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都佩服的傳奇浙商大佬魯冠球病逝,從鐵匠、敗家子到一個傳奇,萬向帝國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今日上午逝世,享年72歲。
他是民營企業家中的常青樹,他是中國第一代鄉鎮企業家代表人物,他把一個負債累累的社辦企業,打造成一個年營業收入超千億億元,直接或間接控股十家上市公司,涉及製造、能源、金融、農業、資源的巨型跨國集團。他的成功案例被收入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經典案例。
作為1980年代的風雲人物,魯冠球早在1985年就被《半月談》雜誌評為全國十大新聞人物,1987年、1992年分別當選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1990年1月,中國鄉鎮企業家協會成立,魯冠球成為副會長。2001年度當選為CCTV年度經濟人物,1998年到2013年,連續三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創業48年,魯冠球一直是中國鄉鎮企業家的一麵旗幟,被稱為企業家中的不倒翁和常青樹。2016年10月13日,2016年胡潤百富榜發布,魯冠球以550億元財富,位列第18名。2016年,萬向集團營收1158億位列浙江企業前五。
從1969年7月魯冠球帶領6名農民集資4000元,在錢塘江畔創辦農機修配廠開始,他的企業以年均遞增25.89%的速度,發展成為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一代傳奇人物魯冠球如何把一個鄉鎮企業帶到叱吒資本市場的跨國企業集團?
01
4000元創建農機修配廠:小鐵匠書寫農民企業家傳奇
1945年01月17日,魯冠球出生在農家,15歲輟學,16歲時的理想是當工人。
1962年開始創業的魯冠球當過鐵匠、開過麵粉加工廠、修過自行車、幹過鐵匠鋪。
直到1969年受浙江省蕭山市寧圍公社領導邀請,擔任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廠長,才算正式走上了人生的正軌。
"1969年,正好有個機遇,中央有個文件,每個人民公社,可以搞1個農機修配廠。我和六個人一起辦起了寧圍公社農機廠。"魯冠球這樣回憶他的創業曆程。這是在鐵桶般的統購統銷年代,擠進"計劃"的第一道縫隙。
1969年,魯冠球24歲。他變賣了全部家當,籌集了4000元,帶領6個農民,以一隻火爐、幾把榔頭、一個84平方米的房子,創辦“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開始了艱苦的創業。這一年的7月8日,被定為萬向集團的創建日。
正是這種敢想敢幹的性格,讓魯冠球在中國經濟的奇跡創造過程中始終跑在前麵:當1969年中國首次允許每個公社成立一家農機修配廠時,他已經積累到了第一桶金;當1978年中國開始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時,他的公司已經能夠每天創造1萬元的利潤。
與此同時,魯冠球也成為1949年以來中國最先富起來的人之一:早在1969年,他已經成為所在村裏最先用上奢侈品的人,包括一塊上海牌手表、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和一台紅燈牌收音機。而隨著1983年他通過合法途徑真正成為其所創辦的企業的所有者,他的財富也成幾何級增加。
修配廠創建後的10年,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等產品,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
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在那一年拉開大幕,魯冠球看到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前景,決定調整戰略,集中力量生產專業化的汽車萬向節。第二年,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1990年,又將公司改名為萬向集團,並一直沿用至今。
02
中國鄉鎮企業最早的產權製度改革
