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5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周星馳最被低估的八部電影

按電影時間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在很多人眼裏,周星馳最被推崇的文藝片是喜劇之王,說喜劇之王是文藝片也不是很切實際,因為喜劇之王本身是一個喜劇,隻不過文藝成分比較重。在很多人看來,喜劇之王是周星馳癲狂過後的返璞歸真,窺見了他的龍套生涯,而其中的很多表演都是教科書級別的。

然而在喜劇之王9年前的望夫成龍則被很多人忽略了。

望夫成龍於1990年賭聖上映之前上映,票房1370萬,位居當年票房榜的第16位,同年還有賭聖4133萬第一位、賭俠4034萬第二位、無敵幸運星1880萬第十位、咖喱辣椒1578萬第13位、一本漫畫闖天涯1515萬第15位、師兄撞鬼1273萬第20位,還有龍鳳茶樓、風雨同路、小偷阿星、江湖最後一個大佬。

可以看出1990年周星馳橫空出世不是蓋的。而在一眾喜劇片裏,望夫成龍顯得格外突出,作為一個文藝片能拿到這個成績,基本上除了一周一成無人能及,這還是賭聖之前,要知道那時候王家衛一直在300-500萬左右掙紮,而望夫成龍是1370萬,可見這部電影的質量和受歡迎程度。

之所以這部電影被忽略,一是周星馳的喜劇實在太光彩奪目,二是喜劇之王的地位無可動搖。然而我之前寫過一個帖子《喜劇之王9年前的夥伴——望夫成龍》專門寫了望夫成龍,因為這部電影有很多可說之處,由於篇幅問題我就不多闡述,但是望夫成龍這部電影,可以窺見周星馳文藝片的功底,喜劇之王不是僅僅會喜劇,在喜劇大放異彩之前,他的文藝片也是非常出色的。這部電影沒有過頭的情節衝突,溫和靜謐,如水般平靜,周星馳的演技就是在這如水般的電影中大放異彩,無論是和吳君如兩小無猜的愛情還是麵對衝突的演繹,都非常細膩到位,而裏麵麵對阿娣的父親那段戲,可以和喜劇之王媲美。這部電影周星馳和吳君如配合的太好,以至於吳君如因為這部電影愛上了周星馳。在吳君如《減肥血淚史》裏這樣說過:

吳君如曾暗戀過周星馳

1990年2月上映的《望夫成龍》,在現在看來,是周星馳一部比較奇怪的電影,乍看覺得比較文藝,但細看也是能找到一丁點兒“無厘頭”的成分。

 關於與周星馳在《望夫成龍》裏的合作,吳君如曾經在自傳書《減肥血淚史》裏透露了她在那時曾經暗戀過周星馳:“拍戲十餘年來,讓我假戲真做的對手隻有周星馳。日夜相對,人非草木誰能無情,尤其他這樣風趣這樣英偉瀟灑!”而周星馳也高調承認回應當時也暗戀過吳君如。他說:“坦白講,我對肥吳君如都有些意思,雖然她瘦了都靚……不過我不喜歡太靚。我覺得沒得發展,隻怪相逢恨晚,造化弄人呀!”這是他唯一一次公開承認自己暗戀的話。“相逢恨晚,造化弄人”是《大話西遊》裏的台詞。

如果問大陸人最喜歡周星馳的哪部電影,也許很多人會說:唐伯虎點秋香、九品芝麻官、大話西遊,而如果問香港人最喜歡周星馳的哪部電影,也許很多人會提到逃學威龍。事實上,逃學威龍的影響是很大的,周星馳的逃學威龍係列之後,包括張衛健的很多喜劇演員,都一股腦地拍逃學係列電影。

逃學威龍於1991年上映,票房4383萬,刷新了周星馳之前賭聖的4183萬的記錄,可見當時掀起的風潮,無人能敵。

那麼,為什麼香港人很愛逃學威龍,如果靜下心來看逃學威龍,就不難理解了。眾所周知,周星馳是非常注意節奏的一個人,而這部電影,應該是最能體現周星馳表演節奏的電影了,而更為可貴的是,逃學威龍讓周星馳一掃市井小混混的形象,變成了一個英雄。陳嘉上是個很聰明的人,有這樣一段訪談可以窺見陳嘉上是如何把控周星馳的表演的:

