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6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馬化騰、雷軍……這些大佬曾對創業者說了哪些逆耳忠言

騰訊:馬化騰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放低目標、打磨產品

對於創業,馬化騰曾說:一是不要一開始就設定宏偉目標,而是把目標放到最低,事情是一點點細致做出來的。隻要埋頭過完自己的坎,自然會有人分心落後。“不能指望說要做10億或多少億,如果我們當初這樣想早就死了。這會左右你每一步動作,接下來你會發現很多細小的事情都不做了,看到服務器有問題也不緊張,老想著10億100億怎麼搞,那就完了。”他還說,如果放在今天他創業,頂多做點小軟件滿足自己的愛好,表達了對時勢的敬畏。二是要看做的事情有沒有用戶價值,隻要事情做對了成本就不會太高,有價值、不放棄就肯定有回報。三是產品打磨得好用一點,用戶自然會體會到你的心意。“我們的好產品全都是這樣琢磨出來的。騰訊的成功最初是運氣,後麵就是跟整個團隊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

阿裏:馬雲

阿裏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生活遠比創業更重要

馬雲曾說,傻瓜用嘴講話,聰明人用腦袋講話,智者用心講話。創業者一定要想清楚兩個問題:“第一,你想幹什麼?不是別人讓你幹什麼,也不是因為別人在幹什麼,而是你自己到底想幹什麼。第二,你需要幹什麼?該幹什麼?而不是你能幹什麼。”馬雲堅信,“這個世界上比你能幹、比你有條件幹的人很多,但比你更想幹好這件事情的,全世界隻有你一人。”因而創業者不僅要給自己一個夢想,一個承諾,還要給自己一份堅持。阿裏巴巴13年創業路印證了這一點。馬雲還稱創業是人生生活中一個很精彩,很有意思部分,但生活遠比創業更重要。希望創業者不要因為創業而成為剩男剩女。

小米:雷軍

小米創始人雷軍:公司可以死,但做人不能失敗!信用對每個創業者是無價之寶

雷軍曾說:“90%的創業項目會死,幸福的是少數,不幸福的是多數。公司可以失敗,人不能失敗,你在處理事業失敗的時候,要讓自己獲得一個好口碑,這樣你就獲得了下次東山再起的機會。我做天使投資成功率比較高,成功率比較高的秘訣,一般不會在外麵講。其實最重要投資經驗是什麼?我有一半以上的項目死了,我會再給項目負責人第二筆錢,或者他的公司轉不過來,我會借錢。我覺得絕大部分項目都會出現問題,關鍵是怎麼處理好,以後自己還能重新開始。我們投資人天天看到一堆的公司,失敗是正常的,成功是不正常的。關鍵問題你怎麼處理好每一件事涉及到信用的時候,信用對每個創業者是無價之寶。”

百度:李彥宏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向前看兩年,少許諾多兌現

李彥宏告誡躍躍欲試的年輕人:一定要有向前看兩年的眼光。跟風、趕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隻是殘羹冷炙。

“這個項目多久可以完成?”“6個月。”“4個月行嗎?給你加50%的報酬。”“對不起,我做不到。”這是在李彥宏創業之初和一個客戶的一次對話。後來,這個客戶告訴他,對於李彥宏的拒絕,他感到非常滿意,因為這反映出李彥宏是一個很真實和穩重的人,這樣他的產品在質量上一定會有保證的。

創新工場:李開複

創新工場CEO李開複:防止“逢會必到”的風氣,避免“紙上談兵”的陷阱

李開複曾說:雖然可以看到年輕人對創業的熱情,但是更讓人擔憂的是我看到這些問題背後是一批熱情有餘,理解不足的年輕人。我擔心他們熱衷於參加各個活動講座,隻看到創業者光環,聽到創業宏偉夢想,而對創業的看法過於樂觀,甚至天真。

全世界沒有一個創業家是靠空想而成功的。點子一點都不值錢。你的點子如果隻是拍腦袋想出來的,那幾乎一定是沒價值的。就算你的點子很好有價值,我保證世界上有一大批人有同樣的好點子。你們誰會勝出就要看誰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快速執行。創業活動對年輕人是值得適度參與的,可以聽到很多過來人分享經驗。但是有些年輕朋友們聽了很多分享會、讀了許多書和文章,形成了一種「逢會必到」的風氣,反而掉入了「紙上談兵」的陷阱。如果沒有真的跳下去參與或主導創業,隻聽分享根本沒辦法真正了解創業者的世界。

聯想:柳傳誌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誌:創業者腳踏實地、認真學習對自身真正有用的知識