40餘年來,魯冠球養成了一個習慣,隻要有知名企業出現大起大落,他便找來該企業的所有資料,認真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就如當年禹作敏被判刑後,魯冠球三日不出,寫了一篇題為《鄉鎮企業家急需提高自身素質》的文章,轟動一時。
在處理與體製的關係中,1983年和1992年是最重要的兩個節點,這也是魯冠球商業哲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筆。而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無數企業家在這一點上“翻船”,曾經的輝煌企業和人生也戛然而止。
創辦之初的萬向節廠是寧圍鄉政府主辦的企業,鄉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是主管單位。1983年,魯冠球實施了產權改革,他將萬向節廠所有資產的50%歸企業所有,50%歸鄉政府所有;鄉政府不參加企業利潤分配,企業以銷售額的20%作為管理費上繳鄉政府,並作為銷售費用計入成本。
這可能是中國鄉鎮企業最早的產權製度改革。魯冠球沒有為自己爭取股份,他繞開了最敏感的地帶,而通過產權改革,他獲得了企業絕對控製權,企業也沒喪失“集體經濟”的地位。1992年,他又“花錢買不管”,通過資產清晰的方式剪斷鄉鎮企業與當地鄉鎮政府模煳不清的產權關係。
03
中國首家上市的鄉鎮企業 “吞下”海外上市公司
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是魯冠球及蕭山萬向節廠的第一個爆發點,這也成為魯冠球創業史和萬向集團企業史上不可忽視的節點。當時,魯冠球親自帶隊,拉著兩卡車“錢潮牌”萬向節到主辦地山東膠南縣,但當時的蕭山萬向節廠屬於鄉鎮企業,被拒絕入場。最後他派人進場探得“內情”,場內的買賣雙方糾纏的隻是“價格”,於是他以低於場內20%的價格斬獲了210萬元的定單。
此後數年,他一直靠低價戰略,使“錢潮牌”產品牢牢控製著國內大部分市場,創造了“萬向節奇效”。
1990年開始,魯冠球提出“大集團戰略、小核算體係、資本式運作、國際化市場”的戰略方針。他用“錢潮牌”萬向產品打開了日本、意大利、法國、澳大利亞、香港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每年創匯在229萬美元以上。1994年,魯冠球的萬向錢潮在深圳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鄉鎮企業,並獨資成立了萬向美國公司。上市時,萬向錢潮總股本隻有1.09億股,到2017年,股本達到27.53億股,20年擴大了近27倍。
萬向錢潮的上市,魯冠球旗下大將管大源居功甚偉。1963年出生的管大源,與魯冠球同為蕭山人,17歲即進入萬向工作,曆任杭州萬向節總廠統計員、計劃員、科員,萬向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等職務。萬向錢潮上市後,管大源出任董秘職務。為表彰其在萬向錢潮上市過程中所做貢獻,1994年,魯冠球以10萬元現金重獎管大源。
在WTO與國際化大潮洶湧而來之際,魯冠球再一次成為故事的主角:國內第一個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廠商,2001年8月28日,他還一舉收購了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UAL,開創中國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回首魯冠球的創業軌跡不難發現,他對時局的精確把握和商業手段的紮實運用方能把握住每個稍縱即逝的機會。現在的萬向集團已經從一個小鄉鎮企業發展成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
雖然沒有受過太多的正規教育,魯冠球在商業領域的智慧卻是超群的。
比如,他還在工廠實行按勞動效益分配的製度,即類似於今天所講的獎金或績效。按勞之外,他還創造性地實行按資分配,即類似於今天所講的入股分紅。
04
魯冠球的萬向資本帝國
萬向錢潮上市後,萬向集團在資本市場一發不可收拾。
2000年後,萬向集團先後控股了萬向德農(原名華冠科技,600371.SH)、承德露露(000848.SZ)、順發恒業(原名蘭寶信息,000631.SZ)3家上市公司,上述公司分別位於哈爾濱、長春、承德三地。其中順發恒業屬於借殼上市,萬向旗下地產業務已經打包全部置入上市公司。萬向德農、承德露露則保留原有農業相關業務,一並歸屬萬向三農集團旗下。
