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要甩對手一條街,華為Mate10能但此重任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繼德國慕尼黑發布會之後,華為Mate10係列也已在國內發布,公布價格之後,有人暗爽終於體驗到一次比國外價格低的國產手機良心價了,雖然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提升並不等同於華為高端化的完全實現,但是,這款標榜為首款搭載AI芯片的智能手機,已經足夠顯示華為想要在高端市場上與對手拉開距離的野心。

餘承東在接受采訪時說了,華為“要做把別人甩一條街的產品”,而不是稍微比別人好一點的產品。

手機市場洗牌不斷的同時,國產手機的競爭力也在不斷擴大,經過前幾年的性價比加上配置戰的拚殺,從去年開始,國產手機品牌除了在產品品質、外觀、品牌影響力之外,還在渠道和營銷上展開了全麵的競爭。從上半年的多攝之爭到下半年的全麵屏大戰,隨著華為Mate10發布,近期iPhone X也即將開售,手機市場的變化令人應接不暇。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增量規模的下降以及上遊元器件漲價對利潤的壓縮,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不斷提升。而相對於功能配置上對用戶體驗和技術成熟度的均衡,這次要做到不是“稍微”好一點,華為的底氣更多的在於芯片。實現高端化轉移,不是簡單地砍掉低端機型那麼簡單,技術實力依舊是華為突破國產品牌瓶頸的前提所在。

在華為Mate 10係列發布會上,公布了一組數據:2017年三個季度,華為手機發貨1.12億台、發貨同比增長19%、收入同比增長30%,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中國市場份額持續第一。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增長超過了銷量增長,這意味著高端機的占比在提升。今年二季度,國產手機品牌占據了87%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其中,華為、OPPO、vivo、小米更是力壓蘋果排在中國市場的前四位。但是,蘋果加上三星仍然占據了整個手機行業利潤超過87%的份額。整個行業的利潤在於高端,而高端機領域也是同時實現利潤增長和進一步技術創新優勢這一良性循環的兵家必爭之地。

而華為的“高端化”探索沉澱已久。芯片的研發極具前瞻性,由於芯片研發的固定成本極高,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長期研發和技術沉澱,對市場進入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從2008年推出手機芯片,到今年首個人工智能移動計算平台麒麟970問世,在國產手機紛紛大戰全麵屏之時,搭載麒麟970的華為Mate 10推出,十年磨一劍,進一步鞏固了華為自推出Mate 7以後近三年來在中高端市場攻下的地位。餘承東表示,華為的研發投入正在持續上升,甚至超越很多美國的大公司,而在手機上的研發投入則超過國內百家企業的總和,僅僅是一顆手機芯片背後就站著上萬人的研發團隊。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這次AI芯片來頭不小,這也是華為在技術積累上相對突進的階段成果。一款移動芯片從研發到正式商用,一般至少需要18個月的時間。此次華為發布的業界首個集成NPU的移動處理器麒麟970和蘋果發布A11 Bionic神經引擎同時推出,而在近期剛剛舉行的台積電30周年慶上,蘋果COO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也表示,手機將會是下一個主要的AI平台,他說;“我們已經構建的架構、我們放在手機手表裏的神經引擎,對未來至關重要,這些將幫助開發者在AI領域創造越來越多的應用,所以我們認為手機將是一個主要的平台”。

這至少說明了華為和蘋果在所有的智能手機廠商中,對於人工智能的布局,無論是移動芯片的研發能力還是前瞻性,都是領先的。尤其對於華為而言,引領AI芯片市場,不僅僅是高端化轉移的重要一步,如果能夠搶先在AI芯片體驗上優於別人,那麼這將成為華為未來長期占據優勢的技術壁壘。

麒麟970是華為首款人工智能移動計算平台,並且是全球首個集成獨立AI人工智能專用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的移動芯片,采用了台積電(TSMC)的10nm工藝,是目前業界最為先進的芯片製造工藝。

