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啟動界麵裏的地球全貌變了,背後原因竟是這樣!
細心的朋友們在9月25日發現,微信啟動的閃屏頁麵發生了細微變化。快來玩大家來找茬,你知道變化在哪裏嗎?
(對比圖)
謎底揭曉!原來,雖然同為地球,但圖片的視角從非洲大陸上空變為了中國上空。原圖中的地球,是NASA在全世界範圍公開的第一張完整的地球照片,名為“藍色彈珠”,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畫麵中所顯示的是非洲大陸。而6年來微信首次更換啟動閃屏的這張新圖片,是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中國全景。
(微信啟動新閃屏的原始雲圖。風雲四號觀測的2017年6月7日13時,可見光三個通道合成的地球圓盤圖。雲圖反映出該時刻我國北方及東部沿海受鋒麵氣旋雲係影響,出現降水天氣,我國南方的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切變線雲係也帶來了持續降水天氣,赤道北側的熱帶地區對流活躍,孟加拉灣及西太平洋有多個發展旺盛的對流雲團。/圖片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為什麼選在9月25日當天進行更換?南方周末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2017年9月25日,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它搭載了全球首個大氣垂直探測儀,並是國際上首次在單星上同時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以一顆衛星實現了兩顆衛星的功能,是我國氣象領域的一項重大成就。
也就是說,這張照片,是一次對“風雲四號”的獻禮。
“風雲四號”做過那些事?
2016年12月11日零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衛星。“風雲四號”衛星也是我國首顆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中國氣象局稱,“風雲四號”代表著當今氣象衛星的最先進水平,其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實現了升級換代和技術跨越,將大幅度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氣候預測能力。
從5月初的北方地區沙塵過程,到6月下旬華北特大暴雨,再到6月底至7月初的南方持續降水、台風“苗柏”“南瑪都”,甚至九寨溝發生的7.0級地震……在軌測試7個月,這些重要場合“風雲四號”都沒有缺席,對台風、沙塵、暴雨強對流等災害天氣和藍藻水華、霾等環境生態問題進行了實時有針對性的應用監測。
5月3日至7日,北方地區迎來最強沙塵過程,10餘省(自治區、直轄市)被黃沙吞噬,影響麵積達163萬平方公裏。“風雲四號”完成了在沙塵天氣監測上的“首秀”,彌補了地麵觀測的不足。強沙塵過程在開始時,北方很多地區的地麵監測站卻並沒有發現沙塵的蹤跡,“風雲四號”卻發現了雲上沙塵的“行蹤”,如今已能夠對沙塵進行立體監測,從而把沙塵更加清晰地刻畫出來,從而有效識別沙塵來源,判斷其發生發展過程。
此外,“風雲四號”衛星還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第13屆全國運動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9次會晤、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等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大提升遙感應用服務效果。
目前,“風雲四號”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有望在2017年底具備試運行和服務能力,將為我國及亞太地區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最後更新:2017-10-08 09: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