目前,目前,“萬向係”作為控股股東的上市公司有4家:除了1994年1月上市的萬向錢潮(萬向集團持有14.73億股份,持股比例53.53%),2000年之後,萬向集團先後控股了萬向德農(萬向三農集團持有1.09億股,持股比例48.76%)、承德露露(000848.SZ)(萬向三農集團持有3.9億股,持股比例40.68%)、順發恒業(000631.SZ)(萬向資源持有14.9億股,持股比例61.33%),覆蓋了汽車零配件、新能源、三農和房地產等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除杭州大本營的萬向錢潮一直由魯冠球本人擔任董事長外,萬向德農、承德露露、順發恒業3家上市公司董事長都由管大源擔任,魯冠球對管大源之器重可見一斑。
除上述4家嫡係上市公司外,萬向集團為第二大股東的上市公司還有4家。
2002年,萬向資源有限公司成為國有上市公司中色股份(1997年上市)第二大股東,至今未變。
2004年8月,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航民村村辦企業航民股份上市,萬向集團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直至近日才傳出減持消息。9月18日晚間,浙江蕭山印染企業航民股份公告稱,第二大股東萬向集團將在未來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以及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不超過8278萬股,占比13.03%。早在2004年航民股份上市前,萬向集團就以6200萬元出資額入主,成為基石投資者。目前,其持有航民股份1.14億股,占比18.03%,上述計劃,意味著其近乎“清倉式”減持,撤出航民股份。
2005年5月,位於浙江德清的兔寶寶上市。此前的2002年5月,萬向創投(後變更為萬向三農)成為兔寶寶控股股東德華集團第二大股東。
2012年3月,國企廣汽集團上市,萬向集團為第二大股東。
此外,2008年後,萬向控股的萬向矽峰一度籌備上市,但遭遇光伏市場遇冷等境況,公司上市無疾而終。不過,掌控4家、入股多家上市公司的萬向係,已是浙江無可爭議的資本第一係,至今無人望其項背。
05
魯冠球的造車夢:將Karma技術國產?
2016年12月15日,萬向集團成為第六家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據了解,近兩年內萬向集團開始發力電動汽車整車製造,在2014年,萬向以1.492億美元的超預期競標價收購美國增程式電動汽車生產企業 Fisker,成立Karma公司。而Fisker主要競爭對手,則是知名電動車企特斯拉。
相比特斯拉Model係列,Fisker本身擁有K、N、P 高中低檔車的開發計劃,但是參加過汽車展覽的Atlantic沒有機會生產,主要原因在於外界因素導致資金鏈斷裂而夭折。
對比特斯拉,Fisker走的是輕資產的路線,外觀設計方麵由Fisker承擔,而電池等方麵由A123負責。在A123電池公司破產之後,Fisker的生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轉機發生在2014年,破產後的Fisker被萬向集團收購,同時萬向集團在美還擁A123的電池生產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通過收購美國A123等國際鋰電企業,萬向集團已實現了動力鋰電池技術的儲備,而高價競購Fisker,使其快速的整合電動汽車整車製造技術。萬向集團更加在乎電動汽車技術的獲得,可以預見的是,收購Fisker的Karma公司,將成為萬向集團在未來整車製造方麵主要企業,這對於沒有整車製造經驗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而在完成一係列收購之後,萬向集團目前已經形成了由電池、電機、電控、電動汽車組成的一個完整產業鏈。但是,如何在新能源汽車產品布局成為未來萬向新課題。
目前從已獲得資質企業來看,萬向在新能源領域采取從高端到中低端,從海外到國內的路線。根據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經驗,Karma作為萬向新能源布局已久的重要一步,成為其能否在中國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1991年,萬向年產值突破1個億。魯冠球“花錢買不管”,將1500萬淨資產劃撥給寧圍鄉政府,改組公司,成立浙江萬向集團。“政府股份占3/1,魯冠球獲得絕對控製權。”
