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三國之 諸葛亮為什麼會被萬世敬仰

諸葛亮為什麼會受到萬世敬仰?仔細閱讀《三國誌》中的《諸葛亮傳》,在相對客觀、公正、真實的曆史記載中,我們依然不得不對諸葛亮敬仰並感動,可以說越讀越感動,越隻有敬仰,因為從諸葛亮身上表現出來的十大精神不得不讓我們佩服並成為我們這些後來人的膜拜對象。

一是自力更生不攀關係。諸葛亮雖然父母早亡,跟隨叔父來到荊州,但諸葛亮在荊州的人際關係是顯赫的,當時荊州的五大旺族都與諸葛亮有著親密的關係,嶽父黃承彥就是荊州五大旺族之一,嶽母就來自另一五大旺族之一蔡家,其父親就是蔡諷,而嶽父的小姨子蔡夫人就是劉表的妻子,那是荊州最大旺族,而諸葛亮的大姐嫁的是另一旺族蒯家,姐夫蒯祺是房淩郡太守,二姐嫁的是另一旺族龐家,其夫龐山民就是龐德公的兒子,而“鳳雛”龐統就是其侄子,可以說諸葛亮與當時荊州最大的五大旺族都有緊密的關係,諸葛亮才華橫溢,如果稍微動用關係,那諸葛亮絕對可以得到權力和富貴。但諸葛亮不動用任何關係,帶領弟弟諸葛均“躬耕南陽”,也就是種地,過著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生活,這一點在當今的中國試問有幾人能做到?更何況,當時的劉表如果真重用諸葛亮,那他會不會成為最終爭霸天下的一方呢?

二是認真讀書為報國。諸葛亮“躬耕南陽”並不是一心種地,而是一邊種地一邊刻苦讀書,他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未來能夠謀得一官半職,因為以他當時“臥龍”的名聲,不要說稍微動用關係就能做到,那以他的真實才能在當時的中國要謀得一官半職那是輕而易舉,因為其兄諸葛瑾在東吳就名揚天下,而且曹操、孫權都希望得到諸葛亮的輔助。但他卻專心讀他的書,為的是等待有報國的機會,這一點,與當時那些雄才偉略的英雄相比,似乎無人能比。

三是苟存亂世而心懷天下。諸葛亮存於亂世,以他自己的話說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但他時刻在關注著祖國的前途與命運,並且將當時中國未來命運的走向都已謀劃在胸,隻在等待有識之士,這應該是所有中國人尤其是那些有誌之士都渴望的品質,為什麼杜甫、嶽飛、陸遊都希望自己成為諸葛亮?那是因為他們在才能方麵或許能夠比肩諸葛亮,可惜的是沒有遇到識得他的明君。

四是無論貧窮與富貴都忠於婚姻。如果說諸葛亮在“躬耕南陽”期間忠於婚姻,隻娶老婆黃月英來說或許沒有說服力,但當他成為蜀漢丞相時,那是“聞達於諸侯”之人,但在曆史的記載中,諸葛亮沒有再娶任何女人,無論是老婆黃月英是美還是醜,但在當時男人娶多妻很正常的曆史條件下,一個男人一生隻娶一個老婆,一生隻忠於一個女人,一生隻嗬護一個女人,那試問古今有幾個男人能夠做到?試問把諸葛亮比作“妖“的魯迅做到了嗎?

五是殫精竭慮忠於國家。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之後,諸葛亮從此一心一意跟隨劉備,無論現在的人如何揣測諸葛亮的心思,但事實上諸葛亮為先主劉備、後主劉禪、為蜀漢那是殫精竭慮,窮盡其才華,這一點誰人能夠否認?諸葛亮為什麼會被當時的同行敬仰?因為司馬懿沒有做到,鍾會更沒有能夠做到。諸葛亮為什麼會被後代的帝王敬仰?那是因為無論哪個朝代還是哪個國家,這樣的人才不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嗎?

六是展現的智慧確實令人佩服。劉備寄居在劉表門下,可以說看不到希望,但諸葛亮的《隆中對策》讓劉備從此豁然開朗,即使在被曹操逼到絕境時,諸葛亮自動請纓出使東吳,終於聯合孫權,赤壁一戰讓劉備絕地重生,雖然赤壁之戰主角不是劉備,但最大的受益者卻是劉備,在占據南部荊州五郡方麵,沒有諸葛亮親曆親為,劉備能夠做到嗎?有人說劉備取代劉璋諸葛亮沒有出多少力?試問諸葛亮與關羽鎮守荊州,沒有這樣堅強的後盾,劉備能夠做到嗎?劉備發動漢中之戰為什麼要請諸葛亮?劉備為什麼要封諸葛亮為丞相?不是諸葛亮擁有真正本領劉備能封他為丞相嗎?劉備死後,諸葛亮穩定民心,南下平定少數民族的叛亂,北上對抗曹魏,沒有諸葛亮蜀漢能夠支撐下去嗎?而且諸葛亮還發明了木牛流馬、地雷、孔明鎖、諸葛連駑等,組建了無當飛軍,並且在《三國誌》的記載中確實發明了八卦陣,讓司馬懿都大吃一驚,尤其是最後演繹的一幕真實的“空城計”,“死諸葛嚇走活促達”確實是絕妙。人們形容諸葛亮為智慧的化身那確實不為過。

八是依法治國人人平等。諸葛亮為什麼在蜀漢的地位無可取代,根本原因他依法治國,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在劉備主政時期,親自製定《蜀科》,從此不但自己模範遵守《蜀科》,北伐失利,自降三級,愛將馬謖那也是開刀問斬,即使是劉備臨終的另一托孤大臣李嚴,督糧草不利那也同樣按《蜀科》辦事,而李嚴卻沒有怨恨,聞諸葛亮病逝,也隨諸葛亮而去,而《三國誌》的作者陳壽的父親也被諸葛亮或問斬或追究責任而貶職(有各種傳說),為什麼陳壽並不記恨諸葛亮,依然能夠公正的記載並高度評價諸葛亮,在《三國誌》中隻有諸葛亮和陸遜享受到獨立立傳的待遇,這充分說明諸葛亮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確實值得尊敬。

九是一生清廉而無浮財。諸葛亮官居丞相,在蜀漢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此高位,但他得到了什麼?到底擁有多少財富呢?大家去看看《三國誌》的記載:“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如此清廉的高官,試問古今天下幾人能夠做到?試問古今如此之高官有幾人敢公布自己的財產?即使諸葛亮不貪,隻要正常的俸祿,請問劉備入主益州時,劉備封賞的“黃金各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到哪兒去了?難道不是貢獻給國家了嗎?讀到這裏,請問有幾人不淚流萬分?還有誰從心底裏不敬仰?

十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一篇《出師表》,感動人們近兩千年,根本原因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確實讓人動容,他不僅忠於國家,而且自跟隨劉備之後將餘生都奉獻給了國家,最終死在戰場上,真正實踐了為國家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並且耗盡了自己最後一滴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所以說,諸葛亮在古代四大名相中,雖然沒有為劉備奪得天下,但他卻為萬世所敬仰,絕對不是《三國演義》所能神化的原因,從在此之前的杜甫、嶽飛、陸遊對其崇拜來看,那是諸葛亮展現給我們的寶貴精神值得萬世敬仰。

最後更新:2017-10-08 01:19:29

  上一篇:go 諸葛亮、周瑜和魯肅作詩對罵,厲害了!
  下一篇:go 諸葛亮陵墓幾千年了,無人敢盜,因為有顆黃果樹!