柳傳誌在一次活動中說:“我們應該怎麼去學習,我覺得也挺重要。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怎麼把自己放到裏麵去參加論壇,或者去看書等等。能不能把自己擺進去、放進去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在參加有些論壇的時候,覺得有些朋友好像主要把參加一個什麼活動,或者看了什麼書作為談資,我今天見到誰了,跟誰照了相了等等。其實並沒有認真地去學自己要學的東西。”

賽富亞洲:閻焱

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年輕人中喊口號的多,真正堅持的少

閻焱說,“媒體上比較喜歡講“90後”,但我看到年輕人中間喊口號的比較多,真正堅持下來的比較少。其實創業一定是一個社會中間少數人的事,而且它應該隻適合於少數人。如果是全民創業,一定是社會在它的功能上有所欠缺。當創業成了一種“時尚”和“運動”,多數人都急功近利把創業當成了投機行為。”

IDG資本:熊曉鴿

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任何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成功,不在於炒得有多熱

熊曉鴿說,“任何時代都有造假,但商業是否成功與學曆並無必然關係。在中國商業發展的曆史上,有多少企業像流星一樣,嘩地一下出現,又迅速地隱匿在夜空中。任何一家公司在互聯網時代的成功,不在於炒得有多熱,最重要的一定是你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質量。短時期內的虛假炒作也許會贏得暫時的眼球關注,但一定不會持久。”

真格基金: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發起倡議,抵製創業公司虛報融資

徐小平曾說:“即創投界的朋友們,大家一起來消除這個虛報投資額的現象。別的我不敢說,但我會精確知道真格所投公司的融資額。我要求這些公司要麼不報融資消息,要報就要報真實數字,否則我會在微博裏“不小心”透露我所知道的真相。歡迎所有創投媒體、創投同行們一起來做這件事,淨化、改善並提升我們來之不易的創投環境。”

新東方:俞敏洪

新東方創始人、洪泰基金聯合創始人俞敏洪:創業者不要過於信口開河

俞敏洪曾談到了一個創業者的領袖精神,為企業製定出理想、目標、價值觀,不要過於信口開河,而隻是說跟著我幹可以變成億萬富翁的做法,他並不欣賞。團隊在主打概念之外,一定要把背後的大的商業邏輯想清楚。比如最早新東方曾考慮過投資超級課程表,但因為餘佳文的一句話,讓自己立即決定放棄了項目跟蹤,這就是最近引起波瀾的那句“明年拿出一個億利潤給團隊進行分配”。

哇哈哈:宗慶後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創業禁忌 追熱跟風

宗慶後說,投資者、創業者不應“迷信”一些熱門的東西。正如目前企業界和創業者們所熱衷的“互聯網+”,宗慶後認為,不乏有部分人士盲目跟風,且有“誇大忽悠的嫌疑”。互聯網在製造業上的利用,主要是用來提升效率,但不是什麼都能用到這些技術的。”在宗慶後看來,對於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不能過分擴大其作用。在國內與國外看來,國情發展的不同以及其他方麵的不同,都應該考慮在內,還是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完成生產和技術的結合。

李嘉誠

李嘉誠:與人為善、遵守諾言,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

李嘉誠曾說:一個人一旦失信於人一次,別人下次再也不願意和他交往或發生貿易往來了。別人寧願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願意再找他,因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會生出許多麻煩來。如果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出承諾,一經承諾之後,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

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樣對你們的事業非常有幫助。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才能避免成為別人進攻的靶子。如果你不過分顯示自己,就不會招惹別人的敵意,別人也就無法捕捉你的虛實。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誌,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如果你淋了這麼多冷水,還對創業有堅持和決心,那也許你就是有那創業基因的極少數之一!祝福你!

一個創業公司一路過來,創始人一路上是非常孤獨、煎熬、痛苦的,99%的時間都是在孤獨一個人走過來的。對創業二字,一定要有敬畏之心。特別是年輕人,要嚴肅認真地對待這兩個字,而不要有任何創業幻想症。

還請創業者對創業要有敬畏之心,別讓肉體跑丟了靈魂,請保持對互聯網的敬畏。

來源:氧分子網

聲明:本文觀點不代表淘金山金融立場,僅供參考

淘金山金融官方微信,致力於向商業菁英和企業決策者及時提供來自全球的商業、經濟、市場、管理和科技新聞。

有一種NB叫打死不上市,數數全世界有哪些還沒上市的巨無霸公司 |淘金山

中國富豪,不查都是神話,一查就是一個笑話 |淘金山

終於,這兩巨頭全麵退出中國!他們則功不可沒 |淘金山

- END -

最後更新:2017-10-09 03:20:10

  上一篇:go 汪涵一個背包一雙拖鞋用了10年,沈夢辰隨便一身都十幾萬起步
  下一篇:go 真人爆笑王者榮耀:安琪拉的伏擊戰非常漂亮,李白追殘血阿軻反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