就這樣,萬向成為當時還頗受爭議的“民營企業”,魯冠球獲得了企業的絕對控製權,得以實現自己的抱負,也避免了健力寶、太子奶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1991年5月,魯冠球登上美國主流媒體《新聞周刊》封麵,成為繼鄧小平之後第二個登上該雜誌封麵的中國人。
彼時,由他一手創建的萬向,已在海外市場所向披靡,其生產的萬向節暢銷歐美日等18個國家。
那一年,萬向創造了過億產值。被《新聞周刊》率先推向世界舞台後,這位新中國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還贏得《華爾街日報》以“國家英雄式人物”為定義的讚譽。
1992年,萬向集團成為國內最大的萬向節生產基地,占據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
1994年1月,萬向集團旗下的萬向錢潮在深圳成功上市,成為全國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從最初的1億多股本,到2014年的16億,萬向在20年間擴大了14倍。
每兩輛美國車
就有一個萬向製造的零部件
早在1984年,擁有世界上最多萬向節專利的美國舍勒公司,就在廣交會上就“相中”萬向,並下了3萬套訂單,請萬向幫忙生產。這是中國汽車零部件首次進入“汽車王國”。 進入90年代,魯冠球發揮這一優勢,加大力度從國際往國內打,並先後打開了日本、意大利、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1994年,萬向錢潮上市後,魯冠球還及時在美國成立公司,成為率先真正在美國紮根經營的中國企業之一。
2001年,萬向還將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UAI納入麾下,開創中國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此時的萬向,也已從一個萬向節的廠家蛻變為從零件到部件,再到係統模塊供應的世界級汽車零部件企業。
在國外,萬向於美國、英國、德國等10個國家擁有近30家公司,40多家工廠,海外員工超過萬人,是通用、大眾、福特、克萊斯勒等國際主流汽車廠配套合作夥伴。在國內,萬向已形成6平方公裏製造基地,與一汽、二汽、上汽、廣汽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60%以上。
而在其發家產品萬向節領域,萬向集團已是世界上萬向節專利最多、規模最大的專業製造企業,在美國製造的汽車中,每兩輛就有一輛使用萬向製造的零部件。
我不行,兒子來,兒子不行,孫子來
魯冠球關於自己的夢想有一句話,“我這一代造不了汽車,我兒子也要造”。欣慰的是,他在離去前圓了這個夢。
在汽車領域,魯冠球的終極夢想不是做世界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廠商,而是要做世界級的汽車廠商。
魯冠球的造車夢由來已久。而且,從一開始,就把目光鎖定在了電動車領域。傳統的汽車,中國人的落後已幾成定局,而且不是未來的核心,因此,他決心在全球汽車產業的新一輪競賽裏,成為掌握未來的人。
06
交班魯偉鼎:萬向的金融版圖初見規模
如果說魯冠球有強烈的汽車夢,其兒子魯偉鼎,謀劃更多的則是金融夢。一位熟悉萬向集團的浙江券商人士指出,隨著魯冠球之子魯偉鼎接過父輩旗幟,“萬向係”對外投資戰略也在改變,或是其近期一係列減持的原因之一。相比於一心造車的魯冠球,魯偉鼎更致力於將“萬向係”打造成一個金控集團。據不完全統計,萬向集團已集齊了租賃、期貨、信托、銀行、基金等牌照。
以萬向節及其他汽車零部件起家的萬向集團,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橫跨汽車、能源、房地產、金融、農業等產業的大型集團。其在金融市場 的拓展,尤其可圈可點。
1992年,時年21歲的魯偉鼎走向前台,出任萬向集團副總裁。1994年,隨著萬向錢潮的上市和萬向美國公司的創立,魯偉鼎的能力得到認可,開始出任萬向集團總裁,成為浙江最早走向總裁崗位的富二代。作為風雲人物之一,魯偉鼎還跟馬雲、馮根生、沈國軍、宋衛平、陳天橋、郭廣昌 、丁磊7位浙商一道,組建了遠近聞名的頂級會所—江南會。
少帥魯偉鼎甫一現身,就以激進作風震動資本圈。