把周星馳變成英雄

早期的周星馳在香港影壇被認為是一股歪風,在大多數影視作品中他扮演的都是“破壞者”,戲份並不多,但即使是這樣,周星馳身上的潛力仍然被陳嘉上所發掘,並不顧眾人反對,毅然起用他來出演《逃學威龍》係列男一號。

“其實當時我是在給周星馳改戲路,之前他是個"破壞者",什麼事情都要來破壞,破壞完了就走了。後來我就跟他說,星仔你不能再破壞了,你要當一個英雄,所以《逃學威龍》就是這樣去寫的,後來的蘇乞兒就完完全全變成了英雄。”陳導說,在大家認為周星馳走下坡的時候,他卻認為星仔剛起步,隻要能“用對地方”,懂得怎麼用演員恰恰是一個導演最應具備的素質。

雖然剛開始與周星馳合作時曾受阻,但陳導卻稱,拍攝兩部《逃學威龍》的這段日子是他電影生涯裏最開心的日子,“我每天在現場都在笑,我當時拍了十二天,我就跟副導說,我們成功了,副導說才拍十二天,怎麼就說成功了,我說我們拍了十二天,笑了十二天,一部戲有十二個好笑的點子,就已經成功了,因為拍喜劇太難了,能有幾個讓人笑的點子就不錯了。”盡管已經預知這部戲會成功,但陳導稱自己並沒有想到會如此叫座,並為周星馳的電影事業打開了一片新的天空。

也許因為唐伯虎點秋香和九品芝麻官的風靡,很多人對周星馳的印象是耍嘴皮子搞笑,殊不知周星馳電影更搞笑的在於肢體、節奏和創意,而這種搞笑更為普世、更為高級、更難把握,而周星馳在13年後的功夫裏,又重新回歸了非語言搞笑的重點。在逃學威龍裏,周星馳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演技和天賦,他並沒有去刻意誇張表演,但卻無時無刻不在搞笑,而這種搞笑,就在周星馳慢半拍的節奏中,多一份不可,少一分不行,如此神節奏,隻有周星馳能夠把握,而後麵張衛健的逃學係列電影,更襯托出周星馳對節奏的把控,真是無人能及。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周星馳從大話西遊開始走悲喜劇路線,而實際上悲喜劇路線周星馳早就開始走了,最能體現悲喜劇特點的早期電影,就是武狀元蘇乞兒。其實這部電影是周星馳自己的idea。原本是王晶邀請他拍攝少年李小龍,他推了然後找陳嘉上拍武狀元蘇乞兒,陳嘉上本來是推托的,是在周星馳的力邀下才拍攝了這部電影。

很多人看武狀元蘇乞兒,都覺得很搞笑。確實,這部電影很搞笑,但是其更可貴的在於周星馳在片中對悲劇的演繹。

其實周星馳很少很正經地演繹悲劇,大話西遊給人的感覺是惆悵糾結,喜劇之王是淡淡的哀傷,而周星馳正兒八經地演繹悲劇,也隻有武狀元蘇乞兒中間的片段了,說真的,樓主看到武狀元蘇乞兒中間阿燦和父親乞討,都忍不住落淚,而羞於見如霜,吃狗飯,周星馳都將其中的悲劇演繹的淋漓盡致。

如果說上麵電影都是被低估,審死官才是最冤的,其跟風作九品芝麻官在大陸風靡,結果審死官卻默默無聞。

首先,我想說一下,在90年代,香港人的觀影水平是很厲害的,基本上票房和電影質量是很成正比的,尤其是喜劇片,票房上就可以體現出來,在最輝煌的周星馳年,審死官以4988萬元力壓家有喜事、鹿鼎記12、武狀元蘇乞兒登頂,而94年的九品芝麻官僅僅3018萬元,排名第七,可見香港人的眼中,九品芝麻官差審死官不止一個檔次。

如果說票房不能代表一切,那還有幾個事實,一個是周星馳憑借審死官獲得亞太影帝,而在邵逸夫去世之後邵氏電影DVD賣的最好的就是周星馳的審死官,可見審死官的質量,確實非常過得硬。

或許是審死官沒有王晶那樣的卡通式搞笑,所以在大陸沒有卡通式誇張的九品芝麻官風靡,但是審死官之所以在香港能風靡,是審死官周星馳演文戲的神演技、喜劇的效果、表演的節奏、和梅豔芳天衣無縫的合作、縝密的劇情推進、犀利的諷刺,無一不是頂級。值得一提的是在審死官裏,梅豔芳飾演的宋夫人大放異彩,成為少數和周星馳演對手戲還能大放異彩的角色。

