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1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生前最后计谋留下五个字:骗了世人两千年

说起诸葛亮,那在三国之中可谓是明星级智慧级人物,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渲染之后,那更是神一般的人物,以致受世人敬仰数千年。因其神机妙算之能耐,使得人们都说:得孔明者得天下。

明朝也有一位神人,连朱元璋都对他赞不绝口,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他就是神童刘伯温。人们都称他是孔明转世,并且民间广泛流传刘伯温写的这样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对此,刘伯温并不感到骄傲,相反,他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因为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诸葛亮不过三分天下,自己却能一统天下!愤愤不平的他无处发泄,就决定挖了诸葛亮的墓。

刘伯温一行人在去诸葛亮墓的途中先看到第一座巨碑,上面赫然写着:吾到无人到。刘伯温看到之后哈哈大笑说:“可惜卧龙山人好书法,奈何料事有差,终究低吾一等。”

骄傲之余便让随从将此碑砸碎继续前行,没走多远,他们在前面竟然又遇到一个一样的石碑,然而当刘伯温看到这五个大字时,直接跪下磕头,还一直求饶。原来,石碑上竟赫然写着“只有伯温到”五个大字!

刘伯温一行人吓得丢了魂,连忙重新把石碑修好原路返回,再也不敢闯入此地,也没有把诸葛亮墓之地告诉世人。就这样,两千年来,无人知晓诸葛亮的真身究竟埋在哪里。(这个历史很有趣)

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经常会有一种错觉:足智多谋、善用计策的诸葛亮老是、总是、又双叒叕用锦囊妙计助攻“队友”化险为夷、大败敌军。

但是,事实是这样吗?诸葛亮真的用过很多次锦囊妙计吗?

其实,从初出茅庐到病死在五丈原,足智多谋、算无遗策的诸葛亮仅仅用过3次锦囊妙计。

为什么只有3次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诸葛亮虽然聪明,但毕竟很多事情需要因时因地制宜给出相应的对策或计策,而不在场的时候很难未卜先知。如果诸葛亮每次都不在场,而每次又都通过锦囊妙计“遥控”战场、运筹帷幄就会显得太假!正如鲁迅所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所以,锦囊妙计虽然好用,但是次数用得过多就容易过头。

因此,本着“事不过三”的原则,就算是有“尊刘贬曹”倾向的罗贯中在写小说时也不得不控制“智绝”诸葛亮用锦囊妙计的次数。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把这仅有的三次锦囊妙计用掉了呢?

诸葛亮第一次用锦囊妙计是在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和第55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当时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刘备也借机大肆扩充地盘,拒不归还此前向东吴暂借的荆州。为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但是,很快被诸葛亮识破,后者将计就计,让刘备“择日便去就亲”,并派赵云跟随护驾。临走前,诸葛亮给了赵云三个锦囊,让赵云“依次而行”。

最终,孙权和周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第二次用锦囊妙计是在第99回——《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此时正是诸葛亮北伐大战司马懿的关键时期,于是诸葛亮便派魏延、王平等大将正面迎击魏军先锋张郃,又给姜维、廖化一个锦囊,让他俩依计而行。结果,姜维、廖化凭借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大败魏军。

但是此战之后,由于张飞长子张苞战死,诸葛亮未能经受住打击,竟从此得病卧床不起。

诸葛亮第三次用锦囊妙计是在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算准魏延必反,所以临终之时还给了杨仪一个锦囊,让其依计而行。

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利用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妙计,借马岱之手杀死了魏延。

以上便是诸葛亮一生用过的3次锦囊妙计,经过罗贯中的美化,诸葛亮确实做到了算无遗策;但反过来一想,诸葛亮又像极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此二人都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最后更新:2017-10-08 18:59:44

  上一篇:go 昨天没有下雪啊,薛之谦你这是去哪浪了?
  下一篇:go 薛之谦的世界和平,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