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預見順豐菜鳥之爭:菜鳥在“吸血”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0 12:01
簽到天數: 10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店鋪賣家論壇威望430 發消息5月22日,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的4位董事長共同出席了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雖然貴為中國鼎鼎有名的巨頭級人物,但這4位都是在台下坐著聽講,而給他們“講課”的是馬雲。
馬雲說:“我告訴大家,一天10億隻包裹,不會超過8年,估計在六七年左右就能實現。”但是,馬雲毫不留情地批評到,目前他還沒在國內看到哪家公司,在眼光、格局、組織、人才、技術各方麵做好了準備,迎接10億包裹時代的到來。
就在馬雲勾畫快遞行業未來、指出快遞業短板之後10天,順豐就宣布與阿裏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分手了。
順豐和菜鳥互懟
今天(6月1日)淩晨,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截至中午,順豐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台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
今年14:30左右,菜鳥網絡在起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對此感到很突然,正在與順豐緊急溝通。
菜鳥在聲明中表示:
“5月31日晚上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月1日淩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的回傳。這導致了部分商家和消費者的信息混亂,可能會造成商家和消費者的重大損失。事情發生得很突然,我們正在跟順豐進行更進一步溝通。”
順豐暫停數據接口後,商家無法確定買家是否已經收貨,買家也不能跟蹤商品的實時信息。菜鳥建議,在此期間,商家暫時改用其他快遞公司發貨。
此事發生前,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菜鳥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但是,今天下午6點多,順豐對這一事件給出了另一個版本的解釋:不是順豐關閉菜鳥數據接口,而是阿裏係平台封殺了順豐。
▲來源:順豐集團官微
此外,據北京商報、封麵新聞、新浪財經等多家媒體報道,順豐表示,旗下的豐巢在2016年跟菜鳥開始合作。內容包括:菜鳥提供消費者手機號信息給豐巢。豐巢反饋快遞出入櫃信息,豐巢網點推送等相關快遞櫃物流信息給菜鳥。在2017年3~4月續約的過程中,菜鳥提出:所有快遞櫃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給菜鳥(包括非淘係訂單)。豐巢難以接受以上合作條款。
截至發稿前,每經小編在菜鳥官網中發現,順豐速運還在菜鳥的合作夥伴名單中。
▲圖片來源:菜鳥官網
每經小編注意到,在菜鳥和順豐掐得火熱的時候,騰訊也不甘寂寞。今日晚間,騰訊雲在微博表示:
“騰訊雲讚同“開放的雲計算”理念,全力保障數據安全,更保障客戶業務安全。騰訊雲助力順豐布局雲端,無論多麼重視順豐的數據與業務安全都不為過。”
另據北京商報報道稱,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的原因是阿裏方麵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裏雲。
快遞公司們到底在爭什麼
目前中國的快遞市場競爭激烈,幾家大公司大致可以分為3個陣營:順豐,京東物流和菜鳥網絡。
其中,京東的模式是“自己玩”。此前,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東物流就是一個以服務京東商城上的自營,輻射入駐商家的物流配送和倉儲體係,等於是形成一個購物、倉配、快遞和售後的閉環體驗。
相比之下,菜鳥的理念就是“一起玩”。菜鳥憑借淘寶天貓龐大的電商平台,吸引了很多家快遞公司合作。成立於2013年5月的菜鳥網絡是由阿裏巴巴集團與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共同組建,不過順豐與三通一達僅各出資5000萬,分別占股1%。
張書樂說:“(菜鳥)其實就是一個整合平台,整合多個快遞公司的資源,形成一個物流數據平台。目的一方麵是為阿裏電商平台提供更為優化的物流配送服務體驗,其實也是阿裏電商產業鏈中的一環,並非簡單的因為隻是整合資源,而變成一個購買社會化服務的’外掛’。”
張書樂認為,菜鳥的最大優勢就是通過同盟軍的方式來快速完成覆蓋,成本極低,靈活性大。但同時,由於“入夥”的快遞公司隻是一個相對鬆散的聯盟,因此在管控能力上,則弱了許多。
此前,菜鳥和京東競爭早已擺在了台麵上,2016年7月,劉強東在央視《對話》節目中直言,菜鳥物流就是在為幾家物流公司搭建係統,說得好聽是提升這幾家快遞公司效率;說得難聽點,最後你等著瞧,這幾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是被菜鳥物流給吸走。
接著劉強東還說到,這些加入菜鳥聯盟的快遞都心知肚明,隻不過是被“套牢”了而已。劉強東原話為:
“其實他們都知道,隻是現在已經沒有能力離開了。因為你不這麼做,就會被它踢走了,50%的業務就沒有了。所以你的命根子已被抓在手裏。”
但是,劉強東還說,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順豐。
雖然順豐和菜鳥有合作,但同時又在搭建自己的快遞體係。2015年5月,順豐聯手中通、申通、韻達和普洛斯一起投資5億成立“豐巢科技”來和菜鳥展開直接競爭。據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豐巢的商業模式是由豐巢科技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建設豐巢快遞櫃,是為物業公司、社區業主及快遞公司、行業用戶、電商企業打造的智能快遞管理終端。用戶通過短信密碼、二維碼取件,係統還能提供寄件功能。此外,公司還通過廣告、快遞業務分成、電商使用傭金等來實現盈利。
▲圖片來源:豐巢科技股東名單
其實早在2013年12月,中通、申通、圓通和韻達就聯合成立了蜂網投資有限公司,每家各出資5000萬元人民幣,分別占股25%。每經小編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上發現,2014年,順豐也加入了蜂網,同樣出資5000萬元。董事長由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擔任;董事由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韻達快遞董事長聶騰雲、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海鬆組成。
中國快遞谘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菜鳥主要是針對普通消費者,而蜂網則是將快遞企業聯合起來,形成規模效應,集中采購車輛、設備等,以降低運營成本。徐勇指出,“三通一達”在業務上存在競爭關係,但在采購設備等方麵並不存在競爭,聯合後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時方便供應商為快遞企業提供定製化服務。
此外,順豐還在海外擴張合作,就在今年5月26日,順豐控股與UPS宣布將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助力雙方共同開發和提供國際物流產品。本次所設合資企業將經營推廣和開發聯合品牌的國際快遞服務,助力順豐和UPS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國際貿易物流產品,聚焦B2B和B2C客戶的跨境貿易,拓展全球市場。
可見,除了京東將銷售、倉儲、物流整合為一體之外,順豐、“三通一達”和菜鳥都在想辦法與其他快遞公司合作。那麼,它們在競爭中合作,又通過不同模式競爭,但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
這個答案或許馬雲在5月22日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已經說了。他說,未來物流背後的支撐是數據流,真正的物流一定是數據的溝通,一定是數據化的物流。現在的大公司如果反應不迅速就會像恐龍一樣被淘汰滅絕,未來勝出的將會是善於利用數據的創新型小公司。
最後更新:2017-11-01 0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