很難相信這部電影是杜琪峰導演的,在這部電影之後和周星馳合作濟公,周星馳把杜sir直接逼瘋了,雖然如此,審死官卻是毫無疑問是非常璀璨的被蒙塵的明珠。

也許我提到破壞之王,很多人反對,因為破壞之王本身就是不少人喜歡的電影,而且我見到不少人提起周星馳,最喜歡的就是破壞之王。

我之所以說它被低估,是因為它在國產淩淩漆的光環下,太容易被忽略了。

周星馳的演技,一直在變化,早期可愛賣萌,王晶卡通式的表演,唐伯虎癲狂到極點,而到1994年,周星馳的演技開始內斂,搞笑也更加智慧內斂,但是絲毫不影響笑點。

1994年,除了和王晶合作的九品芝麻官一如既往的卡通搞笑,國產淩淩漆和破壞之王已經放棄了卡通式或者癲狂式的搞笑了。國產淩淩漆被很多人認可,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太犀利了,但是也許很少有人想到,破壞之王作為同一年上映的電影,其演技是和國產淩淩漆一脈相承的。

也許破壞之王的劇情簡單了些,但是周星馳電影一向不會太在意劇情的嚴謹和合理,因為這樣一個喜劇之王,無論什麼題材,都能製造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就是喜劇之王的獨一無二之處。而破壞之王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周星馳內斂的演技製造出眾多笑料,更在於他表演的內斂細膩。舉個例子,在何金銀被黑熊抓著頭發羞辱那段戲,就連背影都在演戲,那種被羞辱的落寞悲傷,不用看臉就能感受得到,什麼是神演技,這就是神演技。

破壞之王告訴我們的是,即便最普通最幼稚的劇情,周星馳都能演出獨一無二的感覺,這就是一個喜劇之王不可替代的地位。

回魂夜絕對是被低估的一部電影。關於回魂夜誕生的背景,有這樣一段描述:

劉鎮偉記得,《大話西遊》公映第二天,兩人一塊吃早點,一邊吃一邊談將要拍攝的電影《回魂夜》,“我發現他隻是偶爾看看我,其他的時候都在躲避我的眼神。當時我內心非常難受,不是因為他說了什麼,而是我看出這個小孩子已經沒有信心了。所以我寫《回魂夜》的時候,我把我的痛苦寫進了周星馳扮演的角色中。”《回魂夜》的故事中,周星馳扮演了一個天才,抓了許多厲鬼,但在現實的世界中,卻被人當作是神經病,“這就是當時我的心情,我寫了《大話西遊》,自以為寫了一個很好的本子,結果給人家罵得很慘。《回魂夜》的最後一場戲,周星馳拿著電鋸,交給莫文蔚,叫她砍了自己,殺掉他。我其實是告訴周星馳明白——如果你要在電影圈重生,你別再來找我。”

可見,無論是劉鎮偉還是周星馳,都把自己的想法放入了回魂夜,造就了這樣一部奇葩的電影。

其實,真正打擊周星馳的不是大話西遊,是回魂夜,回魂夜1628萬的成績依舊保持著周星馳賭聖以來票房最低的電影記錄。但是香港人對回魂夜也不是沒有認可,在配樂大師胡偉立的博客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回魂夜”公演後,當時的口碑反應並不熱烈,票房也不甚理想,似乎是一部失敗的作品,我們努力過,我們也認真地去嚐試改變,很多事還是不能預料,不由我們所控製。但是當“回魂夜”的影碟發行時,一上市出乎預料地就被一掃而空,時到今日也成了周星馳的經典作品之一,我的 “回魂夜” 原聲音樂在前兩年“萬聖節”放上網後也得到不錯的反應。很多事物往往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被人理解而忽略,但經過時間的沉澱,在人們認知發展後,滄海遺珠總是會被發掘出來閃耀光芒。

那麼我為什麼說回魂夜被低估,除了它傾注了周星馳和劉鎮偉的想法之外,單純論電影本身,將恐怖、喜劇、愛情天馬行空的糅雜在一起,而其中對於鬼的闡述、人性的描寫更是犀利無比。我依舊記得那些人帶著紙帽子飛起來的場景,那種天馬行空,簡直讓人忘了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那種思想的自由,實在令人神往。

而周星馳的表演,簡直可以用神來形容。這樣一個黑暗色調的電影,周星馳飾演一個精神病人和捉鬼大師,這樣遊離神經質的角色,被周星馳詮釋地讓人們無法判斷他到底是神經病還是天才。從頭到尾,周星馳都沒怎麼露出他標誌性的臉,知道最後才摘下墨鏡,如果沒人提醒,人們都看不出這個神經兮兮的Leon竟然是搞笑天王周星馳,這樣另類的角色,恐怕除了周星馳外,沒有人能夠做得到了。

而這部電影對於人性和人心的解剖,對於恐怖的闡釋,更是犀利到勁!