以往的手機芯片普遍是以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DSP(數字信號處理)為核心的傳統計算架構,但隨著AI對整個科技圈的顛覆,這種架構未來將難以支持AI海量數據計算。為此,AI專設硬件處理單元能夠為CPU、GPU等架構減負,以提高應用效率和降低能耗。芯片所采用的是創新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其AI性能密度在加速性能和能效比上能夠大幅優於CPU和GPU。根據華為公布的數據,相比前代麒麟960,麒麟970的CPU能效提升20%,並且能效比提升50%。

目前來看,通過AI技術的加持,主要在攝影和文字語音交互上有了比較直觀的變化。其實手機攝像頭的多攝升級或者是語音識別助手的應用幾乎已經是所有旗艦手機的標配了。但是用戶體驗還有升級的空間,尤其是語音交互目前還是非常初級,無法實現真正的智能交互。

智能化不僅僅是硬件層麵的更迭。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張韻東曾表示,NPU其實是解答智能時代摩爾定律麵臨走向盡頭這一困惑的一塊引玉之磚。也就是說,雖然物理層麵和信號層麵都受到物理規律的製約,但在信息層麵的技術創新還遠沒有達到極限。

在發布會上,餘承東也有提到了一些涉及NPU在一些具體應用上的性能提升。麒麟970有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能更快速的識別語音指令以及語音指令背後真正的意思,從而解決傳統語音交互識別率低、不夠聰明的問題。而智能攝影摒棄了傳統的攝影技術,在移動處理器集成了人工智能處理單元之後,可認出13種不同的拍攝場景,幫助手機更精準和快速地識別拍攝場景,找到選擇最合適的圖像處理算法,AI通過不斷學習來總結,從而根據對象的特點和屬性自動調節參數設置。基於以上性能的人工智能翻譯,能夠實現文字交互翻譯和識圖翻譯,也可進行麵對麵的語音翻譯。

AI作為這些應用實現的底層支撐,並非誇大AI芯片的優勢,目前來看,AI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布局是一個突破,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局限。因為就整體而言,目前AI在智能手機領域布局還處在非常初級,AI應用極為有限。

為此餘承東提到華為還放了人工智能接口,為所有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的開發者提供引擎,讓智能手機的人工智能應用越來越豐富。“最重要的是打造人工智能的生態優勢,現在是APP時代,未來是AI時代,到了AI時代我們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餘承東認為,人工智能隻是提供一種基礎和能力,語音、拍照等方麵的應用隻是開端,後續還需要生態的完善。

圍繞AI開始構建生態是基於AI芯片所提供的全新交互方式的特殊性。意義不僅僅在於自研芯片提升廠商的話語權、掌控供應鏈和提供溢價能力那麼簡單,對於後期從軟件適配,到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直至掌控終端生態,構建自己的閉環的開放生態,這才是剛剛開始。

仔細比較的話,除了AI芯片的智能化提升,華為Mate 10比起Mate 9在各項性能提升都算是穩步地進行,雖然在多個應用上對標iPhone X,但是總體上采用目前較成熟的技術應用以滿足用戶體驗為先,而非單純的技術炫技。尤其是在針對續航和通訊性能進行優化,保留指紋識別和有線充電的考量,增加相對實用的投屏應用,支持了雙卡雙4G同時在線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產品功能的提升並不意味著技術的革新,除了擁抱自身在技術上的不斷突破和領先地位,科技的突破和新科技的普及在於不斷地改變使用者生活習慣的同時,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共同去構建完整的生態。隨著AI技術的提升和產品日趨大眾化,伴隨著AI芯片加持的智能手機進一步普及,也許在不久的未來,AI芯片也隻是智能手機中的一個最為基礎的標配而已。

現在看來,單單一個華為Mate10並不能真正意義上承載“甩別人一條街”的技術優勢,而“甩別人一條街”也並非全部由AI芯片或者某一產品的技術優勢去承載,在華為的這場高端化轉移中,技術沒有脫離行業的本質,AI真正加持的是對用戶需求的感知和用戶體驗的提升,這才是華為“甩開別人一條街”的開始。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最後更新:2017-10-27 11:01:14

  上一篇:go iPhone X 下午3:01 開始預購,蘋果在線商店下線維護
  下一篇:go iPhone X今日開售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搶到iPhon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