,富士康郑州工厂生产的、首批销往国内市场的27.8万台苹果iPhone 8、8Plus新款手机,近日已经驶出厂区,开始投放中国市场。
一边是两个月后iPhoneⅩ才能正式上市的持币待购时间空窗期,一边是被戏称为iPhone 7升级版的iPhone 8和iPhone 8 Plus的不温不火。在2007年第一台iPhone手机面世的第十个念头,当年乔帮主开创的苹果手机产品形象所代表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似乎只剩下了饥饿营销(Stay Hungry)和唯贵不破(Stay Expensive)。
暴利,苹果CEO库克所倚重的iPhone手机最重要的特质,正在成为压垮苹果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把苹果过去十年来创新力的疲软,完全怪罪于库克,未免有失公允,因为任何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都有其巅峰和谷底,不可能每年都有革命性的产品技术涌现,但超级销售员库克过于攫取iPhone手机的短期暴利做法,的的确确为苹果公司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根据苹果公司2016年的财报,整个2016财年,iPhone手机的营收占据了苹果总营收(2156亿美元)的63%,iPhone手机对于2016年苹果公司贡总利润(457亿美元)的贡献依然超过了50%以上。这样的一种畸形业务结构,加重了苹果即将到来的危机——库克越押注iPhone手机的超额利润,其危机就越会提前加速到来。
IPhone升级模式的缺陷:机械升级
2014年,苹果公司第一次推出了大屏手机5.5英寸的iPhone 6 Plus。这款手机在当时虽然获得了一部分用户的追捧,但苹果手机为了迎合市场的利润收割,不惜突破人类单手掌控的尺寸,招致了批评。
(苹果过去十年来的营收增长,已经进入瓶颈期)
从2007年iPhone 4 经典的3.5英寸,到2012年iPhone 5突破到4英寸,再到2014年iPhone 6 和iPhone6 Plus分别突破4.7英寸和5.5英寸,不要小看这些尺寸的不断夸大,因为在事实层面,苹果iPhone手机的突破慢慢地就从当初的“革命性”技术,已经化身为点点滴滴的“脸面修饰术”。
把内在的重要技术变化,转移到外在的点滴面部修复,库克擅长的营销术,不仅为每一次掏出五六千元不等的用户提供了购买的噱头,而且也导引苹果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了机械升级,iPhone手机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比如在iPhone 5s加入指纹识别,在iPhoneⅩ加个面部识别,所有这些“面部改良”,都只服务于一个销售时需要的噱头和理由——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值得你花大价钱马上拥有!至于有多少用户需要用指纹或者脸部识别打开手机,是否真的适用,不再是库克所要关心的范畴。
大屏手机是最好的案例。从乔帮主年代到库克掌门苹果的早先几年里,“单手就能使用的智能手机”,一直是iPhone手机的最重要戒条之一,因为这和用户体验有关。一个过大尺寸的手机,不仅手握起来感到别扭,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苹果一向以来最看重的用户体验——智能手机毕竟不是Ipad,也不是桌面电脑,一个普通人手掌的最大尺寸,就是它最合适的尺寸!
(2014年大屏手机iPhone6 Plus的推出,被业界认为是苹果手机开始“堕落”,沦为平庸产品的开始)
事实证明,苹果大屏手机成为了库克实现内心自我突破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表现为在三星等竞争对手而改变自身的特点,而且使iPhone变得越来越平庸无奇——以iPhoneⅩ为例,OLED屏幕,全面屏,面部识别功能,无线充电……所有这些点点滴滴的“面部修饰术”,都是安卓手机竞争对手曾经尝试过的技术,就像一位网友调侃的那样:“不许你们说别人已经有这种设计了,重要的是苹果终于有了!”
如今,苹果手机什么功能都有(只要是竞争对手有的),恰恰是iPhone进化找不到重要创新点的病灶。十年间,从当年的惊艳面世,到失去特征的“平庸无奇”,iPhone手机的产品迭代,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十字路口。
用户成熟与中国军团的崛起
苹果公司的现状虽如困兽,但也称得上是一个“百足之虫”,不会瞬间垮塌。但是,在苹果过去十年来最倚重的中国市场上,中国用户的成熟,和智能手机中国军团的崛起,正成为苹果的致命伤。
(华为手机和苹果手机的此消彼长)
根据第三方数据调查的报告,过去6个季度以来,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量持续下滑;以最近的2017年第三财季为例,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25%。
如果说,中国用户的成熟(相比较而言,美国人更热衷于每年更换手机,为消费而消费),使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到iPhone手机机械升级带来的弊端,那么,另一方面,华为等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代表的中国军团的异军突起,正在全球市场上对苹果手机发起了“围剿”之势。
(IDC发布的2017年全球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华为已经无限逼近苹果)
以2017年第二季度为例,华为、OPPO、vivo和小米已经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前4名,其市场份额分别为20%、18%、17%和13%,同比都在增长,这4家中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总和已经达到69%,而相形之下,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15年最高时的的14%一路下滑到今年的新低—— 8.2%(去年同期为8.5%)。
(华为觊觎的是苹果的超额利润区,未来十年内,它会不会复制过去20年来在通信设备领域对国外同类产品的完胜那一幕?)
在高端市场上,苹果的创新力不足和三星的徘徊不前,使得华为有希望在未来几年里挑战这两家公司的王者地位。
虽然苹果一家公司在利润上独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83.4%的超额利润,但就全球市场来看,出货量第三的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和苹果手机的差距还不到一个百分点,随着10月份华为Mate 10的发布,华为2017年仍然有希望在销售数量上超越苹果,并进一步蚕食iPhone手机的利润空间。
灵活、自主的技术创新,使得中国智能手机军团第一次借助“弯道赛跑”,在2018年去挑战苹果手机的霸主地位。
最后更新:2017-10-08 15: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