回魂夜投資並不大,故事也僅僅在一個大樓裏拍攝,但是劉鎮偉讓人驚歎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周星馳的神演技和犀利的透徹,造就了一部被低估的經典。

提到新世紀周星馳的電影,罵的最多的,除了西遊降魔篇,就是長江七號了。至於罵的方法,什麼都有,大抵是:周星馳江郎才盡了,不會搞笑了,這片子太平淡,簡直是扯淡……

其實這樣的說法,我可以理解,在周星馳少林足球驚豔一方,功夫震撼全球之後,突然來了一個兒童片,想必影迷想死,路人罵死。

但是我們回頭看長江七號,真的那麼失敗嗎?

首先,在長江七號上映的時候,眾多影評人,沒有一個噴的,都是讚譽有加,我相信周星馳不至於花錢買這些讚譽。

其次,長江七號的七仔的成功,我想不用多說,樓主在北京地攤經常看到七仔,前些天在大紅門,一堆買公仔的,人手一大堆七仔,基本上到下午三四點就賣完了。我想,除了喜洋洋,七仔是小朋友最喜愛的虛擬角色恐怕不是吹牛吧?

票房上,長江七號拿下當年全球華語票房第二名,僅次於吳宇森的大片赤壁,這不是買來的吧?

是的,長江七號是個兒童片,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我無話可說,兒童片,本來重點在於孩子,孩子看的高興,這電影就成功了。而長江七號上映的時候,不僅小孩子看的開心,不少大人也深受感動。

我知道,很多人看周星馳的電影,都會帶著一種特定的心態去看,他們期盼在電影院看到周星馳口吐蓮花,看不到就罵街;他們期盼在電影院看到經典的無厘頭搞笑,看不到就罵街;他們期盼看到超級大片功夫喜劇,看不到還是會罵街。可是回頭看,他們期盼看到的,不正是當初罵的嗎?

長江七號就是這樣,他們期盼著一個超級大片,或者ET式的外星人,一看到外星狗和滿臉滄桑的周星馳,就無法接受。

可是,捫心自問,長江七號讓你快樂了嗎?長江七號讓你感動了嗎?長江七號讓你落淚了嗎?

捫心自問,除了周星馳,有哪個導演願意投入巨資,投入幾年的精力,打造一部兒童片,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給孩子以積極向上的信息?其他導演在忙著奪人眼球,在忙著用大波和豔俗吸引觀眾,在忙著用災難賺人們的眼淚,有誰願意去拍一個給孩子以美好記憶的溫情兒童片?隻有周星馳!

當年喜愛七仔的小盆友,慢慢都長大了,在他們眼裏,最早接觸的不是周星馳的無厘頭,而是那個人見人愛的七仔和滄桑慈祥的老爸。我想,當這些人再回頭看長江七號,想到的不是當時上映時候如何被噴,不是周星馳為什麼那麼滄桑,而是那個可愛的外星狗七仔,是那個鬼馬的小迪,是那個慈祥的老爸,是他們童年美好的回憶。

按時間順序最後一部就是《西遊降魔篇》

西遊降魔篇其中一位主演文章近日在風口浪尖,關於他的私事我不想多提,而且我並不認為西遊降魔篇有多完美,至少裏麵的主演文章舒淇未能挑起大梁,電影不是特別流暢,其中不少硬傷我都覺得一開始說就停不下來了。

但是,我仍然認為這部電影被低估了。

我記得西遊降魔篇在全國大規模點映的時候,一片讚譽,而在西遊正式上映刷新票房的時候,網絡上各種罵聲都有,什麼坑爹之作、圈錢之作、周星馳江郎才盡、這本來是郭子健作品等等,如果挨個盤點下來,估計能直接累癱。

但是我想說幾個事實:

1.西遊在點映的時候一片讚揚,點映可不都是星迷,很多路人都看了,為什麼當時沒有罵聲一片?