在其領導下,1995年,通聯資本前身深圳通聯投資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萬向租賃成立;1999年,通聯期貨前身萬向期貨成立;2000年,通聯創投前身萬向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萬向財務公司成立。
也是在2002年,萬向出資1.2億元投資民生人壽,此後又進一步控股民生人壽。2004年,萬向參股浙商銀行。2007年成為萬向信托前身浙江省工商信托第一大股東;2008年,在上海參與組建通聯支付;2010年參股浙商基金。
萬向進軍資本市場的一大旗艦,為1995年成立的通聯資本。成立時,萬向集團持有90%股權,萬向集團企業發展總公司持有10%股權,魯偉鼎出任董事長。2003年通聯資本進行增資和股權調整,萬向控股以3.8億元出資持有95%股權,剩餘5%為魯偉鼎持有。2005年12月,管大源則受讓控股95%的股權,成為通聯資本實際控製人。此後,公司法人代表,也由魯偉鼎變更為管大源。
作為萬向係的一大核心,通聯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出資2500萬元成為浙商基金四大並列股東的,即為通聯資本。2003年2季度,通聯資本列前十大流通股東的上市公司,即有風華高科、普利特、龍元建設、內蒙君正4家。萬向控股為何會將通聯資本的控股權拱手轉讓給管大源,至今仍是一個謎。
成立於2000年的通聯創投,又是通聯資本旗下的旗艦公司,通聯資本持有其83.33%股份。目前通聯創投是天賜材料、海利得、方正電機、南通鍛壓4家上市公司的股東。而上述公司都係通聯創投以PE形式介入,其中天賜材料今年1月剛剛上市。2010年7月,通聯創投入股價格為6.35元/股。上市後,天賜材料股價最高達到36元,不到四年通聯創投即浮贏6倍近3億元。
近日,萬向係公司不斷在資本市場傳出減持所持公司的消息。9月14日,中色股份就公告,第二大股東萬向資源擬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在未來6個月減持不超過1.17億股(占比5.96%),原因是“自身資金需求”。9月13日,海利得公告第二大股東萬向創投(通聯創投前身)的減持進展,其在6月30日至9月11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3664萬股,減持時間和數量已實施過半。回溯2016年8月31日,萬向創投表示,計劃在未來一年內,減持海利得不超過5010萬股(占比10.2828%),而當時其持有7441萬股(占比15.2728%)。
此外,2012年3月,萬向集團以1.56億股成為廣汽集團第二大股東,但是截至2016年12月,其已經不再位列廣汽集團前十大股東名單。公告顯示,作為航天動力第六大股東的通聯創投,在其持有股份解禁時,就在2007年5月16日掛牌出售其持有265.7萬股,占比1.44%,目前通聯創投不再是其前十大股東。
對此,一位熟悉萬向集團的浙江券商人士指出,隨著魯冠球之子魯偉鼎接過父輩旗幟,“萬向係”對外投資戰略也在改變,或是其近期一係列減持的原因之一。相比於一心造車的魯冠球,魯偉鼎更致力於將“萬向係”打造成一個金控集團。自此,萬向取得銀行、保險、基金、信托、期貨等金融業牌照,如果再入股一家證券公司,萬向金融王國將正式組建完畢。而46歲的魯偉鼎,無疑是這個王國的實際控製人。
他說得其實不多,因為他更喜歡謀定而動,悄悄地幹了再說。可是,今天,哪怕這不多的說語,我們也聽不到了。
這精神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是深夜沮喪,晨起迷惘,垂淚於人生道既阻又長時,想起57年前的蕭山少年,他家財散盡,傾家蕩產,又咬起牙關卷土重來的激蕩。
這精神是,人要有一個夢想,要堅定地實現它。
一代浙商魯冠球,一路走好,精神不散。
END
【賬號關注】科技門(微信號:kejimen)
資深投資人、互聯網人、媒體人最愛看的商業媒體
關注商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
“用最專業的素質,做最虔誠的八卦”
強力推薦,趕快關注吧
【固定廣告】WeMedia
自媒體人的聚合 ,“科技門”為成員之一
最後更新:2017-10-28 10:38:14
上一篇:
王俊凱和張一山稱兄道弟,張一山開大眾途銳,可王俊凱的目標卻讓他害怕!
下一篇:
與李小龍風靡一時,甄子丹視他為偶像,成龍奉上了這句話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