2.西遊罵聲再多,裝逼聚集地也是7.1分,雖然我不覺得豆瓣有多少可信度,但是至少在裝逼聚集地還是過得去的;

3.西遊在周星馳臨陣磨槍草草宣傳,隻導不演,投資非常小,在往常冷檔期大年初一上映,屢次刷新票房創造奇跡,而且後勁十足,在海外發行不利的情況下仍然拿下全球華語冠軍;

4.很少有影評人說不好的,同長江七號,我不相信周星馳至於花錢買影評;

5.西遊降魔篇的解讀,可謂是空前的,很多心理學人士佛教人士大學教授都在解讀,我想一個爛片不至於這樣解讀吧?

但是,由於大話西遊地位太高,人們又喜歡懷念當年癡情的至尊寶美麗的紫霞仙子,一看到西遊降魔篇各種幻滅,一對比一無是處,因愛成恨把西遊降魔篇貶的一無是處。

但是我為什麼說這部電影被低估,有幾方麵的原因:

1.西遊降魔篇開辟了春節檔,使往常冷檔期變成了全年最熱的檔期,並帶動了今年春節檔影市的爆發;

2.西遊降魔篇對西遊記題材重新做了定義。在西遊之前,大部分西遊題材無非兩種:一種是正統的西遊記題材無人超越六小齡童;另一種是把西遊題材排成愛情片無人超越大話西遊。但是西遊降魔篇之後,人們意識到原來西遊記還可以拍成魔幻題材,大鬧天宮也間接受益,我記得大鬧天宮在西遊之前拍完但是遲遲不敢上映後來推到14年的春節的吧?

3.西遊降魔篇的創意是空前的,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拍了魚妖、豬妖、猴妖嗎?可是為什麼周星馳之前沒人這樣想過,為什麼他們拍都是臉部化妝而已?為什麼周星馳之前沒人想過這些徒弟原來是如此暴戾?為什麼隻有周星馳還原了孫悟空的暴戾囂張?

4.西遊開辟了中國商業大片恐怖元素的先河。中國的大片,沒有人敢玩恐怖,可是周星馳不僅玩了,還玩的相當有感覺,雖說西遊不是正統的恐怖片,但是看過的人應該沒有人會否認西遊中恐怖元素的味道。

5.西遊降魔篇的思想和高度是很厲害的,雖然我承認電影有硬傷,但是不可否認其思想的高度。很多人抱著大話西遊否認西遊降魔篇,我隻能說還是太年輕了,周星馳從大話西遊到現在都接近20年了,難道他的思想還不如20年前?

6.西遊降魔篇開辟了中國商業大片講佛理的先河。雖然西遊降魔篇看起來恐怖而且有喜劇元素,但是沒有一個佛教人士站出來衛道的,他們都驚歎這部電影能將佛理講得如此深入淺出,紛紛解讀。當然作為一個商業大片,做到好看就成功了,佛理隻是附帶的。

7.周星馳有意拍西遊降魔篇係列電影,不同於少林足球和功夫,西遊降魔篇的結尾已經預示了續集的必要性。我想,如果有一天西遊的續集出來,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詬病這部電影的結尾了。

8.西遊降魔篇把中國魔幻大片帶入了新的高度,魔幻大片不僅僅是畫皮那樣的小打小鬧,是真正的東方魔幻,西遊是個試水之作,西遊之後中國魔幻大片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精彩,而周星馳更加不缺投資,可以放開手腳去拍自己喜愛的電影,其中少不了魔幻大片。

周星馳的每部電影在上映的時候都被罵得很慘,下部電影出來之後人們懷念當時罵的很慘的電影,然後繼續罵現在的電影,這究竟是為什麼?無非是周星馳給你的不是你想要的,直到下部電影出來之後你才意識到原來你當初沒有要的正是你現在想要的,可是他現在給你的又不是你想要的。對於周星馳,我們可以肯定他拿出來的一定是精品,雖然和人們腦子裏的期待不同,隻可惜人們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否定剛出的電影。

也許我現在說西遊降魔篇被低估,很多人覺得我嘩眾取寵不知輕重。但是也許在若幹年後,我們回頭再看西遊降魔篇,也許會看到西遊為中國影壇帶來了什麼。

最後更新:2017-10-17 10:50:06

  上一篇:go 成龍感歎槍擊案稱世界殘酷 網友:看看你怎麼對小龍女就知道
  下一篇:go 謝娜力挺他,周星馳捧他,如今這身份,這擔當,你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